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围绕“项目落地年”谈痛点、难点和堵点 继续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
市人大代表常万军
市人大代表李中华
市政协委员宋长虹
市政协委员薛铮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白菊徐杰王雪刘笑笑王丽平肖玲玲
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定位需要落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2021年明确为“项目落地年”,明确提出必须狠抓工作落实,着力在项目建设上体现落实,推动“双招双引”项目更快落地,把各项工作项目化,用抓项目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地,瞄准关键领域、关键问题,聚力攻坚、攻出实效。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青岛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深有感触。
市人大代表常万军:
由“点”成“线”融合成“网”
“‘项目落地年’其实就是要在项目建设上体现落实,把各项工作项目化,聚力攻坚、攻出实效。”市人大代表、青岛市万国云商城市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万军告诉记者,今年参加市人代会,他带来的建议就与大数据应用平台项目有关。同时,他还关注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所释放的巨大产业机遇,以及经略海洋数字海洋应用等方面的话题。
据常万军介绍,自发起十五个攻势以来,青岛市在各领域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科技、“四新”经济领域的发展要优于其他传统行业,推动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2019年以来,青岛对十五个攻势的布局,目前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阶段,我们已经看到了实业和资本的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实业之间通过资本的关联,相互发生的正向作用也逐步显现,形成了新兴产业结构主导的良性发展局面。”常万军说道。
常万军认为,2021年是项目落地年,他相信会有大量的项目落地建设,项目之间会发生更多的合作和关联,产业链效应价值会有大幅提升,实现发展突围。
“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到做大做强13个产业链的发展规划,我从中能感受到,得益于项目的积累,这些产业链的价值会凸显出来。”常万军说,2021年,他相信会有众多项目落地的“点”,会有项目之间横向联合的“线”,最终会形成一张融合的“网”,经济结构也会有实质性的大发展和越来越好的前景。
市人大代表李中华:
挖掘整合好乡村振兴项目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青岛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再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之年。正因为如此,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2021年确定为“项目落地年”。在市人大代表、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中华看来,这聚焦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握住了重点、找准了“穴位”。
“新的一年是项目落地年,项目落地年真正重要的是执行力,要把好的想法和实践相结合,让青岛发起的十五个攻势见成效。”李中华介绍,近年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引入落地了许多好项目、大项目,2021年,应探索更好地设计项目、挖掘项目、助力项目、整合项目,让这些项目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李中华介绍,青岛正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但目前仍有大量的人口在农村,从这个角度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对青岛非常重要,要让农民真正富起来,青岛的经济才能实现质的提升。
李中华以突破平度莱西攻势举例介绍,要真正实现平度、莱西崛起,应该优先考虑跟乡村振兴相关的项目,把主要精力放在乡村振兴上,乡村振兴不单单是解决农民问题,是解决整个产业、组织、生态文化、城乡统筹等全方位的问题,要借助胶东五市一体化,整合资源在平度、莱西开花结果。
“抓好项目落地,就是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要有闯的精神,要有创的精神,还要有持续的精神。”李中华说。
市政协委员宋长虹:
路数打法已有,今年见实效
今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将重点瞄准13条产业链,围绕延链、补链、强链,集合各方力量,展开项目招引、签约,特别是落地、开工、投产的强大攻势。
在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宋长虹看来,“穴位”已经找准,路数打法也已经明确,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推动“双招双引”项目更快落地,运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引入更多引领性项目落地。
宋长虹表示,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准确把握市委关于“投资是经济工作‘第一战场’”部署要求,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创新招式打法、狠抓项目招引,促进创新资源要素耦合互动。在推动高端制造业大项目落地的同时,更加注重“新经济”项目招引,不断优化产业投资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据宋长虹介绍,去年市科技局在深化平台招引方面,运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引入华夏基石、春光里、创业黑马等一批“自带流量”的平台型机构,以点带面实现乘数效应和价值倍增。其中,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在市北区打造产投生态综合体,已引进企业11家,与68家企业签署产业落地服务协议,今年税收预计可达5000万元。同时,强化协同招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通过叠加市区两级政策,形成强大项目招引合力,为重大科技项目落地产业化提供保障。
“去年青岛已经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路数、打法,今年我们就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宋长虹介绍,2021年,市科技局将深化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积极推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青岛新能源山东实验室。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加快集聚产业高精尖缺人才,推动人才与产业紧密结合。
市政协委员薛铮:
加快“互联网+产业化升级”
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2021年确定为“项目落地年”。在市政协委员、青岛卓思越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MO薛铮看来,这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无疑会是大刀阔斧、成果显著的一年。近年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引入了许多好项目,新的一年,应探索让这些项目真正落地开花结果。
薛铮说,在这一年的履职中,作为市政协委员,他们也督导调研了很多项目,发现了一些项目推进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在项目落地年,如何去解决它们,将是项目推进的重心。“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要继续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薛铮说道。
此外,薛铮认为,应该加快“互联网+产业化升级”,赋能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他说,“互联网+”的普遍运用能紧密联系市场主体、实现社会资源共享、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有效地提升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能,促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进行深度的交融,加速传统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互联网体系,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推动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整合设计、制造、运营、软件等资源,开展产业管理优化、协同设计制造、制造资源应用等创新服务。
“同时发展数字生产性服务业。青岛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营商环境、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与升级,国际贸易继续扩大,实施数字生产服务业创新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薛铮说,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数字生产性产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深化数字生活性服务业。
“让数字服务突破服务能力和属地的局限,形成更大规模、更有潜力的生活性服务业。”薛铮说道。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洪智75岁的郑老太是洪山坡一海星量子门店的会员,2018年7月份,门店组织老人们开会推介旅游产品。当时...
莱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西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