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滴嗒急”

金胶州 2018-12-12 07:19 大字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张跃屯村就有一项制作“滴嗒急”的著名传统工艺。“滴嗒急”、又称“滴嗒紧”,后来又称“滴滴金”,这种烟花产品,燃放时会迅速绽开一串金银色火花,连绵不断,深受孩子喜爱。

据本村的老人回忆,这个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期,有一纪姓人,在黄县郊区一财主家扛活,专门制作“滴嗒急”。纪姓人返乡后,便开始制作“滴嗒急”。制作“滴嗒急”大多在冬季农闲时进行,无工可做时,先期制作半成品,主要是依靠妇女、老人、孩子手工卷纸筒。随后是装药、封盘、包装、销售。

每年“滴嗒急”制作时间约三个月左右,从秋后农闲到年除夕前结束。初期制作“滴嗒急”用的小纸筒,工艺很精细,需将纸张裁成1厘米宽、12厘米长的小纸条,捻开,抹上浆糊,手工卷成直径0.5厘米圆纸筒,这是最繁杂的一道工序。当时全村三百来户,家家制作“滴嗒急”,不能制作成品的人家,也会给亲戚或邻居有偿制作半成品“纸筒”。制作旺季,从五六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在为制作“滴嗒急”天天忙活,有时通宵达旦。

制作“滴嗒急”对纸张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须薄且柔软的纸,厚度约0.02-0.03毫米。过去使用纸张是外出收购的古书纸,上面有字的最好,在燃放的过程中会散发出一股墨香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制作纸筒的老旧书纸越来越少,外出收购非常困难。人们开始使用较薄的机抄纸来代替古书纸,并掺入各种彩色纸制作纸筒,成品后各色掺在一起包装,五颜六色,斑驳陆离,非常好看。

制作原材料有硫酸钾、麻杆炭灰、铁粉、镁粉、硝等。各家制作的火药配方,配比是不同的,由此各家制做的“滴嗒急”成品,在燃放时,所呈现的金属火花是有差别的。火药制成后,便是灌装。首先将火药小心、均匀地撒入卷好的纸筒中,再用面粉与火药按比例加水搅成糊状,薄薄的涂抹在装满药的纸筒上,晾干即可,这就是“滴嗒急”的成品。然后就是分装了,将原先粘在一起的成品,按实际需要销售,分成每扎十根或三十根不等小包装,每一扎分别捆绑打包后,进入市场批发或零售。

“滴嗒急”销售,自正月初三开始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张跃屯的“滴嗒急”闻名胶东半岛,产品销往青岛、烟台、莱西、掖县、潍坊、日照等邻近县市。“滴嗒急”的销售收入,成为村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燃放“滴嗒急”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元宵节的晚上。因此,每年元宵节的晚上,整个村庄成了儿童燃放“滴嗒急”的乐园。“欢歌笑语乐不疲,火树银花不夜天”。据传,儿童燃放“滴嗒急”有驱鬼避邪、赶走霉运、带来财富、滴金进宝的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烟花市场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传统烟花产品“滴嗒急”的销售市场日渐萎缩,由于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消防及生产工序、质量等都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规模生产,加之缺少新产品、新花色的开发,“滴嗒急”逐渐淡出了市场。

(张忠健整理)

新闻推荐

寻找莱西味道(六) 好味道自难忘,和大家一起分享

半岛记者李云天自《莱西新闻》开展“寻找莱西味道”活动后,我们已经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许多美食,本期我们继续为大家推荐...

莱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