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凉皮摊,撑起一家致富伞 曹银侠16年坚持手工制作好凉皮,有人从幼儿园吃到高中

半岛都市报 2020-06-19 03:23 大字

文/图半岛记者谢浩军

凉皮是很多人夏天喜欢吃的食物,清凉爽口又增加食欲。在莱西市水集街道的颐和花苑小区,有一个卖凉皮的小摊,已经有16年之久。6月18日上午,半岛记者见到凉皮摊主曹银侠时,还不到饭点就有好几位顾客在等待,此时,她已忙得不可开交。曹银侠说,她愿意通过做好每一份凉皮,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凉皮摊已经16年

在莱西市水集街道颐和花苑小区,有一个不起眼的凉皮摊位,却已经有16年之久。经营这个摊位的曹银侠,今年51岁,老家是宝鸡市的,因为家乡有做凉皮的传统,她就在莱西自己经营凉皮摊位。“我2002年的时候来到莱西打工,后来觉得还是应该自己做点什么,我们老家做的凉皮不错,于是在2004年的时候我就自己开始做凉皮。”曹银侠说,没想到这一做就是16年。

虽然采访时才是上午10点多,但是曹银侠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不时就有市民来买凉皮。“我是这家凉皮的忠实顾客了,我家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买她家的凉皮,现在孩子上高一了,还是喜欢在这里买。”市民季女士一边说着话,一边要了两份凉皮,一份辣的一份不辣的。

曹银侠告诉半岛记者,她一般在上午9点的时候出摊,下午1点之前就卖光了,一般就是100份左右,天气晴朗的时候卖的会多一些。“中午回家吃点饭,然后再准备下午要卖的,下午一般4点出摊,也会卖100份左右。”曹银侠说,现在一份凉皮价格是6元钱。

凌晨4点就开始忙碌

虽然每天曹银侠9点钟才出摊,但是她要在凌晨4点左右就起来忙碌。每天晚上8点左右,曹银侠先要“洗面”,将面粉中的面筋洗出来,然后把剩下的淀粉沉淀。凌晨4点,曹银侠就开始蒸凉皮,将面糊倒进一个大盘子里,然后放在锅里蒸熟。“一般50斤的面粉能做200张凉皮,基本上满足一天的量。”曹银侠说,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现在不少凉皮是用机器做的,一个小时差不多就能做一千张。

蒸完凉皮后,还要蒸面筋,差不多要一个小时,然后就是准备辣椒油等调料,还要把黄瓜洗干净,这又要花费不少时间。因为每天早上起得早,制作过程中还会有声响,曹银侠特意租了一处在村头的民房,这样不会影响别人。

曹银侠一年四季都卖凉皮,虽然冬天卖得少,但是老顾客都会去她那里买,而她的生意,主要是靠这么多年积攒下的老顾客。

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摆摊卖凉皮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每天摆摊闲暇的时候,曹银侠会把摊位车擦得干干净净。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但是曹银侠每天都充满了希望。“我儿子也都结婚生孩子了,小孙子正在慢慢长大,我们全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说起她的孙子,曹银侠眼里满是爱意。

曹银侠表示要将凉皮摊好好经营下去,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做好每一份凉皮,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市民正在购买凉皮。

新闻推荐

莱西加快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记者张晓帆通讯员刘贵君戈梅娜报道本报莱西讯开心农场、观光小火车、民俗博物馆……6月8日,莱西市水集街道依托...

莱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西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