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茬大棚瓜 用上“秸秆反应堆”

青岛早报 2021-04-17 05:53 大字

早报4月16日讯 记者16日了解到,即墨区段泊岚镇大吕戈庄村的瓜农,采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种植的2000余亩大棚西瓜提前上市。当地瓜农介绍,位于大沽河畔的即墨段泊岚镇大棚西瓜,是青岛本地成熟最早的西瓜,加上今年气温偏高,目前已经全部成熟并收获,相比去年提前上市一周。平度明村、莱西和周边城市的西瓜将在5月上市。

头茬西瓜到了收获季

记者看到,在大吕戈庄村西瓜种植基地,数百个大棚内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西瓜,最大的有5斤左右。今年67岁的瓜农杨军善介绍,大棚里的温度比较高,目前已经到了西瓜的收获季。据了解,杨军善和妻子种瓜已有20多年。每年正月,夫妻俩就开始忙碌着育苗,移苗,基本上每天都要到大棚里呆上几个小时,生怕西瓜生病或出现其他问题,种瓜时间长了,杨军善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一个大棚可种植西瓜1400株,每一株只准结一个西瓜,这样就能保证西瓜的个头和糖分。

“大棚里的温度高,很适宜西瓜生长,所以成熟得也早。 ”杨军善的妻子笑着说,夫妻俩平均每天在大棚里要呆上4个小时,热是热了点,但看到西瓜一天天长大,心里很高兴。即墨区段泊岚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头茬西瓜早在成熟前,就已经有人提前订购走了不少。

大棚西瓜用上绿色技术

据介绍,今年即墨瓜农采用的“秸秆反应堆”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为原料,在菌种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腐殖质,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二氧化碳和一些有益的抗病孢子。采用该技术种植的西瓜比普通西瓜早上市约10—20天,且结出的西瓜个大味美,免疫力高,抗病虫能力强,亩产量可达6000多斤,每座大棚能为农户带来4万元左右的收入。

记者进入村民孙洪宝家的两亩瓜棚,绿油油的瓜蔓中藏着一个个墨绿条纹的西瓜。每一个西瓜上都标有数字,孙洪宝介绍,这是西瓜的“出生证”。“你看,西瓜上有 ‘37.5’,37是我家的大棚号,5是3月5日西瓜的授粉时间,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了解西瓜的详细信息,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到我们种植户。 ”孙洪宝说。

瓜农杨明杰介绍,为了保证西瓜的品质,他们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还采用最原始的人工授粉。别看这头茬西瓜个头不大,但口感甘甜。再说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种植的西瓜比普通西瓜早上市一周左右,经济效益也很好。

每天上市约两万斤

据种植户介绍,今年的收购价不错,在每斤4元左右,比往年都好,这样一亩地就能多挣5000多块钱。这一季西瓜种植结束后,还可以再种黄瓜和西红柿等蔬菜,不耽误下一茬经济作物种植,这样就能更好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去年受疫情影响,每斤西瓜的批发价在3元多。 ”瓜农介绍。从现在开始,本地的头茬西瓜就会源源不断运往青岛各市场销售,每天预计上市两万斤,头茬西瓜持续到5月上旬基本结束,瓜农也将展开第二茬大棚西瓜的种植。

记者了解到,即墨的头茬西瓜下市后,平度的西瓜刚好成熟。明村镇具有西瓜种植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993年开始,明村镇引进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经过多年的发展,西瓜生产颇具规模,独具特色,主要有京欣、无籽、冠龙、袖珍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持续上市时间8个月以上。今年5月份,该地5万亩大棚西瓜将陆续成熟上市。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手握方向盘,爱传千万家 公交驾驶员张晓峰以满腔热血投入工作,为乘客出行保驾护航

张晓峰把车厢作为自己的“主战场”,时时刻刻将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半岛全媒体记者葛梦杰凌晨4点半,天还蒙着黑色的...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