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来袭 又是“强对流”惹的祸

青岛早报 2020-05-28 06:11 大字

早报5月27日讯 还不到农历六月,这天也是说变就变,甚至雷雨、大风、冰雹一起来,让大家措手不及。记者从青岛市气象局气候科了解到,今年以来青岛市总体的气候特点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近段时间强对流天气较多的原因主要是高空的冷空气比较频繁,和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205.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1.8毫米。

雷雨带着冰雹突袭岛城

27日,上午刚升起来的气温还让大家感觉到炎热,忽然,市气象台发布的雷电黄色预警来了:未来3小时内有强对流天气,青岛市大部地区和近海海域将先后出现雷雨天气,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8到9级,局地伴有冰雹和短时强降水。果然,天很快阴起来,一场雷雨如约而至,平度、黄岛等部分地区还降下了冰雹。但是这阵雷雨过后,天又晴了起来,太阳再次露出了笑脸。如果不是地上还有少许积水,很难想到刚刚下过一场雷雨。

根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28日,市区晴间多云,南风3到4级,相对湿度65%-95%,最低气温16℃,最高气温23℃,各区市多云转晴,局部有雾,南风短时北风,海上5到6级,内陆3到4级,最低气温12℃,最高气温29℃。预计一直到30日青岛市再迎一场小雨。

5月以来强对流天气频现

根据市气象局气候科统计,今年以来青岛市总体的气候特点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全市平均降水量205.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1.8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117.9毫米。在降水时间分布上,1月、2月比常年分别偏多236.6%和249.6%,3月、4月比常年同期偏少,5月至今比常年同期多162.4%。降水空间分布上,莱西最多243.5毫米,胶州最少176.6毫米。

近段时间的降水较多,是从5月8日开始,受江淮气旋影响,全市出现中到大雨,沿海地区出现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44.1毫米,其中市区65.4毫米、崂山60毫米、黄岛52.7毫米。

“5月17日傍晚到夜间,受高空冷涡天气影响,强对流天气突袭青岛市,伴有雷电、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市气象局气候科专家介绍,可以说,这是今年青岛市目前为止出现的最为明显的一次强对流天气,平度、莱西、即墨、黄岛、青岛站点都监测到了冰雹,其中莱西冰雹直径1.2厘米,部分镇办冰雹直径达到了6厘米左右,莱西部分地区因雹灾损失严重,从大风方面来看,部分地区阵风风力达到了8-11级,其中,市区18日中午出现24.7米/秒,10级风。崂山30米/秒,11级。降雨方面,17-18日全市大雨局部暴雨,最大小时降水量达到了46.4毫米,出现在莱西市马连庄农场。

5月下旬青岛市再出现两次强对流天气,23日北部地区雨量较大,莱西出现52.2毫米的暴雨和冰雹;26日受高空槽影响,市区午后出现雷阵雨天气,部分地区再次出现冰雹。

专家说法

冷暖空气交汇造成强对流天气

“5月份强对流天气较多的原因与冷空气南下比较频繁有关。 ”市气象局气候科专家介绍,当前正值春夏交替季节,暖空气势力逐渐增强,地表温度升高,尤其内陆升温更快,而冷空气势力虽然逐渐减弱,但却不断南下。当高空出现东北冷涡时,会甩下一股一股的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汇,形成强对流天气,比如5月17-18日青岛市的强对流天气就是由东北冷涡造成的。

市气象局气候科专家介绍,所谓“雷雨三过晌”也是因冷涡系统移动缓慢或稳定少动造成的。对青岛市来说,强对流天气多出现在北部地区,因为平度和莱西的北部是山地,有大泽山、青山等山系,地势北高南低。地形抬升作用对强对流天气起到加强的作用,现在暖湿气流的势力逐渐增强,对流性不稳定的气团在北上前进途中,遇到较高山地的阻挡被迫上升,便发生凝结降水,也更容易形成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 李德萍)

新闻推荐

关于在莱西市沽河街道辖区部分路街增设禁停标志及施划停车泊位的公告

为提高城市文明指数,有效遏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保障行人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

莱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西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