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和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持积极预期 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引擎”

南宁晚报 2019-04-15 05:48 大字

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平均增速在6.8%左右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如何?前景怎样?正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春季年会,经济学家和相关人士云集,上述问题成为与会者的关注焦点之一。

IMF于4月9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2019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6.3%,比1月的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IMF副总裁张涛对记者表示:“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被上调经济增长预期的国家。6.3%的水平是IMF对2019年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增幅预测最高的,中国继续领跑全球五大经济体。我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成为世界增长主要引擎之一。”

“领跑”“引擎”,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实在的成绩和亮眼的数据,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本次年会期间,IMF多次用“微妙时刻”来形容当下的全球经济形势,而中国一如既往地带来利好因素。

全球经济的“微妙时刻”在于,IMF再次调降了对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至3.3%,并预测全球大约有70%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在2019年低于2018年。另一方面,导致2019年经济增速下调的因素目前已出现一些朝着积极方向转变的迹象。而在众多积极因素中,IMF认为,中国政府适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展现了娴熟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使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健和韧性。

IMF总裁拉加德在4月11日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预期都会有轻微放缓,当然还有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 IMF研究部副主任吉安·马里亚·米莱西-费雷蒂对记者称,中国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稳定经济增长。他认为,与增长较慢的发达经济体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将逐步放缓,但仍将实现强劲增长,并向可持续增长的水平迈进。

除了中国经济为市场带来的信心,中国的减贫成就也在本次年会期间受到关注。“中国在减少极端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任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4月11日在其第一次公开记者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减贫经验和见解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借鉴。据《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

中国股市正显示出触底和复苏迹象

央行高官又一次在公开场合力挺A股,这一次,是在国际舞台发声。央行副行长陈雨露13日在美国华盛顿出席第39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时指出,中国股市正显示出触底和复苏迹象。随着国际机构投资者进行多元化证券投资,以及中国进一步开放债市和股市,去年外国证券投资流入达到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鉴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国际指数,外国证券投资流入的潜力正在上升。

实际上,这并不是央行高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为A股“呐喊助威”。去年恰逢A股动荡之际,央行行长易纲、央行党委书记郭树清等高官多次出面就股市发表言论,稳定市场信心。相比于去年央行高官的表态,此次陈雨露为A股发声有两大不同:

一是发声的场合不同。这次是在国际会议上,面向来自各国央行、国际组织的代表讲述A股“故事”。此前央行高官多是通过国内媒体采访的形式,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传递稳预期信号。

二是发声的背景不同。一方面,今年以来,A股持续走强,再加上上周五公布的大超预期的一季度金融数据,市场普遍预期经济拐点已到,企稳回暖信号确立,这显然利好股市;另一方面,上周A股进入调整期,自上周一上冲3288点后,A股市场其后持续回调,大趋势上呈振荡下跌走势,北上资金则是从上周五开始净流出,4月至今净流出资金规模近85亿元。

也就是说,尽管当前市场预期普遍向好,但本周大盘进入调整期,北上资金出现小规模短期净流出趋势,在预期与市场走势呈现拉锯之际,央行高官再度发声力挺。这与去年发声时市场普遍预期悲观且股市表现持续不尽如人意相比,环境已大为不同。

实际上,此番陈雨露指出“中国股市正显示出触底和复苏迹象”,除了有基于已有的今年以来A股强势表现和宏观经济企稳回暖的判断外,也有从外资将不断加大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力度的前瞻性角度的判断。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169亿元。长城证券认为,保守估计今年外资流入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元左右,成为A股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据《证券时报》

新闻推荐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昨天上午,顾客在店埠镇永辉超市里选购新鲜水果。当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9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莱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