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远方 身留故乡 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成潮流

农村大众报 2018-04-09 11:00 大字

  多年以来,春节过后,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大多是前往青烟威地区或者东南沿海,一路“孔雀东南飞"。  记者调查发现,最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小城市和乡镇提供的就业岗位明显增多,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工资差距也在缩小。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需要大量劳动力。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选择在家门口就业。村庄变社区家门口岗位多了  近年来,多地按照“两区"同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平房变楼房,村庄变社区的同时,还配套建设产业园区,让很多农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岗位。  莱西市河头店镇泥湾头村有170多户村民,2014年开始与周围几个村庄合并成龙泉湖社区。2015年8月,泥湾头村整村搬入新建的5栋楼房。在村庄改社区过程中,当地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引进了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以及农业生态观光园。此外,新社区离镇工业园区只有1.5公里,工业园内有20多家企业。这为“上楼"后的农民带来了众多就业机会。去年,原泥湾头村村民刘云明,把地流转给别人,自己则在周边工厂打工。  3年前,齐河县祝阿镇耿庄村变成古城苑社区,随后,社区里建起了商业街,超市、服装店等陆续开业。今年55岁的袁桂芬在家门口的超市找了份工作。合作社、家庭农场留住不少本地人  土地经营规模化,也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邹城市禾润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来亮介绍,他们合作社拥有新型植保机械400多台,无人植保飞机3架。“每到喷药关键时候,需要从当地招聘五六十名农机手,每年能忙六七十天。"  春节过后,高唐县尹集镇孔张村的一家家庭农场的草莓进入采摘期,不少本村村民前来务工。据家庭农场主孔令俊介绍,因为用工量大、工资高,不少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选择留下来,在村里挣钱。  近年来,乡村旅游快速崛起,也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2015年,枣庄翼云石头部落景区正式运营。景区所在的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兴隆庄村原来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村里的年轻人几乎全外出打工。景区建成后,首先从村里招聘了30多人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此外,景区成熟后,还吸引了很多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经营煎饼等地方特色餐饮及手工艺品等。沿海与内陆工资差距在缩小  最近一两年,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就近就业。对这种现象,济南市就业办副主任丁麟宏表示认同。他说,在工作中发现,农民工就近找工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宏观角度看,近年来,随着传统制造业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以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都给内陆地区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小,也是吸引劳动力返乡的重要原因。  去年6月,44岁的王传波辞掉了青岛一家造船厂电焊工的工作,回到老家济南市长清区平安街道。回家后,不到半个月时间,他就在离家很近的一家加工厂,找了一份电焊工的工作。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尤其是农村向城镇移民的脚步已经明显放缓。上有老下有小就近打工也是为了照顾家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不少人就近就业,则是为了照顾老人孩子方便。  据王传波说,之所以辞职回来,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因为造船厂工作环境不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传波76岁的父亲和10岁的小儿子需要照顾。“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要是家里有事,媳妇的工作不好耽误,我就必须多分担点。"他说。  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高王村的高天寒今年45岁,去年由于家里老人得了一场重病,让原本在青岛打工的他回了家。“上有老下有小,我媳妇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只能回来。"高天寒说。他表示,现在夫妻俩想在街道办事处的企业找一份工作,离家近,能空出时间照顾家。

◎头条评论替农民工家门口维权是份新答卷

在外务工,被人歧视是常有的事;被骗、被欠薪也不少见。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以及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县城和乡镇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很多农民工开始选择就近就业。  与人生地不熟的外地相比,本地就业具有很多优势:熟人多,遇到纠纷容易解决,不容易被骗,还能照顾家。但本地就业并非高枕无忧,有时也同样面临被拖欠工资、工伤后难获理赔等情况。  与大城市相比,县城或乡镇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物以稀为贵,这些企业更受到基层政府部门的重视。此外,这些企业往往也是当地纳税大户,或是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很多情况下,基层有关部门就会对这些企业的不当用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替劳动者维权的积极性不高。  笔者认为,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固然重要,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者不应有轻重之分。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农民选择在本地城镇就业。由于基层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相对偏低,并且就业者很多是年龄偏大的农民。因此,今后在县城和乡镇街道,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劳动纠纷。如何为这些在家门口就业的劳动者们维权,对基层政府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  对农民来说,就近找工作,很多是亲戚朋友或乡里乡亲介绍推荐的。面对用人单位时,往往不好意思谈待遇,更不好要求对方签合同。笔者建议农民朋友,亲兄弟尚且明算账,打工待遇,关系到自己切实利益,该问明白、问清楚的,一定不能含糊。

◎具体案例两条生产线留住150位外出务工村民

农村大众报鱼台讯 (记者张超 通讯员赵磊)鱼台县鱼城镇大奚村有一家名叫昌键的木耳种植合作社,往年合作社主要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毛木耳,今年春节后,合作社向产业链上游拓展,成功引进两条菌包生产线。  “两条菌包生产线,每天产量约10万袋,需要300人作业,目前有150位长期工。"合作社理事长马汉友介绍,工厂化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能,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不少村民开始留下来在家门口打工。“我们五个人都是大奚村的村民,家里的土地前两年就流转出去了。去年外出打工挣钱,今年不一样了,合作社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新工作——菌包工。"大奚村村民郭玉花说。  “合作社150位长期工中,男工40人,女工110人。工人工资按月发,男工3000元,女工2500元。"马汉友说。大奚村村民马汉升告诉记者,在合作社打工,虽然工资比在城里打工低一些,但是生活成本可比在城里省得多,而且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算下来,在合作社工作也不比在城里差。

新闻推荐

倡导文明祭祀,预防森林火灾 清明节期间莱西市多部门发出环保祭祀的倡议,减少环境污染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云天清明节来临,而山火也到了“高发期”。为确保森林防火安全,减少环境污染,莱西市多部门发出文明祭祀倡议,呼吁广大市民采取绿色祭祖、文明祭祀、无害祭祀的祭祀行为,...

莱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