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日记:晚睡早起每天“都像战斗”

青岛早报 2020-07-13 06:18 大字

说走就走,进入上海工作学习模式。上海是大学堂,青岛是主战场。51名队员在上海开始了为期两个半月的实训,白天听讲座,到创新区、科技城聆听老师的现场教学;晚上写感想、做计划、交流学习看法,并通过早起、晚睡,抢抓一切学习时间去大街小巷丈量 “上海服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青岛早报随机采访节选了两名普通实训干部的日记,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在上海跑出 “加速度”的日子。

青岛市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市南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崔晓凤

6月29日 小雨 实训第2天

开局就是决战

清晨6点,还没睁开朦胧的眼睛,微信群又一次“滴答”响了起来。原来,临时党支部已经连夜整理提炼出了4321规定工作(4项个人学习要求、3项集体学习要求、2项学习成果要求、1项其他要求)。“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满满的战斗热情啊!

下午实地调研了张江科技城,其中,正在忙着分拣垃圾的双臂协作机器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见它的前端是一个视频识别屏幕,履带上运输着面包、可乐罐、废纸等形形色色的垃圾,机器人左右臂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识别分拣,然后快速投递到4个不同的垃圾箱里,处理时间不到3秒钟。这就是世界500强ABB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提供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与云计算软硬件技术为一体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云、边、端协同的完整闭环。

晚上8点半,刚结束了小组讨论,我参与的联络处召集碰头会。晚上9点半,当我起身准备回房间时,拓展处的队友们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解码上海的必备要素——激情与勇气。

7月1日 小雨 实训第4天

真想一天掰成两天过

凌晨1点半,联络处的群里依然活跃着,“文字再校对一遍,不能有任何纰漏。 ”组织委员丁安辉正在带领队友们逐字逐句校对各类制度内容。清晨7点,滴嗒一声,联络处微信群出现通知:“早晨8点班委成员、副组长在一楼餐厅召开碰头会。 ”8点20分,培训教室的门口络绎不绝,摆放整齐的速溶咖啡瞬间抢光。有的队友甚至一下子泡了2包。

已经是凌晨了,可是实训队的各种微信群依然在活跃着,简报、专报、课题、方案……要做的、要学的、要消化吸收的东西太多了,想到马斯克在采访的时候说的,特斯拉起死回生的时候他一周工作150小时,每天22小时。这一刻,我真想变成马斯克一样的钢铁侠,一天掰成两天过啊!

7月5日 小雨 实训第8天

飞机上的生日

承办我们这次培训工作的是有着27年丰富经验的新加坡新华国际教育集团,海外的教师资源自然比较多。上午授课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顾教授,在讲到航空物流服务的时候,顾教授给我们分享了他多年前在樟宜机场的亲身经历。有一次他刚登上飞机,乘务人员问他:“您是顾清扬先生吧? ”等他确认坐下后一会儿,乘务人员端了一个插着蜡烛的生日蛋糕来到他身边,“顾先生,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快乐! ”原来,樟宜机场非常重视旅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这件小事令顾教授终生难忘。

又是一个晚上,教室里座无虚席,“浦江观澜”三述活动如约而至。如何抓住产业崛起的关键机遇期,对标上海影视产业,打牢东方影都影视产业的根基?如何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推进青岛离岸金融的发展?如何通过小中见大、以弱带强,全面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10名队友们在论坛上侃侃而谈,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白天上课,晚上讨论、写体会,这么高强度的节奏,他们还能总结提炼出真知灼见,真是非常之人啊! 51个人就是51个平台,定期的头脑风暴、思想碰撞,势必会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形成一个好学上进、比学赶超的生态圈。我不仅要向上海的企业们学习,也要好好地学习一下身边可爱的队友们啊!

7月6日 大雨 实训第9天

落汤鸡与免费楼宇

对初创企业来说,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

一早,倾盆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上午,我和队友们一起乘车来到了实训单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刚要下车的时候,雨点仿佛连成了线,哗的一声,铺天盖地狂泻而下。 “你们的热情太高涨了,真是风雨无阻啊! ”接待我们的金教授一边忙着为我们开门,一边开玩笑地说。

与我们谈话的是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教授,真教授不仅对青岛航运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对如何借助金融、贸易打造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有着独到的见解。研究中心对我们的实训进行了周密的教学计划,并为我们每个人安排了3名实训导师,这大概就是上海人的包容、精致的最佳体现了。

研究中心所处的这座楼积聚了各类重量级的航运研究机构,入驻的机构都是零租金,而同样地段的房租收费是每天7元/平方米。为了打造产业集聚区,虹口区政府也是下足了力气。在一楼,“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跃然墙上。作为现代航运业的发祥地之一,虹口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有197家航运服务企业。原来这里都是一片码头,在家里就能听到船舶的鸣笛声,现在政府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未来,北外滩将成为上海下一个发展的增长极。我们也期待着在这里寻找到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的突破点。

7月7日 大雨 实训第10天

不迟到的电梯

培训返程路上,我和队友交流起了几家本土企业,队友拿起手机刚要打开一家企业的APP,没想到映入眼帘的却是拼多多的植入广告。说起拼多多,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刚搬进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的时候,拼多多员工有1000多名,3年内公司很快扩展到了6000多人,平均年龄26岁,办公面积也占到了4万余平方米。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习惯踩点上班的年轻人乘坐电梯的“瞬时爆仓”问题。这可急坏了拼多多和物业公司。

于是,上海的天山路街道办事处和物业等多部门绞尽脑汁,主动作为,帮助拼多多在上班高峰阶段增加了4部货梯,有效缓解了排队拥挤、打卡迟到等问题,也避免了“最后一分钟”的安全隐患。比较上海,青岛虽然培育了海尔卡奥斯、海信聚好看等平台经济,但是总体新经济发展规模小、头部企业少、核心引领能力不强。未来,我们还亟需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灵活运用改造、新建、培育、重组、整合等方式加快产业链整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精准、高效、优质的服务,努力让青岛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热带雨林。

青岛市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市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

李雅静6月29日 实训第2天

我的队友不简单

今天上午上课;中午各职能处开会深化完善思路,布置工作任务;下午去张江高科实地调研;晚上各小组讨论,讨论完了赶快去做中午布置的工作任务。

我的队友们都不简单。这次专业型的干部居多,有“招商先锋”,有“金融大亨”,有“市场卫士”,有“文化名人”,有“影视大鳄”等等。讲到自己专业上的事,他们是真懂行,不光能说出一二三来,下面的四五六七八九十,只要你肯听,都能竹筒倒豆子似的说出来。其中一位性情豪爽、敢想敢干的大哥附耳传授我很多“招商经”,末了还拍着胸脯对我说,“到了上海,空着手走就是我们无能! ”我忍俊不禁,一口水呛在嗓子里。我的队友不光不简单,还很可爱!

作为这次市委市政府研究系统参加实训的唯一成员,又是此行最年轻的干部,我在这次实训中也要努力发挥作用:发挥掌握全市情况、敏锐性比较强的优势,为促进实训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做贡献;发挥政策研究和文字优势,深挖上海经验做法,提出有利于青岛发展的务实精准之策。另外,我盼望能跟着队友参与招商引资实践,做好协助服务,认真学习感悟,争取在队友中拜一个“招商导师”。

6月30日 实训第3天

课堂“掘金”挖掘宝贵财富

今天早上8点,“航运中心”课题组拉我讨论。上课一上午。中午“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下午去外高桥现场教学。

这次市委组织部精心安排了很好的课程。授课人既有专家学者,又有行政官员,还有企业家、商协会秘书长等。授课内容既有理论,也有实际操作,能让人真正学到有用内容。导师的很多观点对我产生启发作用,比如,一位导师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应由政府主导,以产业集群方式走出去;必须把握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人民币清算和融资四大要素。我由此想到,人民币清算和融资至关重要,青岛应在人民币国际化上争取更多先行先试。

培训课堂上,大家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课堂知识,积极向授课专家请教,课间围着专家请教“上不了课”、课后争着与专家交流“下不了课”。大家的交流内容确实体现了专业化,跟授课专家交流非常顺畅。专家不光多次赞赏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还表示,“你们组织部选的干部很专业啊! ”

7月1日 实训第4天

思想激荡出真知

思维的碰撞能够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我从跟队友的交流当中受到太多启发!比如,黄岛区商务局刘华伟副局长跟我探讨了用地履约监管,李沧区统计局王静副局长跟我讨论了GDP统一核算改革后的调度方式转变,都给我很多启示。

今天晚上,大家围绕如何抓住疫情后机遇推进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比如,黄岛区灵山湾影视局赵芳副局长建议,围绕疫后影视产业发展,建立全市统一的影视工业化数字平台,推动各区市资源整合;即墨金口镇林映君镇长建议,大力发展净菜加工产业,使城市上班族对于能够像下方便面一样直接把净菜包下锅,这个市场非常广阔。大家激荡观点,碰撞智慧,一批利于全市发展的“金点子”不断形成。

7月3日 实训第6天

闻鸡起舞勇担当

这几天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包括我在内,大家都在积极做学习的准备,也在努力打好整个实训队工作基础。

学习方面,实训队研究处给大家整理了一套“百宝箱”,里面涵盖了青岛、上海两地的概况、服务业发展情况和对比等。大家都在努力地往脑子里记。

工作方面,大家这几天紧张忙碌,建章程、明职责、分任务、严纪律,各项工作迅速进入正轨。开始的几天确实比较累,有时晚上十一二点各小组还在热烈讨论,凌晨一两点还有人在微信群里交流工作。不过大家都能加班加点,主动担当。我这几天主要忙活着设计学习品牌、简报,起草相关文稿,累并快乐着,为团队贡献着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7月5日 实训第8天

“浦江观澜”品牌打响

经过紧张忙碌的筹备,“浦江观澜”系列活动之“学员论点”终于在今天晚上启动了!

“浦江观澜”这个品牌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取“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意味着我们来到黄浦江畔,就要真正研析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理,深度体悟上海的开放、创新、包容。围绕这个品牌,我们创意了“名师讲堂”、“学员论点”、“青深申、意连连”云课堂等一系列活动。今天的“学员论点”共有10名学员上台,围绕一个题目演讲,我也上台了。大家都谈出了观点,展示了风采,还收获了很多见解。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作为筹备这场活动的研究处的一员,我也感觉非常自豪。

7月8日 实训第11天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今天上午,王少龙、崔晓凤和我在实训队生活委员王振同志的带领下,一起到共同的实训单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进行初次对接。

尽管天降大雨,我们仍按照约定时间到达,这代表我们风雨无阻的信心和决心。这次对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实训单位热烈欢迎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单位情况,拿出了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挂职带教计划”,包括不同阶段的带教重点、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预期取得的实训成果等。我们不仅得到了一个 “带教老师”,还被任命了 “挂职职务”,比如我被任命为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下设的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所副所长。我们暗下决心,一定得在这个平台上挖足了资源、学足了本领、拿足了成果。

7月9日 实训第12天

下一阶段即将开启

今天上午,我们转场到了新的驻地,这不仅是位置的转移,也象征着阶段的转变,第一阶段的学习宣告结束,第二阶段的实战即将开启。

在充分讨论交流之后,下午我们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明确下一阶段的思路和重点,重申了工作机制、规定动作和纪律底线。整个团队的思路清晰、打法不乱,统一了思想认识、凝聚了集体智慧。面对下一阶段,我心里更加有底、信心更加坚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像奔流的江水,引导到正确的航道上,就能迸发出汹涌之势。

7月11日 实训第14天

参观盒马鲜生有感

今天上午,实训队一行来到盒马鲜生(上海)旗舰店进行集体参观考察。盒马公共事务部总监陈雯君为我们全程介绍。大家学习研究的热情非常高涨,纷纷围着陈总监问问题,两个多小时没让陈总监走出一步。我思考了三个问题:

第一,企业究竟要什么?盒马鲜生刚创业的时候,上海市杨浦区率先实行“多证合一”,向盒马发出了融网络订餐、传统餐饮、食品销售于一体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在第一家旗舰店选址阶段,上海政府积极帮助盒马选址,得知一家叫做“易买得”的大型超市即将关闭,立即帮助对接洽谈。面对恶意打假者,政府果断出手,依法治理、严厉打击,保护了企业生产经营。比起政府能给多少钱、多少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能解决问题的精准服务。

第二,招商引资招什么?过去讲,招大引强。但现在看,大不一定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招引充满潜力的新业态。盒马陈总表示,盒马用大数据来科学选址,在青岛有望开30家以上门店。这就是巨大的潜力。看好盒马,不是因为它多点开花,而是因为科技引领、互联网赋能,成长前景广阔。

第三,“双招双引”怎么干?行胜于言!今天陈总当场表示可以探讨在青岛设立子公司,并与青岛在智慧农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出门走访就可能有收获,坐在家里等,什么收获都不会有!让我们都来当行动派、实践家吧!

新闻推荐

“准妈妈”请查收 青岛市第二批无痛分娩助产机构公布

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近年来,青岛市各级助产机构积极开展无痛分娩工作,不断满足产妇舒适化医疗服务需求。继第一批12家无痛分...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