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显担当,“向水而行”补短板 ——即墨区水利局勇于担当做好惠民水利实事

半岛都市报 2020-03-27 03:16 大字

严把施工防疫关。

坚守一线防疫。

加强水质检测。

组织党员干部无偿献血。

节水宣传与疫情防控两不误。文/图半岛记者华敬方通讯员善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青岛市即墨区水利局主动担起责任使命,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逆流而上”,奋战抗疫一线;抢抓机遇“向水而行”,抓紧抓好惠民水利实事,筑牢疫情防控和水利安全两道防线,时刻彰显着即墨水利人的担当与本色。

在这场严峻的疫情“大考”中,即墨水利人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坚持一手书写抗疫诗篇,一手书写水利文章。在即墨抗疫前沿,先后有60余名水利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两个月来一直坚守在高速路口、火车北站、8个社区和百余家企业。其中,19名在职党员以“双报到”为载体,第一时间由局党组书记带队到通济新区硕丰苑社区报到,赠送防疫物品、巡逻电动车等,现场分析疫情,研究防疫对策,每天轮派党员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确保安全无“疫”。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区水利局专门成立由一名区管干部任组长的服务队,带领15名水利志愿者直接“跨行入企”。从完善落实企业“防疫、应急、复工”三方案到协助采购紧缺防疫物资数千件,从核实登记员工信息到顶风冒雪坚守岗位,从动员亲戚出车陪同走访企业到不远千里招工接工返企,水利人各显其能,精心助企,他们务实、奉献、担当的精神在战“疫”路上真情再现,得到众多企业的盛赞,200余家企业安全快速复工复产。

疫情“警报”拉响,即墨水利人没有动员令,没有誓师大会,从党员干部到普通职工不约而同“向水而行”,默默坚守在各条水利战线,努力做到:人员无感染、水源无污染、工程不脱节、供水不断流。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实施全线联防联控,每个重点区位都有人管、有人防、有人控。在重要水源地,一条条防疫横幅格外显眼,朗朗上口的广播宣传深入人心;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在线巡逻,每天徒步20多公里,发放防疫宣传单、倡议书千余份,及时劝离游玩群众,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每天向即墨调入引黄(引江)水15万立方米,并会同区卫健局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卫生防疫行动,加强各水源地、水厂、泵站等供水站点的检查督导,加大水质检测频率,确保疫情期间“供好水、供足水”,让全区居民用水更安全、更放心。

时间不等人,水利建设正当时。今年水利建设项目多、时间紧,涉及防洪安全的工程必须在主汛前完工。区水利局不等不靠,超前谋划,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紧抓工程建设不脱节、不断档。组织召开全区重点水利工程推进会议,发出水利攻坚“冲锋令”,并多次专题调度,明细工程台账,逐个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项目前期,提前备工备料,实行半月一调度、每月一考核,挂图作战,为各项工程顺利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工程复工开工前,把传授疫情防控知识列为首要任务,加强参建人员防疫培训,备足防疫物资,严格把好复工前安全检查关,开工审核备案关,参建人员健康关,人员和物料进出关等11道关口,确保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无遗漏、无盲区。

针对普遍存在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四大问题,区水利局坚持统筹规划,精准施策,今年将重点补齐补强“四个短板”:围绕补强水资源紧缺短板,实施水源配置工程,目前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即墨段)已全面掀起建设热潮,进场大型机械10余部,参建人员50余名,已开挖管沟6公里,安装管道4.2公里,工程形象进度达到60%以上,走在了青岛市相关区市前列。围绕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改建移风、段泊岚等镇街村外供水管道163公里,对华山、挪城等水厂制水设备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围绕补齐防洪减灾短板,实施流浩河、莲阴河、洪江河等市区级河道17条(段)长约90公里综合治理,对3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切实筑牢防洪保安屏障;围绕补齐水生态短板,积极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水源地农业生态补偿等工程建设,持续改善恢复水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愿景。

新闻推荐

垃圾桶装踏板一踩一放免接触

本报3月23日讯近日,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中海景苑小区居民发现小区内垃圾桶有了一点“小变化”——在垃圾桶的右下方增加...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