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声声响,烟台人迈进 城际2小时生活圈

烟台晚报 2018-07-27 10:47 大字

YMG记者唐寿锐

从上世纪60年代初,烟台首条铁路———蓝烟铁路成为烟台对外交流、运输旅客的主通道。当时,烟台与北京往返车次仅有247/8次列车,车少人多让市民倍感“一票难求”。2014年12月28日,青荣城铁“开跑”,并于两年后全线贯通。在“沿海边区”变成“门户城市”的同时,北上的路更近了———青荣城际铁路与京沪高铁相连,使烟台真正融入全国铁路网,从烟台去北京只需5小时38分。

烟台火车始于最初的西沙旺小站

“西沙旺,地角荒,零零星星几村庄,黄沙从秋刮到春,提着咸水洗衣裳。”这句20世纪50年代中期盛传于西沙旺的民谚,正道出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1956年至1958年,烟台最早的火车站设在西沙旺,位于芝罘屯路北,即现在的过渡站附近,叫“西沙旺站”。有记载描述称,当年的西沙旺火车站很小,只有三间红瓦房子,房子后面是不长的站台。站前是通往市里的土路,上下火车的人都要提着大包小包在土路上步行,条件好点的家庭用自行车运行李。当时,连售票站也设在海港路的交通饭店里(今振华商厦东侧)。

由于西沙旺火车站站台没有顶棚,每逢雨雪天气,旅客们只得冒着雨雪上下火车,即便这种条件,大家的心情还是兴奋不已。“那时候火车跑得很慢,说得夸张点叫‘像蜗牛爬\’一样。”临街而居的一位王姓老人有幸登上自此出发的第一列火车,他至今对那天的印象很深,形容起来更是如诗一样充满意境:“但车里倒是很安稳,像自个儿家的房子跑在铁路上。”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铁路线向东延伸,1958年在临海的沙滩上才启用了“新建的火车站”,到发线由2条增至5条。火车站客运站始建于1959年,东邻烟台港客运站,旅客海陆换乘方便。它用泛黄的墙体、斑驳的身纹,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也“目送”从此离开的家人们。

然而,比起烟台的发展速度,这座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站,却无法承载愈来愈多的旅客量,再建新站已“迫在眉睫”。

据了解,由于火车站面积小,旅客检票上车都要在广场上排队,站台也无顶棚,所以从候车、检票到登上火车,都在露天步行,逢上雨雪天气就苦了旅客们。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将站台加顶,台面铺水泥。

火车站曾带来烟台商业奇迹

一条铁路联系着烟台与外面的城市,推动着城市之间的交流,也让更多人有了出去闯一闯的机会。

现年76岁的张瀚华清楚地记得对外开放前,他乘坐火车去北京的情景。“烟台只有到北京、到济南、到青岛3条线,全部是绿皮蒸汽机车。到济南印象中是4块多一张票,到北京10块多,大家都挤在一起。”虽然车厢里脏点乱点,但是如今想起来,40多年前的情形恍如昨日:“坐火车前,我习惯让母亲给我炒一把花生米,装在口袋里,嚼起来特别香!”

40多年与烟台铁路为伴,一位一辈子献身铁路的老人正见证着烟台火车站的历史变迁。在原烟台站党委书记龙玉平的记忆之中,火车站客运站的前身是一片低矮、破旧的平房,大概有几十间之多,几百名工作人员在一起忙碌着。这位“老铁路”说,刚建站时,火车站总共两趟列车,每天发送旅客100多人。“自从烟台有了火车站之后,周边的公路客运也陆续发展了起来,烟台与其他城市间的交流多了起来。通过铁路,烟台滨海丰富的鱼虾资源用火车运往全国各地。再到后来,‘烟台苹果莱阳梨\’等也成为了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烟台特产,这一部分也要归功于铁路。”“老铁路”说得很低调,实际上,他完全可以说得再霸气一些。以烟台火车站为核心的“三站”所带来的强大客流,后来在烟台商业故事有着传奇色彩的“三站奇迹”不也是由铁路带来的吗?退一步来讲,繁华的北马路经济可以说是由火车站辐射起来的。这个说法,熟悉烟台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有异议。

“城市之门”2009年成为港城地标

2002年,烟台火车站改造开始提上日程,2006年12月26日,以过渡站开工为标志,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2007年5月12日11时,位于芝罘屯路路北过渡站投入使用,烟台站完成历史使命———“烟台车站”这四个黄底红色的大字,记录了蓝烟线蓝村至莱西间速度由90公里/小时提高至100公里/小时的时刻,留下数次扩建后无数乘客从此出城的记忆,更有对火车站“推倒重来”的殷殷期盼。

而此时,烟台火车站改造工程已开工半年,新站建设进入面向全国招投标工作的最后阶段。

2009年8月16日,被称为“城市之门”的烟台新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按照规划,新站南北长165.5米,站房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客运房屋面积为2.9万平方米,同时改变老站仅“两台三线”的模式,按“五台八线”进行改造。不仅如此,“城市之门”两侧建筑与北马路之间的部分由绿化带与新站南广场组成。新站设置东西南北四个售票大厅,共36个售票窗口,及近3000个座位,并有普通候车室、售票厅、软席候车室、母子候车室、站内商业、地下通道等。

在随后的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中,2010年烟台迎来历史性时刻: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全线竣工并正式开通,时速由80公里/小时提高到120公里/小时。蓝烟铁路的线路列车牵引质量由3500吨提高到5000吨,运能逐步提高到7000万吨。自此,烟台铁路正式迈入电气化时代。

2006年11月6日,烟大铁路轮渡开通,铁路开进了大海深处。这标志着东部陆海铁路大通道的全线贯通,形成了衔接两大半岛,辐射东部沿海,连结欧亚两洲的新通道,开辟了东北至山东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最短路径,使烟台到大连经铁路运输比绕行山海关缩短距离1600多公里。

接入全国铁路网,进入半岛“1小时圈”

进入2014年,烟台交通在铁路的带领下全速升级。当年,青荣城铁“开跑”,并于两年后全线贯通。半岛生活至此进入新纪元,市民进入半岛一小时生活圈。

在青岛工作的烟台市民丁女士告诉记者,青荣城铁真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没通城铁时,我一般两个月回一次家。后来通了城铁,每个月都要回一次家,但是要到即墨转车。”丁女士说:“如今周五下班直接坐地铁到火车站,也可以像在一个城市一样,下班回家吃晚饭。”如果说过去烟青威三座城市处于遥相呼应格局的话,那么随着青荣城铁的开通,烟青威三城将“抱团发展”,公交化城铁将三座城市完全联系到了一起。

不仅如此,迎来“城铁时代”,烟台铁路网逐步拉伸。在历经多次全国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后,烟台铁路已延展向全国各地。以北京为例,现在烟台发往北京的动车组有3对(含高峰线2对),普速列车有1对,日均发送旅客量可达到2000余人次左右。目前,烟台站始发终到列车动车组共计12.5对,普速列车共计10对,高峰线2.5对。烟台站日均旅客发送量1.13万人。

铁路将带领港城市民进入城铁“2小时圈”

除了已经形成的半岛1小时生活圈外,烟台市与省内城市逐步形成通行“2小时圈”;烟台市与国家干线网连接贯通,向西可达石家庄、郑州,向北可达北京、天津,向南可达上海、广州,实现与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对接。烟台到郑州东的列车首次延长至长沙南,这也成为青荣城际列车首次覆盖两湖地区。

未来,随着环渤海潍烟高铁、潍莱高铁的建设,大莱龙扩能改造项目推进,烟台铁路拨快未来城市间“通达”的时钟,为出行与交流提供更多可能。

潍烟高铁作为环渤海高速铁路中的一部分,是环渤海高铁和山东省“三横五纵”快速铁路网中“北部一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和京沪辅助通道向山东半岛的延伸。目前潍烟高铁通过第一次环评公示,年内可开工。建成后将大幅缩短烟台北上京津冀、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通行时间,其中烟台直通北京将缩短为3小时。

潍莱高铁的建设,同样牵动港城出行的步伐。自潍莱高铁平度段正式开工后,烟台市向打造城际铁运“2小时圈”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支点项目,潍莱高铁项目起自济青高铁潍坊北站,一路向东经寒亭区、昌邑市、平度市、莱西市,止于青荣城际铁路莱西北站。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通车,届时将济南、青岛、烟台三地紧密连接,对实现“三核引领、多点突破”有重要意义,也将显著提升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客运通道的能力。建成后,从烟台、威海至济南的时间将缩短到2小时,达到山东省快速铁路网规划中关于济南与省内地级市通达“2小时圈”的要求。

新闻推荐

世界级城市如何管理流浪狗?

我国现有4000多万只流浪狗,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流浪狗,那些世界级城市是如何管理的呢?巴黎总统马...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