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刘伟、王堃:生死时刻舍命救人 路遇汽车撞击起火,救出驾驶员5分钟后汽车爆炸;二人转岗离开灭火一线多年,出于职业本能出手救人
6月10日,大兴区,刘伟(左)、王堃(右)在工作单位。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 扫描二维码
推荐身边感动人物
几天前的一场车祸,将转岗多年的“消防人”刘伟、王堃重新拉回灭火一线。面对火光,他们果断逆行、出手相救。
离开的时候,被救车主希望二人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康复后当面道谢。刘伟和王堃摆摆手,称只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在新京报记者联系上车主之前,他仍然不知道“救命恩人”的真实身份。车主没想到,生死时刻,自己车后紧跟着的是两名曾经的“一线消防人”。
虽然他们已告别一线灭火救援工作多年,但无数次出入“生死场”,肌肉记忆早已植入骨血,“救人是职业本能”。
回京途中目睹汽车撞击后起火
今年6月8日13时许,刘伟驾车行驶在京开高速上,副驾驶坐着王堃。当时,他们正在回京途中,距离北京17公里。刘伟回忆,13时10分左右,右前方一辆黑色越野车撞到了越野车左前方的一辆厢式货车。撞击之下,货车横在最左侧的两条行车道上,黑色越野车则从第三条道逐渐偏向第四条道,最终被右侧的护栏挡住。
“撞击的一刹那,黑色越野车的左前侧就着火了。”刘伟和王堃目睹了车祸发生的全过程,见有明火,刘伟慢慢将车往后倒,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后,两人跳下车,赶忙跑向越野车查看情况。
越野车右侧不见明火,他们拉开右侧车门,见副驾驶座位上全是挤压变形的“障碍物”。
“座位上是桶、电饭煲、碗。”据被救车主肖华(化名)回忆,事故发生后,安全气囊即刻弹出,挡风玻璃碎了,安全带自动锁死。他挣脱了很久,却无济于事。右一门已被杂物堵死,变形后挪不出来,左一门是肖华唯一的“生门”。
“帮帮我。”肖华向两人求助。他的脸部淌着血,右胳膊蹭掉了一大片皮。刘伟和王堃在生死时刻达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一个负责救人,一个负责灭火。
刘伟迅速绕到左侧驾驶位,拉开车门实施救援。王堃则小跑着奔向后方车辆,“一开始要到四五个车载干粉灭火器,但容量都太小,喷几下就没了。”幸运的是后面有辆公交车,上面有几个稍大点的灭火瓶。王堃拿到灭火瓶后继续灭火,“人还没救出来,火一定要控制住。”
火势渐猛用刀割断安全带救出被困车主
刘伟试了多次,使劲按压,安全带卡扣依然打不开。肖华体形微胖,凸出的小腹将安全带绷得紧紧的,用力拉扯,一点缝隙也没有。他害怕极了,很慌乱,“当时觉得自己完蛋了”。
“你千万别着急。”刘伟试着稳住他的情绪。随后,他用寻到的扳手、指甲刀试图割断安全带,皆以失败告终。此时,火势已从左前轮胎处蔓延至前挡风玻璃,高温灼烤下,安全气囊开始溶化,溶解物不停滴落。
“我当时心里想的是,已经使出浑身解数救人,但如果只是因为没工具,眼瞅着人死里面,我心里肯定过不去。”刘伟赶紧往后跑,扯着嗓子找车主要刀。
“进京的车辆,一般很少有车主会携带刀具。”幸好一辆公交车上的女性售票员挎包里装有一把壁纸刀。如果没有这把刀,5分钟后,肖华将命丧黄泉。刘伟已记不清割断安全带用了多长时间,“在那个关头,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很煎熬。”但肖华清晰记得,从看到刘伟拿着刀再次出现,到安全带被彻底割断,“不超过10秒”。
肖华从火势渐强的越野车驾驶位爬出,竭力向车尾方向奔去。行至半途,他猛然止步、转身回望,想去取落在挡风玻璃下方的手机。王堃急得大喊,“你还想活命吗!”肖华瞬间清醒,加快离开车子,不再回头。
将肖华救出后,刘伟拿出手机拨打火警电话。由于后备箱里还有一个氧气瓶,王堃让后方车辆立刻往后移,保持20至30米的安全距离。
5分钟后,明火从前挡风玻璃烧至后备箱的氧气罐,汽车发生爆炸,烈火瞬间爬满整个车身。20多米外,惊魂未定的肖华望着熊熊大火和被烧得黢黑的车体,胸口发慌。
不久后,消防员抵达现场。刘伟和王堃正欲离开,肖华希望两位“救命恩人”留下电话,“但他们说举手之劳,不告诉我。”肖华随后被120救护车送医。
灭火救人是职业本能
在记者联系上肖华之前,他仍然不知道“救命恩人”的真实身份。他怎么也想不到,生死时刻竟有如此巧合——车后紧跟着两名专业的消防人。
虽然他们早已转岗,告别一线灭火救援工作多年,“但碰到这种事,上前帮忙,真的是职业本能。”
刘伟和王堃都是1982年生人。刘伟2002年入伍,从老家山西莱西来到北京,投身消防事业,2010年年底转岗。如今,刘伟是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一级指挥员,主要负责防火设施、器材的监督、检查工作,有时也会跟随消防员前往火灾现场,调查起火原因、损失程度,起草事故报告。
与刘伟的经历类似,王堃也转岗多年。王堃是河北衡水人,2000年入伍,2005年至2009年,他一直在抢险救援前线。现在他是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三大队的副大队长,“之前主要是灭火,现在我的工作重点是防火。”
采访过程中,大兴区某地出现火情,刘伟、王堃接到电话,需要迅速赶赴现场,调查起火原因。记者跟随他们前往,抵达现场后,火已被消防员扑灭。二人在起火点周围绕行一圈,环顾勘查。刘伟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眼尖的王堃发现附近有一个气体罐,马上询问现场的一名指挥员,了解到系氩气罐,“这个是惰性气体,不易燃。”
“消防人”这个标签已跟随他们十几年。具体的出警次数,他们已记不清。这些年来,他们目睹了无数惨烈的灾难现场。转岗后,他们参与了“4·25”“11·18”重大火灾事故调查。
王堃说,消防员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那天面对被安全带箍得紧紧的肖华,刘伟特别担心这个生命在自己眼前一点一点消逝,“怕自己无能为力”。
见多了惨剧对生命和家庭看得更重
两人回到队里,才知道救人的事情已经传播开。
“我相信,其他消防人,甭管灭火防火的,还是后勤的政工的,只要碰见这种事儿,没人会袖手旁观。”王堃说,如同“逆行者”,可能事后回想起来会有一些后怕,“但在那一瞬间,没有时间考虑那么多。”
第二天清晨,刘伟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询问前一天救人的事情,“说是在网上看到了,我说没事儿。”事情发生后,他并没有跟妻子和父母讲,“真的很平常,没什么值得宣传的,但朋友圈到处在传,也捂不住。”
王堃的两个儿子认为他的职业很光荣,“3岁半的小儿子第二天出门,见人就说,‘我的爸爸昨天救了一个人。’可骄傲了,童言无忌。”提及儿子,王堃笑得异常灿烂,“他们特别喜欢消防车,觉得很漂亮、很威风。”
同样,在刘伟一双儿女的眼中,爸爸是自带光环的英雄,“我儿子经常穿消防员的衣服,背后写三个字:消防员。”
二人坦言,现在孩子还小,只是单纯地怀揣着英雄情结,并不能完全理解“消防员”背后肩负的责任,“等孩子大了,如果还喜欢这个职业,会支持。”
记者注意到,刘伟和王堃的微信头像都是自己孩子的艺术照。正如他们在采访中提到的,“水火无情,不是人为可控的。见多了惨剧,对生命和家庭看得更重了。”
【征集】
2020感动社区人物评选,邀您共聚“微力量”。
推荐邮箱:
jinghuashequ@qianlong.com
热线:67106710
微博:发微博@新京报
新京报记者吴淋姝
新闻推荐
最后一批“神兽”也“归笼”了 莱西幼儿园6月8日正式开学,家长: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幼儿园小朋友正在排队入园。文/图半岛记者谢浩军“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6月8...
莱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