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春播”!270个大项目扎根“落地”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兴盛得益于项目的带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合家团圆的喜悦之中时,青岛已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投入到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中。2月26日上午,山东举行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省16市的81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紧接着,青岛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办。如此紧凑的安排也透露出青岛对推进项目落地的迫切与渴望。数据显示,全市共有270个项目参与到本次全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总投资共计2984亿元。
项目落地年的使命
在经历了固定投资发展迅猛的两年后,“落地”成为了青岛2021年的主题。去年底召开的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为“项目落地年”,要在项目建设上体现落实。要推动“双招双引”项目更快落地、加快投资进度,要有更多又大又好的引领性项目落地。要把各项工作项目化,用抓项目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地。
不到半个月时间,青岛迅速出台《关于公布青岛市2021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亮出了今年重点项目工作的“作战图”。《通知》提出,2021年青岛市市级重点项目300个,总投资6454.1亿元,其中2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050.2亿元,100个重点准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03.9亿元。《通知》中提到的大项目精准对接青岛当前正大力发展的13条产业链,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发展。
青岛对项目落地的迫切并非无源之水。2020年,突发的疫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全国各大城市经济发展增速都有所放缓,青岛也不例外。想要夺回2020年失去的时间,青岛必须要在新的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推进项目的落地。
在2020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中,青岛凭借12400.56亿元的经济总量位列第13位,尽管相比上一年的排名前进了一个位次,但青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市竞争形势。排在第14、15位的无锡和郑州与青岛的差距越来越小。而曾经与青岛处在同一个梯队的杭州和武汉早已越过1.5万亿元大关。追兵越来越近,标兵渐行渐远,这也是青岛在当前城市竞争中的尴尬处境。如何在1.2万亿元这一梯队中脱颖而出,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实现从投资到GDP的转化,成为青岛最务实的选择。
项目含金量个个都很足
在本次青岛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各区市参与项目270个,计划总投资2984亿元,其中市南区6个、市北区8个、李沧区15个、崂山区8个、西海岸新区78个、城阳区22个、即墨区33个、胶州市48个、平度市7个、莱西市45个,主要分布在海洋经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
在今年青岛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主要包括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出口KD,以及相关配套零部件、物流项目,建设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和其他生产辅助设施,整个基地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其中,奇瑞青岛乘用车项目投资130亿元,主要生产瑞虎9X平台系列乘用车,预计2022年12月整车下线。项目以自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绿色制造为引领、实现产品技术换代、促进企业管理的转型升级。
“大块头”的汽车项目不只是奇瑞。即墨区的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项目同样引人关注。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2亿元,占地800亩,主要建设11.2万平方米总装车间、涂改车间以附属厂房,生产J6F、虎V等新能源轻卡产品。项目2020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计划2021年12月整车下线,达产后年可生产整车10万辆,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在“卡脖子”的芯片领域,青岛也有所作为。在本次开工的项目中,城阳带来了动力芯谷项目,计划投资27.8亿元,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主要从事芯片制造、半导体超导材料的生产等。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项目推进的速度,就是城市发展的速度。于青岛而言,必须建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意识推进项目落地。
项目落地不是说说而已,是落实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更需要充满智慧的“打法”。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青岛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为项目的落地和推进做好了充分准备。
青岛创新实施“顶格战法”,推行领导干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机制。在“顶格”战法的推进下,青岛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24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4.7亿元,增长0.6%,累计增速实现转正;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75万人,比上年增长7.5%,完成全年目标的149.2%。
善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则是青岛全面“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法宝。2020年,青岛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61.8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市GDP增速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青岛企业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2020年,青岛全市新增过会及上市公司17家,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实现历史性突破。去年新增报证监局辅导企业24家,是2019年1.8倍;新增审核企业15家,超过2019年2倍,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推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用好、用活资本的力量,将助力项目建设走上“快车道”。
抓住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青岛必须要鼓荡激情、奋力争先,推动项目的投产达产。青岛,加油!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李沛
新闻推荐
早报2月23日讯1月份往往是重污染天气高发时期,然而2021年首月,青岛市重污染天数自2013年以来同期首次降为0。23日,记者从市...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