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昌墓残碑 ——兼述李毓昌案
周怡
李毓昌(1771~1808年),字皋言,号荣轩,青岛市即墨城西阁里村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江苏候补。正逢淮安(山阳,府县所在地)遭灾,李毓昌受命查赈。因为执法严格被贪官诬陷并杀害,冤案昭雪后,震惊朝野。嘉庆皇帝亲作《悯忠诗》三十韵,以示纪念。清廷在李毓昌故里兴建了李毓昌墓,规模宏大。“文革”期间墓地遭到摧毁,文物流失殆尽。
因为此案情节离奇,为世俗文人提供了写作素材,在清代就有多种案情手抄本流传民间,被称之为清代四大奇案之一。1949年之后,又有相关题材的戏剧与文学读本出版。比如淮剧《李毓昌放粮》,肖冰著《镇淮楼钟声——李毓昌之死》。
20年前央视热播一部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其中的重要情节涉及李毓昌案,旧话重提,被世人所知。1990年代末,当地政府已经重修墓地,并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有祭拜与瞻仰者光顾。
1
墓碑原石
现在的李毓昌墓地处于即墨的李家营村,过去称作西阁里,曾以明代大型阁楼建筑而闻名,亦毁于文革中。所谓李家营,原名应为“李家茔”,“茔”即墓地之义,历代有守墓人。因为有所忌讳,改为李家营,可见当初墓地影响之大。
李毓昌墓地最重要的文物应有四处,一是墓丘(含墓室);二是墓碑;三是嘉庆皇帝《悯忠诗》石刻;四是地表附属建筑(包括神道石刻等)。到目前为止,笔者唯一见到的墓地文物是李毓昌残碑,大约碑面不足四分之一的部分,而残碑恰好在全碑左下角的落款处,留有立碑者的名字,成为一个重要信息。落款为“男希佐立”,希佐,即李希佐,李毓昌的继子。因李毓昌无子,将侄子李希佐立为继子,嘉庆皇帝赐以举人身份。残碑的主要碑文残缺,可以辨识部分为“李毓昌暨□继□□诰封恭人□林氏墓”,说明此是李毓昌夫妇合葬之墓。墓碑边缘由云龙纹图案装饰,表明御碑的形制。初见残碑时,并没引起注意,“希佐”的落款由即墨文史家刁岳岩先生辨识指明,方知来历。
残碑由笔者于2018年发现时拓印(如图),仅存此拓本。残碑存放处以及发现的具体过程不做叙述。
2
李毓昌案始末
嘉庆十三年(1808年),江淮地区遭遇洪灾,嘉庆皇帝拨巨款赈灾。时任候补知县李毓昌受两江总督铁保委派,前往山阳县“查赈”,赴乡间住户核查户口分发赈票,亲临民户造册,注照老幼人数,勘验受灾程度既有无漏赈和冒领现象。因工作到位,当地百姓呼作“李青天”。果然,复查中发现山阳知县王伸汉借放赈之机克扣赈银,数字巨大。李毓昌俱清册欲上禀淮安知府。而王伸汉面对案情,按常例贿赂查赈官员,以求脱身。10名官员中唯李毓昌拒绝受贿。
然而,李毓昌随身的三个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却是贪财之徒。王伸汉买通三个仆人,投毒杀主,复以丝带勒死,伪造自缢身亡现场。事后,王伸汉从李衣物中搜出揭发其贪污的禀贴,又买通淮安知府王毂,以自缢身亡定案,通知李亲属迎柩回故里发丧。
翌年春,李毓昌之妻林氏检查丈夫遗物时,发现带有污血衣服及禀贴残稿一页,有“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语,真相若揭。于是恳请开棺检验,证明显系中毒身亡。其亲属专赴北京都察院告状,经嘉庆亲批,冤案得以昭雪。
案情得以回转的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是安徽巡抚初彭龄,他本是莱阳人,后迁居于即墨的海堤村,官至安徽巡抚,是李毓昌生前恩师。此时赶巧回即墨老家探亲,获悉案情之疑点,遣李毓昌胞叔亲李泰清与堂伯李士璜(附贡生)携诉状进京。期间,初彭龄自来到都察院查问,几番周折后,嘉庆帝命山东巡抚吉纶主审此案,将嫌疑人一一抓捕严查,是年七月,李毓昌案真相大白。
嘉庆十四年(1809年)农历七月十六日,谋杀主犯王伸汉、王毂、包祥、李祥、顾祥、马连升等被处决;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等被革职流放。
后经礼部议奏,嘉庆皇帝谕旨:追封加赏李毓昌为知府衔,照知府例赐恤;按四品官例给予全葬银二百两,一次致祭银十二两;加赏李公之叔李泰清为武举人;李公无子,为继承其香火,恩准将其侄李希佐继承为嗣,并加恩赏为举人,准其一体会试,继统书香,以示奖忠之意;另有地方府道捐资一千两,与李公遗孀林氏作为其嗣子膏火所需及其女子之嫁资。嘉庆皇帝亲赐《悯忠诗》五排三十韵,并捐资一千余两令地方官员于李毓昌墓前修御制悯忠诗碑楼以褒节。嘉庆皇帝亲作《悯忠诗》表达对李毓昌清正廉明人格的首肯,刻石立于李毓昌墓前。
做出了强硬的处置决定:主谋王伸汉处斩,儿子流放乌鲁木齐。包庇王伸汉的知府王毂,本来被定了“斩监侯”,嘉庆帝看过案卷后,又改成了“绞立决”。总督铁保、巡抚汪日章分别革职流放,江苏官场一片杀气。
结案后,嘉庆皇帝亲谕;“念其于李毓昌一案,转饬各员,细心检验,并访拿包祥送部,不致要犯漏网,且能将漕之铺户据实查办,均属认真。着加恩改为降一级留任。”对验尸者朱锡爵擢升为山东布政使,张彤擢升为山东按察使,并谕:“着吉纶查明,彼时随同朱、张在场监验者系属何员,与朱锡爵等一并具奏,候朕降旨奖励。”李毓昌命案之审理,自嘉庆十四年五月至九月历时五个月告结束。
同治版的《即墨县志》,记载李毓昌后人编纂的集子《申雪奇冤录》,成书时间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0年)前后,对李毓昌事件给予详尽的记录,作者李希皋将事件的相关文献加以整理,是研究李毓昌事件的珍贵资料。
3
《悯忠诗》石刻与拓本流传
据调查,李毓昌墓碑并无拓本流传。但嘉庆皇帝的《悯忠诗》三十韵拓本流传甚广,但多数因“文革”而焚毁丢弃。即墨的文史爱好者偶有收藏,视为珍品。原石被毁之后,拓本价值倍增。其一来自于皇帝御书自身的神圣意义,其二作为书法学习的临本。其三,在艺术文物商品化的时代,它又具备了经济意义,该拓本在当地博物馆有藏,淘宝网有售,价格不菲,赝品居多,真伪难辨。
所谓“三十韵”,是指该诗共有三十整句,每句一韵,总计三十韵。诗歌叙事,将李毓昌案的前后过程做出描述。前九韵叙述灾情以及朝廷的悲悯与施救;之后十八韵详述官员贪赃枉法、制造冤案以及伸冤过程;最后三韵做出警示,表彰忠烈。全诗如下:
君以民为体,宅中抚万方。分劳资守牧,佐治倚贤良。切念同胞与,授时较歉康。罹灾速水旱,发帑布银粮。沟壑相连续,饥寒半散亡。昨秋泛淮泗,异胀并清黄。触目怜昏垫,含悲览奏章。恫瘝原在抱,黎庶视如伤。救济苏穷姓,拯援及僻乡。国恩未周遍,吏习益荒唐。见利即昏智,图财岂顾殃。浊流溢盐渎,冤狱起山阳。施赈忍吞赈,义忘祸亦忘。随波等瘈狗,持正犯贪狼。毒甚王伸汉,哀哉李毓昌。东莱初释褐,京邑始观光。筮仕临江省,察灾莅县庄。欲为真杰士,肯逐默琴堂。揭帖才书就,杀机已暗藏。善缘遭苦业,恶仆逞凶芒。不虑干刑典,惟知饱宦囊。造谋始一令,助道继三祥。义魄沉杯茗,旅魂绕屋梁。棺尸虽暂掩,袖血未能防。骨黑心终赤,诚求案尽详。孤忠天必鉴,五贼罪难偿。瘅恶法应饬,旌贤善表彰。除残警邪慝,示准作臣纲。爵锡几龄焕,诗褒百代香。何年降申甫,辅弼协明扬。
最后一韵所谓“申甫”,原意指周代名臣申伯与仲山甫,二人并称,指贤能的辅佐之臣。表达嘉庆皇帝对忠臣贤才的叹惋与渴望。
新闻推荐
近日,一台专门用于监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移动监测车,出现在即墨街头。车辆在缓慢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载的监测设备,对重点工业...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