在线调解,1.4亿元合同纠纷案审结 青岛多名基层法官借力科技手段,用“非当面方式”审理案件

青岛晚报 2022-03-28 06:23 大字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很多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近期无法开庭审理。3月27日记者从青岛多个基层法院了解到,法官们借力科技手段,通过线上开庭等方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审执质效,全力增强群众和企业的司法获得感,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1.4亿元合同纠纷在线调解

3月22日,市北区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线上庭审的方式审理了原告青岛某银行诉被告青岛某环保有限公司、李某甲、李某乙、滨州某热力公司、新疆某能源公司标的额达1.4亿元的保理合同纠纷案件。

办案法官发现,这起案件具有诉讼请求多、证据多、被告多的“三多”特点,诉讼标的达1.4亿元,证据上百页,被告众多且分布在滨州、新疆等多地。在疫情严峻的当下,这类“三多”案件存在繁杂的举证、质证环节,给法院互联网线上庭审提出了诸多挑战和更高要求。

民二庭结合现有的互联网通讯技术及各类网络庭审平台,为各方当事人架起了庭前“线上”沟通的桥梁。法官组建案件微信群,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引导下,在规定时间内可在微信群中随时举证质证,待当事人充分举证质证后,法官再将双方质证意见汇总,为下一步庭审明确双方争议焦点,提升审理效率打下前期基础。

在法官的主持引导下,整个互联网线上庭审只用时不到20分钟,极大提升了效率。得益于举证质证期间原被告双方深入充分的沟通,原告了解到被告企业在疫情中的困难并表示理解,被告亦向原告表达了还款的决心。后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本案顺利审结。

15分钟开庭审理10起案件

“系统排期显示,今天有41件案件开庭。”查看当天的开庭计划,是市南区人民法院法官黄健到办公室后的第一项工作。根据3月16日的开庭计划,当天上午9时30分开始,黄健将审理10件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联审案件。因疫情期间不便现场开庭,这10件案件都是线上审理。庭前,双方当事人已经将诉讼材料和证据材料通过知产案件智审平台同步至庭审中。黄健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采用以庭审录音录像代替笔录的庭审模式,仅耗时15分钟便完成了10件案件的开庭工作。

下午2时,黄健选择使用智慧庭审系统搭载的“语音识别转写”功能,开庭审理某银行诉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案件仅用时20分钟即完成庭审。

一年前的交通事故在线调解

为防控疫情,莱西市人民法院法官王子豪所住小区采取了封控措施。3月23日,王子豪在线开庭审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2021年3月,赵某驾驶货车送货途中将李某撞伤。莱西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赵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李某受伤后,到医院进行治疗并支付医疗费3万余元。

2021年12月,青岛某鉴定机构对李某的伤残等级、误工期限、护理期限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李某构成十级伤残、误工期限为60至150日、护理期限为60至90日。李某将赵某以及承保事故车辆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的某保险公司诉至法院。李某先行承担了医疗费,希望法院早日进行庭审以便及时获得赔偿款。

在互联网庭审过程中,原告李某增加了诉讼请求,保险公司主张新的答辩期,故需另行排期组织庭审,但王子豪法官在庭前查阅卷宗时,发现案件并不复杂,庭审结束后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目前,各方无重大分歧,在协商好具体细节后,有望达成调解协议。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刘卓毅通讯员张淦张赛吴晶晶

新闻推荐

直面疫情,守护好259位老人

六人加入一线防控工作。半岛全媒体记者李云天3月4日,莱西市新冠疫情暴发,对于莱西市康馨护理中心而言,怎...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