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留观点,凌晨5点为执勤人员包包子…… 众一心筑防线

半岛都市报 2020-02-28 01:53 大字

这个时候,我们更得干好自己的工作,尽我们的力量,来保障大家的安全。”与孙思兆同龄的环卫工牛清玉正在忙着喷洒消毒液,他是云桥片区的环卫机动工班长,当人们都在家中防控疫情的时候,他带领7名环卫工人从正月初二一早便开始了巡检和机动消毒工作,对辖区的垃圾进行清扫清理并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他们不顾自身危险,每天来回穿梭在大街小巷,不分昼夜的保持环境清洁,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他们是通济新区190余名环卫工人的缩影,他们的岗位很平凡,但是他们却始终默默坚守在抗疫战场的第一线,同样在奋不顾身的守护着大家的生命防线。

于敬涛——

返乡大学生走上战“疫”一线

在即墨区田横镇北芦村,大年初一,在家过年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于敬涛,看见日趋严重的疫情形势,心急如焚,他主动联系自己儿时的小伙伴,商量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他的提议马上得到了于雪妮、于高杉、于聪敏等人的赞同。就这样,大年初一上午,一支9人的志愿服务队就成立了。他们主动向村委请缨,请求加入一线战斗,村庄支部书记于敬武非常感动,在请示镇防疫指挥部同意后,把他们编进了北芦村防疫队伍中。

“能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为村民服务,免受肺炎侵袭,感觉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于超见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志愿者们有的“全副武装”走街串巷,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深入村民家中摸摸排情况,认真登记。有的向村民及过往车辆发放口罩及宣传材料,讲解自学的预防措施,有的在村庄主要路口执勤,为外来人员测量体温。目前志愿服务队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79份,发放口罩2000多个,测量体温32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村庄的父老乡亲。

在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了志愿服务队,目前志愿者队伍已经壮大到了47人,他们有退役士兵,有返乡工人,还有党员……他们还将服务区域扩展到了南芦、北所等周边村庄,为保卫一方平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修世忠——

他捐出宾馆作为留观点

“疫情面前,是你们挡在最前面保护我们,我们宾馆有这个条件,所以我想着应该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经营宾馆生意的修世忠决定把自己经营的宾馆免费提供给潮海街道,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街道新冠肺炎留观点,说到动情处,他显得有些激动。

修世忠经营的宾馆,总面积2000余平,一共4层楼,客户总数54间,因为疫情暂时停业。当修世忠得知政府需要设立新冠肺炎留观点时,就第一时间与潮海街道取得联系,将客房全部腾空清洁消毒,提供给政府使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修世忠一家三口居住在宾馆,政府将宾馆作为集中留观点后,其一家人起居生活也遇到不少麻烦,16岁的儿子因为疫情延迟返校,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外出租房子又租不到;想到亲戚家借住,村庄又不让外人进出。对此,街道领导积极协调,当天就帮助其一家人联系好房子,供一家人免费居住,修世忠一家人很受感动。

修世忠告诉记者,他曾经参与过2003年的防“非典”,深知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为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所做的一切,也知道其中的不容易。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刚开始时,老婆也不理解,担心交叉感染,心存恐慌。但是,在看到区、街道各级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大家都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一线,妻子也被感动了。自设立留观点以来,修世忠还负责协助工作组后勤保障任务,妻子、儿子也成了他的好帮手。

李崇义——

88岁老支书糊好防疫值班屋

“大爷,你不在家休息,到这来干什么?”工作人员说道。“你们光知道干活,这小屋四面都漏风能不冷?我给你们把小屋糊起来。”老人回答道。

在即墨区龙山街道羊山夼村的疫情防控值班室,北风吹卷刚铺平在墙上的糊墙纸,老大爷不得不腾出扶着墙面的手,左腿为重心半倚靠在墙体上,哆哆嗦嗦抓紧再次将风吹起的纸再抚平、再粘……如此动作,循环往复,直到把小屋封的严严实实,老人才离开。

这位老人是羊山夼村的老书记李崇义,今年88岁的他,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村支部委员、村支部书记。防疫工作一开始,听说村里要组织防控新冠肺炎值班,他第一时间区村委报名。由于年龄原因,村委没有接受他的“请战”,他又把自己攒的四百块前捐给了村委,留下一句“没有多,给大伙买副口罩”。

“疫情来了,就是基层党员冲锋陷阵的时候。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虽然不能像青年人那样冲锋在一线,但我还是能为他们做做后勤,出点力。”李崇义说道。

“年事虽已高,疫情系心间。夕阳近黄昏,余温暖人心。”在老书记的带动下,只有120户人家的羊山夼村涌现出许许多多暖心之举。现役军人王鹏飞利用春节回家省亲的时间,主动参与到防控一线上巡岗执勤,挡疫情于村外;王申山、迟红梅夫妇为执勤的工作人员送上了热乎乎的饺子;65岁的村民王正英晚上煮了500个茶叶蛋送到值班室,驱严寒暖人心……

李翠英——

凌晨5点起来包包子送给执勤人员

“来来来,都歇歇吧,早上都还没吃饭吧,这里有刚出锅的炉包,大家都趁热吃。”2月16日一大早,气温骤降,雪花一直不停地落下来,即墨区段泊岚镇东瓦一村村民李翠英端着热腾腾的包子送到了正在村口扫雪的村书记李世伟的手上。连日来,东瓦一村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日夜值守,车辆登记检查,入户走访调查,村庄卫生消杀……用责任和担当为村民们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护墙。

李翠英说,看见执勤人员每天顶着寒风在村口值守,她也一直想为疫情防控尽点力。夜里下了大雪,想到村里的党员干部还在外面执勤,于是她凌晨五点就起来包包子,就想让大家吃口热乎儿饭。风雪无情人有情,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爱心包子特别受欢迎。

此时,大吕戈庄一村的党支部书记杨洪同也已经扛着铁锹和扫把来到了大街上。“道路积雪结冰严重,为了保障来往群众和车辆的安全,也为了不耽误防疫工作,得及时清理,等上了冻就不好处理了。”杨洪同说。看到杨洪同在村口铲雪,不少村民纷纷拿起了工具,加入到除雪队伍中来。在大家的合力清扫下,不一会儿,卡口处和通村路上的积雪已经被扫得干干净净。

王宗瑞——

风雪中抗“疫”送餐的即墨“油条哥”

“早上刚做好的豆浆和油条,热乎着的,大家趁热吃点。”青岛从昨天夜间到今天上午持续降雪,为了保证蓝村火车站、高速路口检测站执勤人员能按时吃上早餐,早上5点,即墨区蓝村镇古城村的“油条哥”王宗瑞就早早起来准备,冒着风雪亲自驱车将早餐送到一线抗疫的同志们手中。

“防疫期间也看到不少村民积极捐款捐物,我本身是做早餐的,咱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给大家送点热乎的早餐也不算啥。”王宗瑞从早上5点忙到8点多,送完早餐又匆匆去村里的检测站值班了。

据了解,王宗瑞是当地有名的“油条哥”,他的早餐店随时给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抗击疫情期间,王宗瑞一家三口,从大年初二就在疫情防控一线进行志愿服务,亲身体会到志愿者的辛苦。开早餐店的他,从今年正月十七开始,每周三次定期给蓝村火车站、高速路等重点监测站提供免费早餐,当地的环卫工人和村庄志愿者,只要没吃饭的,都可以联系他提供免费餐。

在抗击疫情的风雪中,小小的一份早餐,温暖了抗疫一线的志愿者。

兰吉友——

“爱心理发师”,为一线人员免费理发

“看到这些一线执勤人员这么辛苦,正好凭着自己的手艺为他们做点事。”从2月17日开始,即墨区潮海街道阿友发吧老板兰吉友便“全副武装”,带着理发工具,到一线执勤点上,为工作人员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理发,在平时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却成了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当我把想法给村里书记一说,村书记很支持,给我拿来了全套防护设施,又帮我跟街道提前进行了申请。”兰吉友说。

在东障村疫情防控值班点,兰吉友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再经过体温检测、酒精消毒等措施,来到单独给理发空出的区域,一线工作人员也是戴着口罩、手套等,做好全套防护措施,才开始进行理发。

“这几天我正犯愁,头发长了经常掉下来挡眼,太碍事了,他一来,真是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潮海街道一线值守人员兰胜利说。经过兰吉友的精心修剪,防疫一线人员立马精神了,大家再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一把剪刀、一颗爱心。连续两天,兰吉友已为22名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理发。

新闻推荐

即墨出台“11条”助力中小企业渡难关

□记者张晓帆通讯员刘耀泽赵亚白报道本报青岛讯2月20日,青岛市即墨区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