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成现实
国家急救日·探访
近年来,有人路边晕倒或突发其他状况时,路人伸援手现场急救成功挽回生命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身边越来越多接受过培训的“第一响应人”,遇到突发情况,他们敢于并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织开展有效的急救措施。 1月20日是“120国家急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市近年来已有30多万市民陆续接受过心肺复苏等初级救护培训。从2016年起,青岛市连续5年把 “第一响应人”培训作为市办实事之一,共有12万余人成为“第一响应人”,成为岛城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
/数据/
近5年新增12万余名“第一响应人”
“急救技能普及率的高低以及社会急救成功率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青岛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青岛市群众应急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普及推广应急救护知识和现场处置技能,从2016年起,青岛市政府连续5年将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列为市办实事,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青岛市“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由市红十字会和市应急局先后牵头对全市高危行业、窗口单位和人群密集场所工作人员进行救护技能培训和普及,推动全市立体化应急体系完善,促进青岛城市公共安全。 “第一响应人”已经成为全市应急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突发意外等现场应急处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经过5年的培训,目前累计已有12万余人成为“第一响应人”。市应急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去年11月19日,青岛市累计组织“第一响应人”培训492场次,培训20265人,完成率101.3%。经过培训,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青岛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推广急救知识,青岛市红十字会多次聘请专家通过组织培训和公益讲座等方式,向市民讲授初级救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先后有20余万人参与培训并考核合格。”青岛市红十字会培训救援处工作人员介绍。
去年9月,市政府督查室组织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受益群众代表参加的“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对“第一响应人”现场培训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市应急局与各界代表进行互动交流,与会代表对“第一响应人”培训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建议增加培训范围和认识,让更多市民掌握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解读/
紧急时刻敢出手会出手能出手
青岛市自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以来,每年都涌现出若干“第一响应人”救人事迹。2020年1月3日,“第一响应人”马双超在即墨汽车总站候车室通过心肺复苏成功,救活1名60岁左右的女性旅客;2020年9月7日,正在大河东应急工作站值守的“第一响应人”王国平发现有人突然在前方栽倒在地,通过所学急救技能,成功对患者进行救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第一响应人”近年来共参与应急救援198场次,救活148人。 “第一响应人”已经成为岛城应急救援的名牌,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
“第一响应人”是指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就在事发现场或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具有快速组织、指挥协调、专业处置能力,能够指挥现场民众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灾的人员。
“之前的初级急救知识培训,大多起到了给大家灌输一个急救概念的作用,很多参加过培训的市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仍然存在不知道如何处理或不敢上前处理的状况。 ”青岛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专家王丰田说,“‘第一响应人’的培训,克服了这些问题,在急救方面,不仅是知识讲授,更注重实际操作,让每一名参加培训的人都掌握这一套处理流程。”王丰田说,并且还增加了对实际操作的考核环节,保证培训合格的志愿者能在关键时刻“出手”。 “我们设计的课程包括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消防理论知识等,让‘第一响应人’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正确方式开展救援。 ”
“我好不容易争取来这次培训机会,一定要学好这些知识。 ”早报记者曾在“第一响应人”培训现场采访过一名参训者王先生,他说,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比如在街头遇到突然晕倒的人,很可能只知道拨打120急救电话,其他方面就不敢做了。
/讲述/
遇到突发意外切勿盲目施救
“近几年来,我们搜救队每年都会遇到关键时刻需要 ‘出手’的情况,或者是路人晕倒、或者是车祸、或者是火灾等。”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说。2016年,李延照和队友甄仁向就在火车北站成功处置了一起旅客晕倒的事件。“当时我们看见一名乘客蹲在地上很难受的样子,虽然有警察在旁边帮忙照顾,但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们上前表明身份,征得警察同意后,帮旅客做了初步检查,发现问题比较严重,马上帮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李延照说,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这名乘客逐渐失去意识,并且心跳减弱、减慢,伴随抽搐,生命危在旦夕。他和队友立刻做好了随时开展心肺复苏的准备,一旦乘客出现心跳骤停等情况,马上开展急救。幸运的是,救护车及时赶到,开展了急救。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很可能看到乘客快要失去意识时,就急忙想要开展心肺复苏,这样做是不对的。 ”李延照说,做心肺复苏一般要在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情况下及时开展,若伤者有心跳和呼吸,贸然去做这些急救措施可能会加重伤情。
此外,还有受过培训的市民成功自救的案例。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几年前,岛城一名小伙子在野外发生车祸,当时大腿上插进去一块玻璃,救援人员一时难以赶到。由于这名伤者上过初级救护课,并没有将玻璃从腿上拔出,而是在伤口的上方用领带扎住止血,又用行李垫在小腿下,起到抬高患处止血的作用,然后耐心等待救援人员赶到。急救医生介绍,幸好小伙子懂得自救,因为这块玻璃正好插在股动脉上,如果当时把玻璃拔出来,股动脉的血就会喷涌而出,会危及生命。
本版撰稿摄影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新闻推荐
今年是青岛早报创刊25周年,整个1月份,早报将为一直关注早报的读者粉丝们准备了近百种福利,每天通过多个平台发放。只要每天...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