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失散女,归“燕”洛阳边 青岛洛阳两地联动帮助29岁走失女子张海燕成功返乡

半岛都市报 2018-11-30 01:55 大字

见到女儿后张海燕的母亲一刻也不愿再松开女儿的手。

文/图半岛记者李晓哲梁玉鹏通讯员葛文华宋培廷

11月29日下午4时许,在洛阳龙门站潮水般人流中走出几个来自青岛的人,他们是青岛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是专程送洛阳籍走失女子张海燕回家的。2007年,跟家人说到青岛打工的张海燕离乡后便杳无音信,一家人在寻找和绝望中煎熬度日。10多年后,飞到海边的“海燕”终于归巢,可由于受到精神刺激,29岁的她坚持说自己是19岁,还是自己离家时的年龄……

女孩离家打工无音信

“要是那时候把她拦下就没这事了。”洛阳市新安县救助管理站里,张海燕的母亲张春梅抹着眼泪喃喃自语了一句。张春梅说的时间是2007年的7月份,在青岛打工了一段时间的张海燕回到老家办理二代身份证,跟家里人说自己办好了身份证还要去青岛打工,但家里人坚决不同意。张海燕有俩哥哥,家里人都很疼她,怕她一个人出去吃苦。

但她决心要去,没等到新办的身份证领出来就偷着跑了,从此跟家里断了联系。“那时候我们山里都没有车,她要先走到县里,再到洛阳,再到青岛,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去的。”张春梅心疼地说。

父亲张陆续随身带的户口本里有她没来得及领的那张身份证,还有两张2007年夏天拍的照片。当时她二哥在北京工作,就带她在北京玩了一圈,照片就是在天安门前拍的,跟10多年后的她判若两人。

这10多年,张家一直盼着一家人能再团圆。“刚开始联系不上的时候,家里肯定急。她大哥抛下工作还专门跑到青岛,贴寻人启事。”张陆续一边说一边叹息。他们家为了找到张海燕用了很多方法,甚至还联系了央视寻亲节目帮忙。“说实话,我们后来都不抱希望了,就觉得妹妹没了。”二哥张强说。

当记者问她这些年干了些什么,张海燕就说在打工。问她还记不记得自己的父母、哥哥,她都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问到她年龄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说,“19岁!”在她的记忆里,这10多年的时间似乎已经抹去了,谁也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跨越10多年,终于找到你

2018年6月,青岛莱西市的一个派出所处理了一起纠纷,发现女子精神有些问题,就送到了当地的救助管理站。这个女子就是张海燕。据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她的精神状况很不好,完全说不出什么有效信息,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就选择先给她进行治疗。11月份,张海燕的病情逐渐稳定了,并且能说出自己的家乡在洛阳。工作人员立即开始联系当地救助管理机构寻找,比对信息。

11月20日,张陆续一家在秋收,突然接到通知:“快来看看是不是你家女子!”突如其来的信息让一家人无所适从,“第一天我们看到的是照片,照片上的她变化太大了,还没太敢认。”张春梅说。张强几乎确认是自己的妹妹,“我妹妹右眼下面有颗痣,跟照片上一模一样。虽然经过十多年变化很大,但我基本上能确认是她。”

21日,张陆续和张春梅来到新安县救助管理站,通过视频,跟远在千里的女儿10多年来第一次面对面。“海燕?”张春梅急的第一个开了口。“啊!是俺女子!”

漫漫路挡不住团聚之心

得知找到张海燕,一家人恨不得她马上就能回来。张强第一时间从郑州赶回新安老家,等了两天没等到妹妹,又回去上班了。“本以为认了孩子后能马上回来,可又多等了9天!”张春梅说,不知道自己这9天是怎么熬过来的,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盼着闺女早点回家来。

在所有手续都办理完成后,11月29日早8时许,青岛北站,青岛市救助管理站王芳强带队,与李民丰、丛淑丽一起,陪同张海燕踏上了返乡路。一路上,张海燕不说话,眼睛一直看着窗外,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安置科科长王芳强说,为了让张海燕能够第一时间回家,他们选择了高铁,并且工作人员在订票时没有选择晚一些的直达车,而是选择从青岛出发到郑州换乘,再到洛阳下车,之后从洛阳转车到新安。这样一来能够比直达车早到半天。与此同时,张家也按捺不住了。下午3时左右一家人就赶到了新安县救助管理站等待,二哥自己开车从郑州赶来,大哥也在赶来的高铁上。

拉着你的手再也不放

2018年11月29日下午5:41,洛阳市新安县天已经有些黑了,载着张海燕的车缓缓停在救助管理站的大门前。大门里面一个身影跑了出来,一把把张海燕抱在了怀里。

“还认识么?”“认识。”“你咋这么些年没回家!你妈妈在里边等着你哩。”父亲张陆续一边抹眼泪,一边把张海燕迎进去,手拉着走失十多年女儿的手,一刻也不愿意松开。“海燕,我的闺女!想死我了呀!”妈妈张春梅从屋里跑出来,扑到女儿身上就哭,抱了好长时间不肯松开。

“青岛那么大,我在青岛打工呢,在外面打工就这样。”张海燕没有哭,她还用不多的话宽慰着两位老人,她还觉得自己没有出去多长时间,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还要出去打工;她看不出父母脸上10多年间爬满了的皱纹。

“还认识二哥不?”“认识。”“二哥叫什么?”“张强。”见到妹妹,当哥的一颗心也算是放了下来。还有一起来的大娘,赶紧打通了电话让张海燕跟家里的亲戚通个电话报个平安。家人团圆,有说不完的话。可能海燕目前能给出的回馈不多,但父母还是一直拉着她的手。拉着她的手,再也不让她走丢。

张陆续说,张海燕走了10多年,家里她的东西已经不多了。知道闺女回来,特意给弄了一套全新的,新床单、新被罩、新衣裳……“让她从新开始。”张陆续坚定地说。

■链接“爱在回家路”今年成功找寻21人

这是2007年夏天,张海燕在北京游玩时拍摄的照片。

这只向往大海的“海燕”,从洛阳飞走10多年后,今天终于飞回家了,而还有无数像她一样走丢的海燕还在路上。

我们注意到,在张海燕与家人团聚的背后,救助管理人员辛勤的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在记者跟随王芳强他们3人护送小队到洛阳护送张海燕回家的同时,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另一路护送小队也在护送走失人员返乡的路上。

据了解,市救助管理站近年来大力开展“爱在回家路”寻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返乡人员找到家门。“我们真是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王芳强告诉记者,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差护送走失人员返乡,这些年来天南海北已经走遍了。由于路途远,每次出差都是好几天,几乎时间都在路上,送下人对接好就赶最近的一班车回青岛,等待新的任务。有一次出差去新疆,半路遇上大雨路轨冲毁了,火车停在半路上足足等了半天时间,再加上路程太长,整个路上都是煎熬。而返乡人员的情况又各不相同,为了好好照顾他们,在路上即使返乡人员休息了他们也得轮班照料,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

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让更多的流浪走失人员能够找到自己的家,虽然工作人员有很多的艰辛和不被理解,但他们觉得能多送一位走失人员返乡就多送一位。有一回,一名走失人员被送返,但由于被送人员智力障碍不能准确说出家乡的地址或者联系人,只能大概记得家乡在哪里。抱着一丝希望护送人员带着他去了那个地方,结果一到地方,这名走失人员就显得很激动,车门一打开自己就奔着家去了。每到这时候他们都很感动,也很欣慰。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寻亲工作机制,针对社会走失人员找寻亲人专项工作,制定了寻亲工作规程,引入了DNA比对、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将走失人员信息和群众登记信息进行经常性比对,着力为走失人员找寻亲人。一年来,群众找寻登记155人次,市救助管理站综合各种手段成功找寻21人。

新闻推荐

2.7万元体育器材送给莱西娃

早报讯昨天,由青岛早报、共青团青岛市委、学而思青岛分校联合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圆梦行动——支教农村娃”活动继续开展...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