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庄扶村治“秃”11年,荒 村党支部书记董言杰带头上山义务植树,绿植繁茂、瓜果飘香让村民

半岛都市报 2019-03-12 05:48 大字

半岛记者王永端

在七旬老人刘树江的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庄扶村的山上绿树成荫、满眼葱茏。可在30年前,山上的大树和植被被周边村民砍光,留下了光秃秃的大山。

2008年,村党支部书记董言杰面对秃山上被大风卷起的沙尘,他扛起镢头带领村里党员干部,于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开始上山义务植树。自此,义务植树在中庄扶村西的仙足山和大架山上坚持了整整11年。

如今,秃山绿了、村民富了、乡村美了。

昔日的荒山野岭因绿植繁茂、瓜果飘香,不仅让村民富了起来,这里还被评为2A级景区。

植树治荒,这件事没得商量

今年72岁的刘树江是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中庄扶村的一名村民。生长在中庄扶村的他,对这个村子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漫长的记忆。

“村西的大架山是个好地方。”刘树江老人说,“那里至今留存着战国时期墓葬群,墓葬群的对面就是仙足山。”据老人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村西的这两座大山上被郁郁葱葱的植被和参天大树覆盖着,这种景象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就是被十里八乡村民视为“风水宝地”的仙足山和大架山,自1990年始发生“骤变”。

“当时农村穷,周边数个村庄的村民家中都缺少柴禾。”中庄扶村党支部书记董言杰说,从1990年开始,一些村民就偷偷上山,将植被砍掉背到自己家里当柴烧。

在董言杰的记忆里,当时山上最粗的大树一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就是这样的大树,在周边村民的锯斧之下也未幸免。

“有些村民趁夜跑到山上去砍树,砍了再连夜往家里运。”董言杰说,“那时候一团糟,根本无法阻止。”

短短10年间,山上大树几乎被砍没,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大树小树被伐光,大架山和仙足山就成了两座秃山。气候干燥的春天和秋天,大风四起时,两座山上的风沙直逼东侧不远处的中庄扶村。

显然,这样的景象是绝大多数村民不愿意看到和接受的。“尽管不愿意看到,但风沙肆虐,已成事实。”董言杰说,此时周边村庄尤其是中庄扶村的老百姓才真正意识到保护生态对于保护家园是如此的重要,“生态不好,家园就会遭殃”。

之后,董言杰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在董言杰看来,身为党支部书记,首要任务就是带领村民富起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庄扶村西靠两座大山,不过留给董言杰的却是两座秃山:“连基本的生态都无法保护,何谈致富?”

“首要任务是治‘秃’。”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董言杰第一次提出“治‘秃’”的设想。

没成想,这句话刚刚提出,现场就有人笑了:“你前面植树治‘秃’,后面树可能就进了炉灶。”“以前砍伐树木的历史过去了,回不去了。”董言杰说,“从现在开始,村里将派专门人员护树,我看谁再去砍树!”

“植树花费巨大的劳力,谁去给你干?”现场有人向董言杰发问。“谁干?”董言杰说,“咱们今天开的是党员干部大会,党员干部是什么?党员干部是先锋!党员干部不干,谁干?我带头植树,你们跟上!”

“砍树容易,植树难。”对于董言杰的设想,还有人现场提出异议,“两座大山,数千亩,何时能绿?”“只要我们年年植树不毁树,秃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一定能变绿山。”董言杰掷地有声。

义务劳动,村党员干部带头

这次大会之后,董言杰就带着村两委人员来到了当时的莱西市林业局,开始向林业局要树苗。林业局一听村里主动来申请树苗绿化秃山,很快就批准了村里的请求。

这一年是12年之前的2007年。

2008年植树节之前,莱西一场小雨突至,中庄扶村向林业局申请的2000棵松树苗也被运到了村里。

“村里现在没钱,咱们说好了,现在是义务植树。”董言杰再向村党员干部重申:“我们是义务植树,所有党员干部必须扛起镢头和铁锹干。”

2000棵松树苗,被运到了光秃秃的大架山和仙足山脚下。

植树节这天,村里一场史无前例的义务植树活动在两座山坡上展开,而扛镢头和铁锹的全是党员和村干部。“当时我在山坡上的农田里种菜,看着在山上植树的都是党员干部,有些震惊。”村里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不相信村里会坚持下去,后来发现我的判断是错误的。”

扛着铁锹上山植树的是党员干部,而且植树没有工钱,完全是义务的。这件事情很快在村里传开,而且也议论起来。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村里再义务植树,我也要扛起铁锹上山。”另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党员干部带头为百姓,咱百姓不能无动于衷。”

在董言杰看来,村里植树首要的任务是护坡阻断汛期的泥石流,除了种植松树外,刺槐这个树种不但能成材,而且其根系还能自生繁殖新的树苗。

“种植松树次年的植树节,我们漫山遍野开始种植刺槐。”董言杰说,次年的这次植树,让他想不到的是当党员干部扛着树苗进山时,一些村民也主动加入到了植树的队伍中。

“村民不用发动就义务上山,党员和干部的先锋作用在农村不能忽视。”董言杰表示,群众的主动性让他看到了秃山绿起来的希望。

当年8月份汛期,董言杰带着上百名党员、干部和村民,经受着蚊虫叮咬,又开始在山上植树。数天里,山坡上栽下了2万棵刺槐。

董言杰告诉记者:“看着先前由自己亲手种植的小树渐渐长高,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情感深着呢。”

扬尘少了,向青山要来效益

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植树节前后和夏季汛期,中庄扶村总会发动全体村民进山植树。慢慢地,村民发现原本光秃秃的荒山野岭渐渐绿了起来,昔日春秋扬尘的天气也少了,山林里的鸟类和野生动物也纷纷前来安家并繁殖生存。

“植树之前的汛期,山水裹着泥沙往山下冲。”刘树江说,“现在山坡被树根和草丛保护着,冲都冲不了。”

如果说之前全村老少在山上义务植树是为了让大山披绿装,经过多年努力,这样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植树首先是保护生态,保护我们家园的青山绿水。”董言杰说,当早年种下的树苗在山坡上茁壮成长并蔓延开时,村两委考虑的是如何让村民的日子富起来。过富日子,位于山下的中庄扶村的村民仍离不开土地和绿树。

新闻推荐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莱西样板” 莱西市全面发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强大“攻势”

会上,各志愿服务支队被授旗。文/图半岛记者刘笑笑报道本报3月10日讯近日,莱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动员大会...

莱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