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制造”一季度迎开门红 工业增加值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龙头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城市发展的硬实力。纵观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佛山、宁波、长沙等城市,无不有着雄厚的工业实力。作为中国最早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城市之一,青岛工业门类齐全,并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双星“五朵金花”,让青岛这座制造业名城熠熠生辉。但近年来,曾经承载着青岛人“光荣与梦想”的制造业光芒却有些暗淡。重振制造业也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青岛更是提出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希望重塑制造业新优势,再现“青岛制造”辉煌。2021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制定实施倍增计划,做优做强主业”,今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协同联动、分类施策,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努力为企业倍增发展做好保障。
工业企业一季度迎开门红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2%,分别高于全国(24.5%)、全省(23.5%)0.7和1.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6.9%)较1-2月持平,保持了较好的恢复性增长态势。企业利润持续增长,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良好态势。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2.2倍,比2019年1-2月份增长73.4%,两年平均增长31.7%。所有区市和七成以上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从工业增量项目来看,目前共摸排入库在建项目132个,计划总投资856.9亿元;竣工项目63个,完成总投资113.7亿元。
为推动工业经济运行稳增长,各区市均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西海岸新区实施工业用地保护性规划,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即墨区用好规上、规下工业企业产值预报制度,精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胶州市纵深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启动企业倍增培育计划,促进企业跨越发展;莱西市建立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每月形成运行监测月报,打造首个县级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平度市在运行手段、做大存量、提升增量、抓好技改上求突破;城阳区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发展载体建设等。
龙头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头部企业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具体到青岛而言,头部企业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海尔、海信、青啤等“尖子生”的成绩关乎全局。
青岛针对海尔、青啤等大企业专班服务体系,先后召开专题会议17次,开展走访调研15次,举全市之力推动企业倍增涉及的重点项目及政策支持落地落实。一季度,海尔、海信、青啤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0年,海尔提出了“四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全新目标。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海尔集团进一步升级了旗下五大平台的定位,巩固平台在前期物联网探索实践中在国际/国内形成的领先优势。海尔专班全面梳理海尔六大平台涉及的关键项目及政策需求,采取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等方式,推动海尔胶州商用洗衣机国产装备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等多项需求落实。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海尔申报技术改造综合奖补、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市级专项资金以及国家、省有关资金奖励做好服务。
近年来,青啤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2017-2020年实现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连续增长,特别是2020年,企业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利润、企业市值均创历史新高。2021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青啤集团规划了2021-2023年总投资110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目前,7个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其中,西海岸精酿啤酒花园项目已开工建设;青啤智慧产业示范园、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项目已分别与所在区市达成共识,计划6、7月份开工;新建精酿啤酒厂等4个项目正在选址。另外,胶州啤酒文化创意园等4个前期论证阶段的项目也正按计划推进。
去年6月,海信提出将青岛打造成全业态、全场景、全智能的全球首个“智慧新生活之城”,并在青岛落地5G+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头雁工程”。为支持海信集团发挥家电、多媒体、IT智能信息系统等领域的行业领先优势,实施“头雁工程”“一基地两中心”等项目建设。服务专班多次召开“头雁工程”专题协调会,从各分项规划、资金来源渠道等实处切入,研究确定建设实施方案,并为智慧交通项目安排资金支持。
推进规上企业实现倍增
在青岛经济发展的热带雨林中,既需要海尔、海信、青啤等参天“乔木”,也需要茁壮成长的“灌木”,而这些灌木就是规上企业,他们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前,青岛正因地制宜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倍增。各区市围绕自身特色优势产业,精准锁定具有良好成长潜力的企业,出台一系列企业关注度高、产业需求度大、乘数效应明显的政策,解决企业用地、融资等个性化需求,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努力构建倍增企业遴选、培育等一整套机制措施,为工业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青岛已启动倍增企业的遴选。目前已有7个区市(功能区)开展了倍增企业征集遴选工作,综合考虑产业特色、行业地位、发展潜力、企业意愿等因素,初步选出84家拟支持企业。从区市看,城阳区22家、胶州市16家、莱西市16家、即墨区10家、崂山区8家、黄岛区7家、高新区5家。从规模看,84家企业2020年合计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其中,过百亿元的3家,50-100亿元的6家,20-50亿元的8家,10-20亿元的15家,1-10亿元的50家。从“7+N”产业分类看,智能制造装备(20家)、食品饮料(11家)、高端化工(11家)、生物医药(8家)、新能源汽车(7家)等领域的企业数量较多。
在推进规上企业倍增的过程中,政策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即墨区出台高成长性企业评选及扶持办法,对评定出的高成长性企业,按企业规模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平稳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季度产值增速超过15%的企业,按照全年10万元的标准分季度按比例兑现奖励;全年产值增速高于15%的部分,按照每高出1个百分点再给予1万元奖励(季度、全年奖励合计不超过20万元,亿元以下企业奖励金额减半)。
尽管一季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深圳、杭州、武汉等对标城市而言,青岛工业还有相当距离。对于当下的青岛而言,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才能实现制造业的突破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李沛
新闻推荐
销量上升价格跌一成,榴莲正当季 日销240万斤,青岛成北方最大榴莲集散地
本报5月13日讯(记者宋祖锋)进入5月,进口榴莲迎来销售高峰,每天有240多万斤榴莲从青岛流入周边区域甚至全国各地...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