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师傅带出两个小学徒 即墨区通济中学“1+2”教学,让孩子们乐享“互助式”学习
“师傅带徒”是许多行业的的传统,但在山东青岛即墨区通济中学里,每个班级也有十几个学生小师傅,他们每个人都要带两个学友,一起上演着校园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徒同学”让通济中学的孩子们尽享“互助式”学习的乐趣。
班里学生都有一个小师傅 孟子雨是即墨通济中学七年级学生,既是十一班的班长,成绩又是级部第一,可以说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其实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班里阎馨月、刘晓慧的小师傅,形成了“三人行”的互助小组。通过这种以师带徒的方式,她将自我管理和学习的好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两名小徒弟,如今两人成绩突飞猛进地提升,尤其阎馨月从班级中游一跃成为班级第五名,成了徒弟当中的优秀代表。三人之间互帮互助、竞争式学习,两名徒弟也成了合格的小组长。而孟子雨也积累班级管理经验,在团队提升中找到成长的快乐。
类似三人小组在学校还有很多,在学生层次有差别背景下,学校采取“1+2”的方式,发动学生“兵带兵”。“1”指的是“师傅,“2”则是指“徒弟”,将每个班级分成三级阶梯。“1+2”三人为一小组,在班级里组成多个三人小组,为第一阶梯;由2-3个小组组成大组,此为第二级阶梯;将一个班级分为5-7个大组,大组内制定自己的规则体制互相促进,组组合作竞争,促进班集体的发展,此为第三级阶梯。孟子雨师徒三人所在班级共49名同学,总体分成了六个大组和若干小组。这种一名小“师傅”带两名小“徒弟”的学习模式,让学校的师生获益良多,互相帮助中不仅学习成绩提升,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互助互爱的品格。
互助小组还是班主任好帮手
在八年级九班班主任葛悦看来,“1+2”小组不只是学习上的提升,更多带来了班级管理的便利,组长成了班主任老师的贴心帮手。其所带的八年级九班共46名学生,分成了6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2-3个小组。之前学校组织国庆演讲比赛,其中一名同学性格偏内向,遇到大场面就会紧张,发生过临场忘词的尴尬。小组长对此记忆犹新,在演讲比赛到来之前,其小组长特意找到班主任,协商帮她克服心理障碍。葛悦告诉记者,虽然早就知道孩子会紧张,但没想能紧张到忘词的地步。她和小组长赶紧行动起来,不断地鼓励和支持她,帮孩子克服了心理障碍。
类似案例在学校比比皆是。七年级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七年级八班班主任徐建昕说,班里有一名留守儿童,常年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是一名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但学习上是非常用功的。她在开学时就留意到,其经常由大伯接送到校,便特意了解了家庭状况。她还记得,这名学生当时瘦瘦高高,看上去有些虚弱,性格方面有些唯唯诺诺。为了改善这名学生的性格,徐建昕专门匹配性格互补的师傅,慢慢帮助她改善内向性格。这名学生师傅也格外负责任,遇到课上难题不等徒弟开口,就会主动询问提供帮助。如今,俩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在师傅帮助下扩大了朋友圈,徒弟的性格不但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更进步了10多名。她的小师傅也在互助中成长,找到了成就感和收获感。
“兵教兵”碰撞出成长火花
“我们学校位于即墨区城乡结合部,不可避免地在生源上面临一些困境。”即墨区通济中学金延祥校长说,课堂决定着学校的形态。只有改变课堂模式,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学校才能变。此前,学校在提高课堂效益上下了不少功夫,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师辛苦、学生受累的传统课堂模式还有待改善。在借鉴省内外知名初中教改模式基础上,通济中学形成了特色“1+2”教育教学,多年试行在实践中不断成熟起来。
在这种“兵教兵”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学习。三人的力量整合,碰撞出火花,达到“1+2”>3的效果。金延祥告诉记者,依托于“1+2”教育教学模式,当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目之后,“小师傅”在保证自己会解题的前提下,带领两位“小徒弟”分析、剖析与解题。在无形之中,三个人都会将这道题甚至这类题“吃透”。学校还搭建了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两套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提升。
如今效果凸显,学校的中考会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连续第11年荣获“青岛市即墨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学校”称号。“在担任组长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自主管理能力,更在互帮互助中找到快乐。当看到小组成员成绩提升,对我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七年级十一班孟子雨同学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发6月21日,青岛市即墨区防汛应急救援志愿者在挪城水库进行翻船自救演练。当日,山东青岛市即墨区组织防汛...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