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原生态,葡萄格外甜 莱西南墅镇东泥牛庄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两千余亩葡萄藏在“深闺”

半岛都市报 2018-06-01 06:37 大字

村民在葡萄地里种植草莓以增加收入。文/图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柳静

5月25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下的莱西市南墅镇东泥牛庄村格外宁静。据了解,该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葡萄,具有2000多亩的规模。因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葡萄销路并不好。目前,该村正在依靠落户村里的冷库和农场,扩大村里葡萄知名度,增加村民收入。

5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墅镇东泥牛庄村,村庄位于南墅镇南部与日庄镇之间。放眼望去是大片的麦田和果树,微风吹过掀起层层麦浪。该村有300户左右人家,村里大多数路面还是乡间小路,没有丝毫的商业气息。村里的住宅主要是砖瓦房,因为是上午,村民们大多都在田间劳作,街道上看不到几个人。除了风声和鸟鸣声,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狗叫,这些画面勾勒出一幅旧时村落的样子。“村民之间相处得很融洽,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帮一把手。”村支部书记陶德全说,村里民风淳朴,村庄安定团结。

“村里没有什么大企业,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卖葡萄。”陶德全说,因为村庄位置有些偏僻,很多企业都不愿选址在村里。村里的土地是山地类型,矿物质比较丰富,适合种植果树。村里共有2400亩地,大部分村民都种植葡萄,现在已经发展到2000多亩了。“村里现在种葡萄的规模是发展起来了,但是怎么卖出去挺伤脑筋的。”陶德全苦恼地说,东泥牛庄村种植的大多是巨峰葡萄,果粒大、糖分高、口感特甜,但村庄因为位置偏僻,交通也不方便,很多商户都不愿意来收购葡萄,导致很多葡萄都卖不出去,最后不得不降价销售,甚至烂在了果园里。

“不过现在村里有农场了,情况改善了很多。”陶德全说,他们村大规模种植葡萄吸引了商人马松元的注意,他先在村里投资建了冷库,又在2016年投资建了农场。农场不仅带动了村里的劳动力,还引进了先进的连体棚技术,给思想相对保守的村民指引了发展方向。后来马松元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利用自己拥有冷风库和销路的便利,帮村民销售葡萄。据了解,冷库虽然能给村民储存葡萄,增加销售期限,但东泥牛庄村的葡萄因为产量大、知名度低和交通不便等原因,销售仍然比较困难。“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帮村民把葡萄销出去。”陶德全说。

另外,据陶德全介绍,今年四月份,青岛乡村振兴工作组曾来东泥牛庄村考察过,表示会对村子有统一规划建设。村民也想硬化一块空地当作平台,方便全村葡萄被集中收购。考虑到村民的安全,到时也要给村里之前遗留的矿坑加上护栏和警示牌,减少安全隐患。

新闻推荐

青话文化巡演进校园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礼智六一儿童节前夕,青岛市委派驻莱西市沽河街道工作队和青岛市话剧院共同开展了“文化巡演进校园活...

莱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