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茄子换回大票子 驻村办事“有法子” 帮扶一驻3年,莱西市夏格庄镇宫家城自然村“第一书记”崔帆帮助村民致富让村庄大变样

青岛晚报 2021-05-26 06:37 大字

“建大棚、整沟渠,硬化通村路、美化街巷道,建设儿童乐园、救济困境老幼,成立合作社……崔书记为俺村办的实事真不少。俺村村民打心底里感激崔书记,更盼望崔书记能留下来再干些年头。”宫家城自然村妇联主席马金妍告诉记者。

今年55岁的崔帆,是莱西市体育中心派驻莱西市夏格庄镇宫家城自然村“第一书记”。自2018年7月驻村后,他一干已近3年,让驻村实实在在变了模样:村里各家各户庭院洁净了,街巷胡同美化亮化了,两条新修的通村水泥路直达“家门口”,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而当棚农欢快地收获一茬又一茬紫黑油亮的大茄子、换回大把大把的票子,欢笑声传递满村的时候,崔帆心中的成就感也是油然而生,尽管他为进村入户、外出联系客户方便而购置的“大众”私家车不到3年已行程10万公里,改变模样成了“老爷车”。

“第一书记”扎实帮扶助村

宫家城村是一个108户、364人、1445亩耕地的小村。村里以前种植100多亩桑园和300-400亩的大田胡萝卜、白萝卜,曾经为村民脱贫致富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由于蔬菜市场饱和,农户单打独斗欠规模,蔬菜品种单一,村民增收难问题日渐突出,种植结构与模式亟待转型升级。然而,村两委班子少“能人”、影响力弱,村民风言风语较多、不满意见较大。

崔帆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后,从抓班子、强队伍、提高战斗力做起,千方百计帮助村民致富。为此,他驻村做的第一件事是进村入户查民情,108户人家户户不落下,炕边地沿、街头巷尾、田间棚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深挖影响村庄发展“症结”,找准种植模式转型升级突破口,制定村庄三年发展规划,再创增收致富“第二辉煌”。

在此基础上,带领村两委班子、种植大户、科技带头户、村民代表到寿光、昌乐等地考察学习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决定回村发展高效寿光大棚蔬菜种植,带领村民致富。

大棚种植搞“紫色经济”

2018年3月成立了青岛宫家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多亩,村两委办成员、党员带头集中规划发展70个高标准寿光大棚,每个棚占地3亩、棚内有效利用面积2亩、投资15万元左右。为解决资金问题,协调当地农商银行贷款80万元,当年5月,已建成首批8个“党员示范大棚”。

通过市场考察,与莱西市沽河街道黑岚埠村茄子种植基地合作种植一种产量高、市场俏“金秋一号”有机茄子。“这种冬暖棚的茄子具有短生长期、长采摘期的优势,采摘期可长达9个月,最大单个茄子重达2斤,亩产高达8万斤,每个棚可产茄子16万斤。”崔帆告诉记者,通过巧打时间差,8月种植第一批茄苗,当年10月茄子成熟采摘,使种植的茄子采摘期正好可以持续到来年大田崂山棚茄子成熟上市。

事实果如所愿。“崔书记请来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大家种茄子,生产不愁;村里已与客商签订协议,销路不愁。3年来每个棚一般收入8-9万元,多的收入10万多元。目前,大棚户家家已基本收回了建大棚投资,还上了金融贷款。今年计划扩大规模,再发展20-30个高产茄子大棚,带领更多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许世强说。

“崔书记教大家办事、解决问题,确实有一套有效的办法。”马金妍介绍说,即使去年疫情形势严峻期间村里大棚茄子的生产与销售也未受大影响。崔帆正月初一就住进村里,一天到晚与党员干部一起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指导棚农抓紧茄子管理生产、销售,确保了防疫与增收“两不误”。“针对当时销售渠道不畅问题,崔书记组织棚农在线下由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固定客户外销,线上由城市社区微信订单向外送,确保茄子种植户生产多少,及时销售多少。”马金妍说。

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崔帆办事“有法子”还体现在村务管理治理上。为根本解决村里环境卫生整治的“反复”问题,他带头宣讲讲好卫生的意义和好处,带动68户村民开展大讨论,达成“不讲卫生就是不要脸面”的共识,由此村民自觉整治、维护环境卫生蔚然成风;村里环境卫生清理出来17块小空地,他建议村里以一元的价格承包给村民,按统一要求管理,此项节省村集体除草管理费用2000元;为建设村里儿童乐园,从联系人工草坪铺设到设备安装,他前后跑了三个多月,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施工工人难找的问题,如今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儿童乐园带来的快乐。“关心、接济、帮助贫困户、老人和孩子,也是崔书记的‘家常便饭’。”马金妍说。

宫家城自然村党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过硬,得益于创新的工作体制机制。在崔帆建议下,村“两委”实施量化考核,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使得人人有目标,各项工作上台阶。比如,为每一名村干部实行量化分工,通过分值体现出重点工作和一般工作,村委主任许世芳分工环境卫生占80分、义务工及用车占20分,于是人人知道工作重点并且年终绩效立马体现。

“‘第一书记’让咱‘两委’班子重振‘雄风’,班子强起来,有威信,说话办事群众也愿意听。”宫家城村党支部书记许世强说,他2014年以支部委员身份当选为支部书记,但前几年由于缺信息、缺知识、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只能传统种植靠“天”吃饭,“第一书记”驻村后为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明确发展思路、目标,班子凝聚力强了,带领村民致富能力高了,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后来,他又成功当选连任村支部书记。目前,村风民风也有了显著改善,清洁、拆违、绿化等成为村民自觉行动,街道又直又平,村庄美了。“下一步,将在做好党员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帮助、带领更多的村民通过发展高效大棚蔬菜,实现乡村振兴。”许世强信心满满地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马丙政通讯员吕文波程强

新闻推荐

“突发地震”从容应对 莱西消防进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本报5月24日讯近日,为扎实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消防宣传“五进”工作,莱西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当地多部门到青岛...

莱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