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促进、人才支援、产业带动,青岛市即墨区和甘肃文县、贵州紫云县对口协作 一根“红线”系紧东西山海情
2019年,即墨对紫云、文县两地消费扶持总额4366.88万元,极大帮助当地百姓增收。过了小年,位于即墨古城的贵州特产紫云店负责人张旭变得格外忙碌。扎着利落的马尾、一身民俗风情裙装的她很抱歉地冲笔者微笑示意稍等,便一边接听手机,一边在纸上“唰唰”地做着记录。不一会儿,纸上就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腊肠、蜂蜜、苦荞面、牛肉干等各种紫云特产,以及所需要的数量和类别。一直到下午4点,张旭忙碌得连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35岁的张旭是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人,2019年,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统一部署,张旭作为紫云县优秀企业家代表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来到青岛即墨。4月,贵州特产紫云店示范店在即墨开业了,6月,主打贵州特色菜品的凯里酸汤鱼店也开门纳客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特产店已从最初每月营业额1万元上升至4万元,酸汤鱼店也成了网红店铺。
张旭告诉笔者,她这个店里的产品全部为紫云本地农户种植,企业统一采购后运往即墨,2019年已带动600余个家庭增收。1996年,即墨就与紫云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20余年的东西携手,让紫云变化特别大。
因为业务需要,张旭经常奔波两地。她告诉笔者,医疗、教育、法律、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援,给紫云带去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经验,极大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而两地的劳务协作更是拓宽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店内24岁的服务员吴起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作为来即就业人员,他可以享受即墨区发放的就业补贴等800元,加上张旭给的工资,月平均收入在六千元左右。一年两次往返交通费补贴更是帮他节省了回紫云过年的飞机票钱。
走出紫云店不远,红蓝相间印花装饰的“印象文县”牌匾格外显眼,白马藏族人物雕塑站立在店门口,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这里便是“印象文县”东西协作示范店。在即墨待了两年多的文县人高德莲显然已经适应了忙年的氛围。纹党参、虫草、当归、花椒……不少市民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着心仪的年货。
一进腊月,高德莲便不断和甘肃文县纹党公司联系货源补充和调整,提起销售情况,她言语中难掩兴奋:“进入腊月,每天营业额基本在五千到六千元,正月期间预计金额还会增加。”高德莲说,文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不仅有“山上雪花飞舞,山下桃红柳绿”的旖旎风光,也培育出纹党参、茶叶、花椒等食药用价值极高的特色农产品。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产品遭遇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如今,借助即墨的消费优势和市场平台,做好“线上”“线下”两篇文章,文县农特产品步出深山,进入了千家万户。
即墨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介绍,春节前,即墨联合总工会发动区直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釆购两地农特产品约760万元。据悉,2019年,即墨对紫云、文县两地消费总额达4366.88万元,极大地帮助了当地百姓增收。除了积极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即墨还鼓励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建立种植养殖基地,通过订单保底收购、合作社入股等方式,带动帮扶地区增收。同时即墨与帮扶地区深化旅游合作,即墨有4家旅行社与协作地相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并积极进行宣传推介。
跨越千山万水,东西协作的深厚情谊每天都在即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演绎升华,致富路上花开正红,也感染带动了许许多多普通人,孙丽红就是其中一位。在去年8月首次接触文县农特产品后,她便萌发了要帮一把的想法。11月,她便赶往文县贫困户家中,面对面交流订货。截至今年1月,孙丽红已订购了价值约五十万元的农特产品。“在帮扶的路上,能够参与其中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感觉很自豪。”孙丽红如是说。
即墨、紫云、文县,三个相隔千里,山海相望的城市,由东西协作帮扶的“红线”紧紧联系在一起。(杜梅)
新闻推荐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录取率将达68% 市教育咨询公众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市教育局披露工作重点
本报1月22日讯普惠幼儿园占比达到90%、重点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融合、重新招标配齐配强专职保安...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