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乡愁

半岛都市报 2021-01-16 03:22 大字

李晓燕

在暮秋的傍晚,老城区的一个小院里,我与一个木制模具—“乞巧节”用的木榼子不期而遇。长条的榼子上镶嵌着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小模具,旧时寓意吉祥的花纹图案,细致的雕工,明显的手工质地,与它年岁相符的沉默在一个大大的木制桌子上,在众多物件里猝不及防奔入我的视线。

走进小院是为了参加一个摄影比赛,想拍一组乡村题材的片子。用广角镜头从不同视角拍了每个房间的布局摆设,就在此时发现了它,像是一种牵引,不知不觉走到跟前仔细打量它,一时恍如回到旧时光。

儿时的“乞巧节”母亲都会为我们做巧果,小伙伴们总会拿出自己的巧果一起分享,那份单纯的快乐是我多年后一直无法企及的。

再来到这里是三周后的上午。我打量着小院的规模,三排民房,一排五六间的样子,其中两排成院,院后有单独的房间与别家成一排。属于小院的部分,屋山、后墙上都彩绘了民俗故事、民俗介绍等,与街巷的胡同文化相宜。门上一副对联:千古民俗情,一部农耕史。横梁上挂着:乡村记忆博物馆。竟是个博物馆。

再次进门,认真打量了小院,院子两边是“农具展示”,墙上挂着不同的农具。“这是农耕时代,按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农具摆放。”男主人介绍说。

往前走,看见木制小推车,大小不同的篓子,吸引我的是一个“国营青岛制糖厂”的冰糕箱,斑驳的红色字迹依旧能辨出。想来这个箱子在尘世里也存在了几十年,曾风里雨里游走在大街小巷。小时候夏天的中午都会听到沿街叫卖冰糕的小贩,2分、5分钱一根。那时候在炎炎夏日能吃到一根冰糕,是那么幸福。

主人邀我们屋内喝茶,进门处几本泛黄“易经”拓本,“小人书”置于长木桌上。儿时有限的读本里,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是我们阅读的领路人。小伙伴们相互借阅,每寻到新书都视若珍宝。

茶间闲聊,主人是一对七零后夫妇,男主人史世俊从小就喜欢老物件,看到喜欢的“大头钱”,就会拿出平时节约的钱哄着小伙伴置换,虽常因此被大人批评,却一直没有改变。

他说自己是个地道的农民,长大后从事过运输,做过买卖,却总能忙里偷闲买到老物件。运输可以开车寻找,做买卖可以挣钱接触更多的人,所有的工作都为更接近自己的爱好。

“他就是‘收破烂’的,那时候我们谈恋爱到他家,到处都是‘老古董’,满满当当。结婚后更多了,里里外外都放满了。孩子小时候在家里根本没地方玩,墙上都是钉子。”女主人王冬梅说起他们的过往,滔滔不绝,爱恨交加中更多的是包容。

2004年史世俊辞掉了工作,专门开始收藏老物件,为了喜欢的东西翻山越岭,克服恐高症,跑遍胶东半岛,更有三顾茅庐的耐心。

“你是怎么知道哪里有老物件的?”我不觉好奇地问。“有时候就是听说,有了线索然后自己去找,有时候就是沿街收购,拿着大喇叭。”

话说到一半,我忍不住起身去里面的屋子看看,在右边的房里看到几排煤油灯,从灯盏到玻璃罩灯具。男主人跟着介绍从一根灯芯的煤油灯的进化过程。“之所以收藏这么多煤油灯,是因为对它有感情,小时候母亲给我缝补衣服,奶奶纳鞋底,父亲修补第二天要用的农耕工具,都是在煤油灯下进行的。一家人吃饭也是先把煤油灯放在桌子中间。就着煤油灯写作业,头趴在桌子上就会烧到头发。”他说。想来他也是在寻找内心柔软处的记忆,旧时光里的灯盏一直照亮他前行的路,而他浑然不知。

“这房子是你自己的吗?”“是村里的。2018年我申请了村里闲置的旧房子修整,筹划了公益性民俗记忆馆,也是想留住乡村记忆,弘扬民俗文化。现在这里是青少年教育基地,经常有学生来参观学习。”

想起在门口的墙上挂着几个牌子:“莱西市妇儿宣教基地”“莱西市水集街道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基地”……增添了博物馆的温度。

新闻推荐

“好人多起来,城市更温暖”

接力救娃·反响昨天,青岛早报用3个新闻版面报道了莱西退役军人曹强文与邻居们合力营救3岁男童,曹强文爬楼托举男童摔伤的感...

莱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