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区吹哨部门报到 即墨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大众日报 2020-08-12 09:42 大字

□记者 张晓帆 报道

本报青岛讯 8月10日,在灵山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翻斗车、推土机、运输卡车一片轰鸣。

据介绍,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当天,该项目方就开始动工。在这背后,是即墨区为项目“拿地即开工”提供的全流程项目“管家”服务——即墨区自然资源局为每个重点项目建立“1名管家+1家企业+N个审批相关部门”的服务框架,抽调1名业务骨干担任项目“管家”,对审批服务“一包到底”“一对一辅导”,协调办理各项前期手续。

在服务灵山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时,项目“管家”第一时间建立了综合交流平台,绘制手续时间节点计划图及跟踪图,将报建所需材料告知项目方,列明问题清单,逐一提出对策,并及时申请简化流程、组织专家评审、进行规划公示,提前确定规划方案,确保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当天,项目方即可拿到用地规划许可和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项目报审遇到困难时,项目“管家”及时联系项目方了解情况,对接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确保报批环节“不卡壳”;“管家”无法处理的问题,则通过部门集体会商、集体研判解决,做到专业与专注兼顾、速度与质量并举。

即墨区将2020年确定为“园区建设突破年”,高水平谋划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城两翼、一脉双轴、多组团”城市格局。作为首次由区委、区政府自主编制的区级层面总体规划,即墨区结合区位优势、特点,坚持以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共建思维统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功能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形成了覆盖全域、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为实现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引导和保障。根据“8+4”重点功能区布局以及产业园区划分和所在区域位置,即墨区对排查出的297处闲置土地进行分类汇总整理,“一地一议”“一企一册”建立了闲置土地“户口档案”,详细标注项目特点、闲置原因,实行动态管理,推动各环节、各要素问题协同处置。按照“功能区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区自然资源部门配合各镇街、功能区、招商部门项目建设需求,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招商意向,以协商共建、项目嫁接、协议收回等方式进行盘活利用。其中在国际陆港通过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200多亩,引进奥特莱斯等重点项目;蓝谷高新区通航小镇青岛华特投资项目通过协议收回闲置土地59.81亩,为“双招双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撑。

新闻推荐

快乐“小候鸟”

8月9日,一名“小候鸟”在中铁建工青岛即墨中心城区东部片区改造安置区项目工地上给妈妈擦汗,体验妈妈岗位上的艰辛。正值暑...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