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巅峰对决 主裁判青岛人
10日晚,2020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落下帷幕,在最受关注的男单决赛中,坐在主裁判席上的于海青专业公正的执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海青是青岛幼儿师范学校体育老师,拥有26年国际级乒乓球裁判执裁经历,执裁过世锦赛、世界公开赛、全锦赛和多年的乒超联赛。她还特别热衷公益,成立了“海青体育”支教团,常年带领志愿者团队参与青岛早报发起的“圆梦支教农村娃”活动,到莱西市河头店镇支教,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乒乓球及各项体育活动。
/ 现场 /
执裁全锦赛决赛获好评
本次全锦赛男单决赛由世界级名将樊振东对阵马龙,于海青坐在主裁判位置上目不转睛盯着场上的比赛,每次比分的裁判都非常到位。“在前一天举行的女单决赛上,我被安排在机动裁判的岗位上,没想到真被‘机动’上了,最后也圆满完成了任务。 ”于海青说,当时打到第三局,单局比赛时间超过了10分钟,当值裁判员宣布比赛进入轮换发球制,她被临时调动到场边做计数裁判。根据比赛规则,比赛选手每人轮发一分球,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接发球方得1分。计数员要报出接发球方的击球数。计数裁判在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海青上场后沉稳、公正的表现,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这场比赛过后,很多朋友给我发来信息鼓励,这也给了我更大的自信。 ”于海青说,按照裁判工作的安排,10日上午她本可以在宾馆休息,但她还是来到了半决赛的看台上。 “4个小时的半决赛全程看完,对很多运动员的特点也进行了观察。 ”于海青说,“执裁决赛,压力肯定有,但我提前熟悉了各方面的工作,并与副裁判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一些细微的环节。”樊振东和马龙的对决是世界顶级水平,球速特别快,旋转特别强,角度特别大,长达1个多小时的比赛时间里,她全神贯注盯着赛场,顺利完成了任务。
/ 幕后 /
从球员转型裁判舞台
出生于1962年的于海青是地道青岛人,在岛城各类乒乓球赛事里经常看到她担任裁判长。亲切、干练、认真、专业的女裁判长——这是岛城众多乒乓球业内人士对她的评价。
“我受爸爸和哥哥的影响,从小就爱打乒乓球。小学三年级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我拿了女子组第二名。”就这样,于海青被当时的青岛市实验小学乒乓球队教练江焕英看中,从此开始了专业乒乓球训练。 “那时候我们乒乓球队早上6点半到学校跑步,中午就睡在乒乓球台子上,下午练球直到天黑才回家。 ”于海青对自己最初的乒乓球生涯记忆犹新。
之后,于海青又在乒乓球氛围浓厚的青岛九中度过了自己的初中和高中时代。在校期间,她都是学校乒乓球队的主力。1980年高考,于海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1982年她作为济南乒乓球队球员出战了第12届省运会,获得了女团第二名。上大学期间,于海青就考取了乒乓球裁判资格,1984年大学毕业分配至青岛幼儿师范学校任体育教师。
从1986年起,于海青开始从事裁判工作,“当时,山东省乒协裁委会委员郭培孝很注重培养年轻裁判,给我创造了不少比赛锻炼机会,当时乒乓球比赛的场次和分组编排都是人工完成,不像现在电脑操作这么快捷,我就是跟着郭老师学会了赛事编排。 ”于海青说,通过参加省、市级的多次比赛裁判工作,她的执裁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1992年她获得了国家级裁判称号,1994年顺利晋级国际级裁判。
从1995年起,于海青一直是乒超联赛裁判员,还多次担任全国甲A、甲B乒乓球比赛裁判长,也是山东省和青岛市各级别乒乓比赛的裁判长。此外,她还担任过2009年全运会乒乓球赛、2013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2015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第53届世乒赛裁判员。
/ 纵深 /
选手亲切称她“球博士”
于海青除了多次执裁世锦赛、全锦赛和乒超联赛,还在2000年至2019年连续担任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的裁判长。于海青对于该项赛事的组织及安排,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交口称赞,“我就是想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公平且风清气正的比赛环境,要让孩子们知道比赛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投机取巧。 ”
但凡比赛就会有相应的规程,于海青的原则就是秉公执法,按原则办事。青岛市第一届“谁是球王”乒乓球比赛里涉及到运动员的参赛资格,有些不符合资格的专业队员也报名参赛,作为裁判长的于海青严格按照规程执行,资格审查中与有关球员沟通,最终全部取消了“违规者”的比赛资格。对于比赛中出现的球拍合规性、场上场下的纠纷等问题,于海青都会专业又不失原则地妥善解决,使大家心悦诚服。比赛中,选手们对规则提出的一些疑问,她总是耐心给予专业解答,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球博士”。
于海青经常参加一些高级别的裁判员培训,作为山东省国家级裁判预选和国际级裁判预选考试的考官,她还要给基层的教练员、裁判员进行培训。凡是听过她讲课的人都说,“听于老师讲课,感觉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意犹未尽。”
/ 行动 /
支教传艺农村娃
作为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的副教授,于海青还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体育教学资源,成为“圆梦行动——支教农村娃”志愿者团队的发起人和组织者。2013年6月,于海青第一次来到莱西市河头店镇中心中学参加支教活动。经过几次的农村支教,她深切感受到农村孩子对专业体育教学的热爱。2015年4月7日,她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号召组建志愿团队,结果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回应,“海青体育”支教团随之成立,当时就有30多名爱心人士参加。在每个学期开学前,于海青都会提前排出支教时间表,支教前一天她逐一落实支教志愿者的行程。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于海青牺牲了大量的个人休息时间投身此项工作中。
自支教活动开始后,志愿者团队辅导的河头店镇学校的乒乓球队技战术水平突飞猛进,在2016年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此后,在“海青体育”支教团的努力下,更是捷报频传。
于海青还为孩子们带去了自己募捐的6300多册课外读物,在河头店镇的每所学校成立了“海青体育”支教书架,让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音体美方面的知识,更能通过这些书籍开拓思路,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她还感召众多爱心人士,为学校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体育器材。“每周就盼着周四于老师他们来,我们就能打起乒乓球了。”河头店镇小学的孩子们说。
—————/ 对话 /—————
记者:你对乒乓球是怎样一种感情?
于海青:说起我和乒乓球,我非常感恩父亲当年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期间的接接送送到长大后每次去外地执裁,父亲都是接站送站;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年每到假期我几乎都要去外地执裁比赛,甚至有几个“小年”也是在外地度过的;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工作单位、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历届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因为很多时候比赛和正常教学工作冲突,他们都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岛城乒乓球爱好者及组织者对我的信任,让我倍感欣慰和责任所在。
记者:你这些年执裁过多少场比赛?
于海青:这个没有计算过,每年都有N次比赛担任裁判长,还有很多去外地大型赛事执裁的经历。
记者:你是如何看待大赛执裁?
于海青:首先一定要认真履行好裁判员的职责,比赛中严格、公正裁判,完成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再者,对整个裁判团队和选手负责。平时也要多加强学习,获取更多对于新情况或技术的执裁经验。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启孟
新闻推荐
9月2日清早,莱西法院徐志坚法官收到了一条来自当事人的短信:“徐法官,张某已收到汇款,表示变电站噪声明显减小,她非常满意!”短...
莱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