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渡江 敌机就在头顶飞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这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当时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前线,走上战场,奏响了一曲令人血脉贲张的时代交响乐。如今,距离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已经过去了70年,家住观象山庄的纪志世老人回想起当年的战时点滴仍然情绪激动,不论是连夜横跨鸭绿江的命悬一线,还是防空洞里的苦中作乐,都成为他一辈子也诉说不完的话题和每时每刻都不会遗忘的记忆。
响应号召保家卫国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纪志世在村里是不可多得的高材生,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更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1951年春节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纪志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你说怕不怕?当然是怕的。”如今已86岁高龄的老人回忆起年少时的投笔从戎,依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我是1934年生人,是在动乱的年代长大的,每天的枪炮轰鸣好像家常便饭一样,村里的小孩子不懂事,好像看热闹一样,跟在打仗的士兵后面捡弹壳。如此说来,似乎也不那么害怕了。 ”纪志世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就在胶济铁路旁,这条交通要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战争的环境中成长,年少的纪志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军人走上战场,而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更是激发了他的这种斗志:“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我只有一个念头:绝不做亡国奴! ”
与纪志世有着同样青春热血的青年人响应号召集结在一起,“当时从老家附近的胶县、平度、即墨招募了一个新兵团,经过集训后,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据纪志世回忆,当时千余人的队伍在即墨蓝村集结,在那里完成了交接仪式,然后坐着货车、搭乘铁皮火车,向东北方向进发,“列车在路上走了十几天,一个车厢一个排,最终到达了东北鸭绿江畔的宽甸县,在那里我们进行休整和集训,由老兵们带领我们学习射击和投弹。 ”
顶着空袭连夜过江
“当时的战争环境真的很艰苦,志愿军天上没飞机,地上没坦克,可是依然打不倒战士们的坚强斗志。 ”纪志世老人回忆,当时志愿军发挥老八路的光荣传统,专门夜间行动,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每天都是在天光变暗的时候开始行动,下午六七点钟,太阳刚刚下山,我们就开始了急行军。 ”那时候,鸭绿江上没有桥,江面上的冰层也是刚刚开始消融,为志愿军的渡江行动制造了不少麻烦。志愿军们只能一边破冰一边搭浮桥,“所谓的浮桥,就是利用木头和汽油桶的浮力,中间用钢丝和铁索连接,走在上面摇摇晃晃,深一脚浅一脚的,湍急的江水经常会没过裤腿。 ”
这样连夜的渡江行动持续了好几天,从鸭绿江、大同江到清川江,“这样的浮桥搭建在宽阔的江面上,为了保证安全,同时渡江的人数不能太多,大家以连为单位,分几天渡江,然后再集合。 ”纪志世回忆,渡江的时候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一路小跑,就为给后面的战友争取更多的时间,“那时候敌军的飞机四处逡巡,发现目标就直接扫射。夜晚渡江的时候顾不上看,白天隐藏休息的时候,抬头仰望天空上的敌军飞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的飞行员。 ”为了隐藏实力,不暴露目标,部队不做饭不开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经常是一把炒面一口雪,的确就是这个样子的。 ”
战友就在眼前倒下
当时的纪志世还不满17岁,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百斤,“也就一杆步枪那么高吧。 ”部队领导将他分配到了步兵军通信营,“我在通信营四连,叫背负线连,就像是风筝握轮一样,背负着通信线在战场上保障通信。那时候没有无线电,所有的消息和命令传达都要通过通信线路实现,因此通信兵也被称为是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 ”
纪志世所在的连队主要为军部与师部之间提供通信保障,部队打到哪,通信连就要跟到哪,“一管子电线就有十二三斤,每个人都要背五六个。为了行动方便,通信兵的武器装备也很简单,每人配4个手榴弹、一把冲锋枪。 ”
部队里的通信单位不需要跟敌军面对面战斗,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 “敌军的飞机不分昼夜狂轰滥炸,经常会有负伤牺牲的同志。 ”纪志世想起过往的枪林弹雨,不禁有些伤感,“我的好战友老白就在我的眼前倒下去了。 ”谈及往事,老人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当时我们在防空洞中休息,突然间爆炸声四起,大家很自然地起身往防空洞外走去,老白就走在我的前面,突然就倒下了,我下意识地去扶他,以为他不小心摔倒了,却没想到他的腹、背两处中弹,汩汩冒出的鲜血把身上的棉袄都染红了。 ”战友们没有时间伤心,也来不及举行仪式,用被子把老白包裹起来,行个军礼就是最好的送行。本版撰稿摄影视频拍摄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视频剪辑 宁婧
/
新闻幕后
/
一本《保尔》为战士们带来鼓舞
如今已经86岁的纪志世身体康健,每天都要出门遛弯,经常去逛李村大集,他的儿子告诉记者,老人的日常起居基本上不用特别照顾,“老人家一辈子乐观豁达,从无怨言。 ”
在采访过程中,纪志世老人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战时礼物”——一本泛黄的小说读本《保尔》,以及一个有些褪色的蓝色荷包,上面用红线绣着“革命到底”4个大字,这是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收到的慰问礼物,老人家一直珍藏至今,带着它辗转大江南北,度过了70载的悠悠岁月。纪志世告诉记者,当年文工团来到前线慰问士兵,带来了国内群众为志愿军捐赠的礼物,“当时分给我们连的就是这本书和这个荷包,里面还盛着糖果、点心,这份深情厚谊支撑着我们度过了战时的艰难岁月。因为我识字,所以战友们在停战时最大的娱乐就是听我念书。 ”纪志世回忆,这本《保尔》他不知念了多少次,至今不少篇章还能背得下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纪志世老人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将这本书捐赠出去,“当年与我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很多已经走了,可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鼓励仍在,希望能够将它捐赠出去,让这种精神照亮更多的人。”此外,纪志世老人还透露,这本书的捐赠者是当时一位名叫林春芳的初二学生,他在书的内页上写了一段这样的文字:“敬爱的志愿军叔叔们,这本书是我最宝贵的书,为了使它起的作用更大,为了志愿军同志来学习他的精神,我要把它送给最敬爱的人——志愿军,望学习保尔的精神。 ”纪志世说,不知道这位林春芳同志现在哪里,“如果有朝一日能够见到,我希望当面跟他说声谢谢。 ”
新闻推荐
地铁11号线被称为“最美地铁”,沿着青岛东部海岸线,从崂山一直向北,直到即墨区温泉,将美丽的青岛东部沿海风景串联起来,青岛沿...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