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良:磨剑35年写出《新蜀都赋》

华西都市报 2020-12-14 02:24 大字

白俊良展示《新蜀都赋》手稿。

“魁首左思,撰辞及颂,泰冲纸砚,由细促嵩……”在7100字的《新蜀都赋》中,白俊良用了16个字向《蜀都赋》作者左思致敬。翻开厚厚一大摞手稿,56岁的白俊良有些激动地说:“从20岁萌发写《新蜀都赋》的想法起,到55岁写成初稿,用了35年光阴,我觉得很值。”

只有初中文化的白俊良,为什么会想到写《新蜀都赋》?为写这个赋,他在35年间做了什么?12月4日,自称为一介撰赋“苦行僧”的白俊良,接受了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采访。

20岁时,萌发续写蜀都赋的念头

白俊良祖籍今山东青岛市即墨区,上世纪20年代,他的祖父携家带口闯关东,落脚在吉林。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入川在铁路系统工作。1964年,白俊良出生在资阳,1980年到成都定居。

白俊良幼时最爱听故事,母亲就给他讲“精卫填海、牛郎织女”之类的神话。稍大一些,白俊良迷上了小人书,母亲毫不吝啬,有求必应。白俊良说:“我读了8年书,理科一塌糊涂,就政治、历史、地理、语文成绩优异。”

16岁那年,白俊良初中毕业,遂顶父亲的班,进入铁路机务系统上班。工作为两班倒,压力不大,也不加班,加上住在厂里,有大把的业余时间。其他人不是逛街、看电影,就是吆三喝四吃喝打牌,他却一头扎进读书学习中。

白俊良自修古典文学,格外钟情唐宋诗词,特别喜欢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雄浑苍凉、行云流水般的瑰丽篇章。白俊良记性好,至今仍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不少古典长篇。此外,他还练钢笔字、毛笔字,也绘山水画,雕刻篆章。这些徜徉于书山学海的举动,潜移默化中,渐渐丰润了他的创作活水源头。

20岁那年,白俊良读到西晋著名辞赋家左思撰写的《蜀都赋》,大受震动。《蜀都赋》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国山河的热爱,文辞精当,设典考究,似高屋建瓴,似暗香浮动,俄顷气象万千,倏忽浪里淘沙。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下,把当时的蜀都畅叙成黎庶安乐的升平时代。

但是,白俊良敏锐地意识到,《蜀都赋》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囿,其状摹的大多是地理位置、山川风貌、人文风情、市井农耕与动植物门类。而1984年时的成都,已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新面貌,自己何不写一篇《新蜀都赋》来歌颂新时代呢?

白俊良萌发这样的念头,是有底气的。他经过多年饱览诗书、博采众长的积累,凭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干劲,觉得有能力写出来。可是,信心满满的他,一下笔就被卡住了,“怎么搜索枯肠也茫然无头绪,只得作罢。”

白俊良没有放弃,回家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母亲没有批评他的“狂妄”,而是极力鼓励他说:“慢慢来!”母亲这3个字,让白俊良坚持了下来,开始继续沉淀积累,度过了漫漫35年的时间。

厚积35年 开始写《新蜀都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白俊良是全国有名的“文摘妙手”,曾被多家报刊杂志报道。

1990年冬开始,白俊良开始迷上了文摘。当时,报刊资讯不发达,文摘成了很多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最初,白俊良的“文摘事业”屡遭打击。在付出半年光阴和数百元邮资后,1991年5月,他的一篇文摘稿件终于被《四川青年报》采用。坚持就有希望,白俊良承受着的经济压力、家人不太支持和同事不能理解的精神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

到1995年7月时,他已在国内各省巿的992家报刊上刊发文摘稿,数量以“千”为单位。1995年4月,他被上海《交际与口才》杂志评为“文摘大王”,获此殊荣者,全国只有两人。1995年8月25日,《四川日报》“天府周末”第五版以《一个被读者逐渐熟悉的名字》为题,报道了他的文摘经历。

“做文摘那几年,看似与写赋无关,但对积累知识、开阔眼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白俊良对那段“不务正业”的日子这样评价说。

2009年,过完45岁生日,一直恪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赋消得人憔悴”信念的白俊良,立志把创作重心放到写赋上来。但他发现,写起来还是很吃力,积累还不够。白俊良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他钻进了与赋相关的书籍里继续吸取“营养”。

屈原的《九章》《天问》,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封禅书》,扬雄的《河东赋》《甘泉赋》,许慎的《说文解字》,刘勰的《文心雕龙》,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林序达的《反切概说》等,白俊良读得如痴如醉,获益匪浅。

他又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通嚼了两遍,整理出为写赋所需的资料。白俊良拿出几大本手稿,“这上面的字词,全是从上面分门别类摘录下来的。写赋的时候,我就从上面查找需要的字词。”

白俊良这一番学习和积累,又耗去了10年时间。

2019年4月,成都机车厂老家属区改造完成后,白俊良应约稿写一篇赋。为写赋磨剑35年,该试一次牛刀了。白俊良数易其稿,写到十四稿后,自觉比较满意。但交稿后,被要求推倒重来。他没有气馁,终于在第十八稿,交出了双方都满意的1746字《机车家园赋》。

初获成功,白俊良信心大增。此后,他又写了1165字的《木兰中学菁华赋》,已被书写在学校的墙上;还写了570字的《四川消防联防赋》,2722字介绍资阳的《蜀人原乡赋》。

2019年9月,通过女儿、女婿帮忙收集到的资料,白俊良正式着手写《新蜀都赋》。

历时70天,写出7100字的新赋

“无垠紫宙,浩淼苍穹。熇熇朱曦立于顶,煌煌魂魄居其中。且话洪荒泂古,亦察翠岳窅峰。”《新蜀都赋》开篇就把人带入无垠的宇宙意境中,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在谋篇布局上,白俊良设计了序阕、上阕、中阕、下阕四大部分,最初计划至少上万字。那么,这个赋写什么?该怎么写?白俊良胸有成竹。

在内容上,序阕介绍成都从古代百濮地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建制沿革、朝代更替,宣讲蜀都古老文化;上阕介绍成都古往今来功绩显卓的文武英才,各行各业的领军代表人物;中阕先介绍成都的地理地形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概况以及遐迩闻名的动植物、中药材、矿产资源等,再侧重介绍风景名胜、自然遗迹以及新颖独特的人文景观,宣讲古今文明形胜;下阕先介绍成都的各种城市功能定位,再介绍各区市县政通人和、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概貌,后介绍工农业、高新科技、交通经贸、文体川菜等以及城市精神内涵。

在写法上,古体赋有严苛的平仄、对仗、排比、词性及韵脚格律等限定,不能恣意转韵。白俊良以宋代《集韵》为准绳,不为贪图意境与顺沿而抛弃规范。他以今一、二声(包括轻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解决了古与今平仄混淆的问题。在对偶上,不以左右为对,而以上下为偶,如此更音韵相叶。相比左右为对,能很好地处理起承转合的难题。

为文不易,做赋更难。白俊良深刻体会到了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心境。为抠出一个合乎词性的字,他经常冥思苦想一整夜;每天写出一个段落,又从头往下誊写下来,巩固抑扬顿挫、一气呵成的格调;晚上睡觉都和衣而眠,一想到有精妙的辞藻,不管什么时间,立即起身记下来。

终于,在耗费50支签字笔、37本稿笺纸,瘦了13斤后,2019年12月下旬,白俊良历时70天,写出了7100字的《新蜀都赋》。

看着打印出来的《新蜀都赋》,白俊良泪眼朦胧,扪心难平。他的母亲2017年2月去世,他迟到近3年却了母亲的夙愿,不枉老人家35年前那一句“慢慢来”的鼓励。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新蜀都赋(节选)

□文/白俊良

无垠紫宙,浩淼苍穹。熇熇朱曦立于顶,煌煌魂魄居其中。且话洪荒泂古,亦察翠岳窅峰。伊泄夔门千山竞,方得平埭草木茸。上下几千祀,孤星数万重。叹鸿爪似蚕从,率真难再;惋雪泥般五帝,确属无踪。荦荦于炎黄脏腑,勃勃于桑梓农工。若寻故旧谓称之渊薮,乃周王所渐,遂挥纛迁歧:一载之余,役卒咸至,两年之始,黎庶亲躬,三稔之基,邑衙乍现,历廷之誉,廛市相融。

四千次第汗青,宿星璀璨;数十阁僚朝代,文武铿锵。司马辞宗,亦专剑器;当垆沽酒,举案凭双。《子虚赋》旷博瑰丽,《封禅书》激越高亢。才女文君,畅通音韵,潜鳞落雁,甘伴烛窗。故梓扬雄,长子骈赋,子云绳墨,绽放光芒。摹《论语》而陈《法言》,探就晷躔规律;拟《易经》而构《太玄》,挥发圭臬酴浆……

新闻推荐

首批时尚艺术街区名单

市南区太平角街区大学路时尚文艺街区浙江路15号艺术广场市北区纺织谷·包豪斯艺术街区广兴里及四方路艺术街区1907音乐酒...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