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今起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建立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
□记者 李媛 报道
本报青岛1月5日讯 1月6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继上海率先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后,青岛成为山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进入了生活垃圾管理的法治时代。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明确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标准以及责任主体认定和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同时,针对市民关注的分类投放后又被混装混运等问题,《办法》作出了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的详细规范。例如,农村的炉渣煤灰、牲畜粪便等不纳入生活垃圾;规定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人是各自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权利义务;明确收运单位必须使用专用车辆实行密闭运输,不得混装混运……
此外,《青岛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也于近日印发施行。《裁量基准》共规定了轻微、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五个等级,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将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环节,《裁量基准》同样也给出了明确的行政处罚基准。
纵观已经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或规章的城市,奖惩并重是共有的特点。青岛的最大亮点,是各市、区(市)政府正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由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监督考核;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具体管理工作;发挥居(村)民委员会作用,配合做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的组织动员和宣传指导工作。
1月3日,在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街道组织召开的2019年度垃圾分类总结培训会上,分管干部、志愿者、基层街道、社区居民大家“各显神通”,通过情景剧、知识问答等生动形式展现出日常垃圾分类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贡献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代表发放了慰问品。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形式的培训会、宣传会大大小小搞了几十次了,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到了95%以上。
“不论是哪个城市,刚开始搞垃圾分类难度都很大,大部分精力都是花在宣传上,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垃圾分类的必要,再就是让大家了解如何分类。”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宋霁告诉记者,针对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不高、居民知晓度不够等最容易出现但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青岛的垃圾分类工作从2018年起就开始布局推进,目前市内三区和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即墨区的城市建成区总共64个街道办事处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设施覆盖,今年将在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的城市建成区推进垃圾分类设施的布置和垃圾分类推广工作。
总结上海、厦门、杭州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青岛除了依靠行政手段和社区宣教引导,正在逐步厘清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责任,同时把分类处置和分类收集工作落到实处,在保证实现覆盖率与达标率的大目标前提下,探讨解决投放与装运监管难题。
新闻推荐
早报1月2日讯由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即墨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即墨秋红——晁谷精品花鸟画展”,将于1月4日至1月12...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