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诗人和书画家齐聚妙府品老酒 50位即墨作协成员“走进妙府”文学采风,选粹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半岛都市报 2020-01-03 00:54 大字

半岛记者华敬方

2019年12月1日上午,青岛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韩嘉川,著名诗人栾纪曾,著名作家韩松礼,著名作家肖冰,青岛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高岩,即墨画院院长林高功等作家书画家齐聚即墨,参加即墨作协与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即墨作协成员“走进妙府”文学采风颁奖典礼。在仪式上,共有25位作者获奖,即墨作协主席初玉成与中国酿酒大师、妙府老酒董事长于秦峰分别致辞,即墨柳腔剧团青年演员做了精彩演出。

“外面有些寒风料峭,但我们的颁奖现场却气氛热烈,因为今天我们是因为文学而聚在一起,因为一个梦想聚在一起,今天的颁奖典礼是即墨文学界的一件盛事,在这里不仅要感谢那么多默默耕耘的作家们,他们在为我们这个新时代歌唱,为社会奉献精神食粮,净化我们的心灵。”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解说,现场嘉宾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纷纷细品着温乎乎、带着焦香味的即墨妙府老酒。中国酿酒大师、妙府老酒董事长于秦峰激情昂扬的致辞,又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那个于秦峰带领即墨妙府人艰苦卓绝、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现场所有嘉宾都为于秦峰先生不平凡的创业史所打动:他不仅一手缔造了妙府老酒这个传奇,让即墨黄酒昂首站立在中国黄酒这个大家庭里,更让妙府老酒文化在这个大家庭里独树一帜,扛起即墨黄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扬光大这面大旗。

“多年来,于秦峰先生一直是即墨作家协会的坚强后盾,默默支持着即墨的文学事业。”即墨作协主席初玉成告诉记者,作协50位成员在采风过程中,走在妙府的文化长廊里,被众多文人墨客的艺术作品所吸引,每一幅作品都与老酒有关,渲染着老酒独特的魅力;制曲车间,一排排曲饼静静地码放在一起,它们是酒的生命,是酒的灵魂,在默默等待一个绽放的时机;车间里铁锅热气蒸腾,工人挥铲翻炒锅里的黍米,阵阵米香扑鼻而来;隔壁车间里硕大的瓷缸整齐地排列开来,缸里的黍米在与时间对话,酝酿醇香的老酒;酒窖里,数以万计的酒坛如列阵般从近处绵延到远处,坛坛皆是陈酿啊……每一滴醇厚的老酒,都是妙府人的心血之作。

“走进妙府,大家对妙府老酒和妙府老酒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被深深地感动!”初玉成感慨说,带着这份激情,大家潜心创作了一大批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目的是要通过文学这个角度,深入地挖掘妙府老酒的文化,助力妙府老酒文化建设。记者了解到,出席现场颁奖典礼的领导有:青岛市总工会原主席于睿,青岛市政协专职常委徐伟,即墨区政协原副主席、老年体协主席孙公瑞,原即墨市房产局局长赵克胜,原即墨市质检局局长刘国传,原即墨市广电局局长、党委书记董良省,原即墨市文联主席董安荣,即墨区文联副主席张方习等。

即墨区作家协会“走进妙府”文学采风创作活动作品选粹

孝感天下

——妙府采风有感

□董安荣

在即墨地儿,说起于秦峰这个名字,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他的那个数百名员工构成的现代化企业酿造的系列妙府名酒,在即墨乃至半岛人的心目中那是响当当亮灿灿的金字招牌。随之醉人的醇美的酒香飘散出来的,还有那股子浓浓的醉心的妙府文化味儿……

中国酿酒大师于秦峰的大本营——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分泊子老厂区和大庙山新厂区两个酒类酿造基地,规模生产能力5000吨,拥有国内最大的万吨地下酒窖,总资产达6个亿。妙府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肥壤沃土里。

在大庙山下宽敞的新厂大院落的极显眼处立起一方高台,台上端坐着一个价值20万的铸有“孝”字铭文的青铜大鼎。于秦峰的那句倡孝名言——“孝敬不能等待”,在这里生根、抽芽、扬花、结果,以其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机,伴和着浓浓的酒香,打造着以孝为轴心、以孝为特色、以孝为规范、以孝为归宿的“孝”字牌的妙府文化,酿造着源源不断的涌动着孝心、孝情、孝缘、孝举波光漪影的孝亲美酒,为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洒上了一抹真情至爱的生命绿色,播下一片光明、一片希望。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妙府,变得分外精彩、分外健康、分外福寿绵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孝道所至,感天动地。“孝敬不能等待”,——妙府以孝酿酒,以酒行孝,酒以载道,感动着“上帝”。这个“上帝”,就是钟情于妙府的各级领导、各方专家以及众多的崇孝爱酒的广大消费者。结缘妙府,人们在品尝着醇香美酒的时候,践行着孝敬亲人之举,沟通着人间融融亲情,享受着暖暖的天伦之乐。一句“孝敬不能等待”的良言美语,成全了妙府事业,增添了尘世春色,延续了传统精华。孝感天下,“孝敬不能等待”啊!

作为一个酒行业的局外人,我常想,一个酒厂,要把事业做得十分好,必须具备3个要素,这就是料、水、技,有了好料、好水、好技术,才能有好酒,好销路。料、水、技,三分天下,各占其一,三足鼎立,合而为一,互为作用,互为表里,方能成就十分好事。在妙府,三大要素具而备之,就如那高台大鼎,敦敦实实,加上他们孝感天下的精神文化大旗,何愁没有锦绣前程,艳阳天地!

妙府的明天,必将更加美丽!

妙府传奇

□初玉成

与于秦峰先生相识少说也有二十年,知道他酿酒,酿老酒,酿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即墨妙府老酒,也知道他有一种情怀,那就是老酒情怀。也知道他酿的老酒,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老酒,而是一种具有明显即墨地域特色的文化。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赋予了儿女生命,又把全部的爱无私地给了儿女,她不求回报,一生都在默默地呵护着儿女,为她的儿女遮风挡雨,祈求儿女一生幸福平安。母亲是伟大和神圣的,在母亲面前,所有的儿女都应当是虔诚的,为已渐渐苍老的母亲尽一份孝心。于秦峰要把妙府老酒做成一款奉献给母亲的老酒,蕴含的不仅仅是他对母亲(天下母亲)的一种虔诚,更是一个酿酒人对老酒的虔诚。于秦峰立志要酿一款好酒,他历经大半生的时间潜心研究和实践,他已经酿出了这样一款酒,这款酒就是——妙府老酒。曾在一次全国性酒类行业大会上,领导当众发问:哪家企业敢当众举手承诺,在你生产的产品里没有添加剂?偌大的会场里只有两家企业举起了手,一个是茅台酒厂,另一个就是妙府老酒。于秦峰敢于在这样重大场合上举手,足见他的底气。这底气来源于他一手创建的妙府老酒企业,来源于他对酿造高品质老酒信念的始终如一的坚守。

一个人用一生去做一件事情,这绝非常人所能为之的,这需要具有超强的毅力和耐心,更需要有一个矢志不渝的信念。这所有的特征,在于秦峰的身上都能找到。于秦峰说,自己这一生就干一件事,酿酒。在酿酒的过程中,他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人生的感悟。恰恰因为他有着透彻的人生感悟,他所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坚定有力。即便脚下踏的是瓦砾、荆棘,他也毫不迟疑地蹚过去。

于秦峰之所以能被称为中国酿酒大师,不仅仅是因为他身怀高超的酿酒技艺,更为关键的是他怀揣着一个梦想,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做大做强的不仅仅是即墨妙府老酒,而是整个即墨黄酒行业,能够与绍兴黄酒行业并驾齐驱,真正实现南绍兴,北即墨,黄酒北宗的地位。

有大格局,才有大作为,一个人的格局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作为大小,正因为于秦峰心里装的不仅仅是妙府老酒,而是即墨黄酒行业,所以,于秦峰一直走在时代大潮的前沿。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对于秦峰和即墨妙府老酒来说意义非凡,这次峰会让于秦峰和即墨妙府老酒顺利走上国际舞台。即墨妙府老酒与源自岛城的青岛啤酒、华东葡萄酒、琅琊台白酒一道成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指定产品”。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风云榜颁奖典礼上,大会给予于秦峰这样的颁奖词:作为中国酿酒大师,即墨黄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人,他四十年信念坚定,百折不挠,匠心臻酿,他高举以“古遗六法”为精髓的即墨黄酒传统工艺的大旗,用“心”书写着妙府传奇。

老酒,即墨,于秦峰,妙府!

□武美妍

一坛酒,一座城,一个人,一品牌。

“我睁开眼是老酒,闭上眼还是老酒。”

“我骨子里血液里流淌着都是老酒!”

“我崇尚田横五百壮士对祖国的忠诚!我忠诚于妙府老酒!”

妙府老酒掌门人中国酿酒大师——于秦峰先生忠诚于四千年的老酒文化,三千年的老酒酿酒工艺——古遗六法。

“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

“黍米必齐”。妙府老酒所用黍米源自日照足、无污染的内蒙、辽宁和吉林十五万亩黍米种植基地。坚守一斤黄米出一斤老酒,绝不勾兑。

“曲蘖必时”。曲被誉为老酒之骨,骨不“硬”则酒不香。妙府选择即墨高筋优质小麦作为制曲原料,五公斤小麦做得一块曲,每年中伏时节踏曲,陈伏三到五年,方得使用。

“水泉必香”。水被誉为老酒之血。妙府酿造用水采自崂山地下200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麦饭石矿泉水,水质优良。

妙府人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道工序。构织着“北有即墨老酒,南有绍兴米酒”的宏伟蓝图。

“妙府”的商号源远流长。形成于隋朝开元年间,与即墨同步。据说秦王李世民征战路过即墨,者百姓用即墨妙府老酒犒劳秦王及将士,秦王喝后大加赞誉,说“天下一绝”。史书记载明朝弘治年间,即墨文人蓝田考上进士后,晋升为河南道御监史,罢官回家后蓝田为即墨百姓办了三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建立“即墨妙府酒坊”。

正是这些古往今来的妙府人对老酒文化的执着追求,才成就了今天的妙府老酒,成为我国北方黄酒酿造行业的一匹黑马。

妙府老酒董事长于秦峰先生深情地说:“我有个梦想,梦想中国大江南北乃至全世界老百姓的饭桌上都能摆上一壶老酒,让即墨的老酒文化发扬光大。”

对于老酒,是老相识。

儿时,母亲生弟弟坐月子,姥姥盛着一些老酒,放在灶火上烤,说是喝了能够祛风活血、辟邪逐秽。满月喝发汗,可以驱寒排毒。老人们喝草药,里面总是有一位药引子——黄酒。后来看到《百草纲目》中记载“诸酒醇分歧,唯米酒药用”才知黄酒温和适合入药。

同学痛经,她妈就给她温老酒喝,说是喝起来香香的,像吃馒头的糊痂渣;滑滑的,像喝妈妈的奶汤。

喝即墨老酒,识妙府,知黄酒创始人之一于秦峰先生!

妙府老酒香千年

□徐彩娥

清风习习,树影照窗。温一壶老酒,与老父对酌,听母亲唠会家常。窗外柿叶飒飒,墙头花开正好。

适逢特别的日子,为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封几坛老酒,窖藏一段岁月,发酵一份心意,涵养一种陈年的香。

温和,亲和,顺和,祥和。妙府老酒,是佳酿,也是三千年传承和积淀的中华文化。

东临翠山碧海,西拥千倾良田,即墨耕种文明发达,古来盛产小麦和黍米;东南偎依崂山,甘冽清甜的麦饭石矿泉水长流不息。

更重要的,这里有一群睿智忠诚、恪守尺度、从容自信的妙府人。

在造酒工艺高度发展、快捷低成本的勾兑酒大行其道的时代,妙府人坚持传统纯粮酿造工艺,严格遵循“黍米必齐、水泉必香、曲蘖必时、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的“古遗六法”,严守一套“繁琐”的酿制流程:黍米脱壳,黄米分级,烫米,浸米,糊化,闷糜,糖化,入缸发酵,打耙,发酵,榨酒,封陈——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二十五年……

轻轻走过静静的车间,我看到工人们动作舒缓,面容安然。泡着金色大黄米的大缸、陈曲室、层层叠叠封存的酒坛也是静静的。时光溯回到“那时慢”的从前,风细细,花淡淡吐着香气,籽实慢慢饱熟。

让我们看看品品走过漫长路途的老酒吧。它色泽瑰丽、焦香浓郁、温和醇厚、回味绵长,像历经时间洗礼的女子温润的低诉,又像走过世事沧桑的男子温厚的笑容。

身着工装、脚踏布履、一脸阳光的妙府老酒总酿酒师于秦峰先生,一通风趣而正能量满满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大国匠师的风度,是仁厚和本真。

于总谈到刻写于酒坛的“孝敬不能等待”,谈到了《诗经》、古诗词和要打造的妙府系列文化。沉潜于酒中的,还有深沉博大的传统文化。

于总谈得最多的是“热爱”和“传承”,他已为之乐此不疲奋斗了四十年。他潜心研制老酒,还把口口相传的技艺、散落民间的零珠碎玉整理到便于保存传播的纸面上。坚守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妙府还积极研发新产品。

我想起了被他推到董事长位置的他的儿子。

立足于一片深爱的土地,不仅珍惜它的过去,还着眼它的未来,这是一种怎样的眼光和胸怀?

妙府行的最后一环,是畅饮老酒。深褐稠厚的液体,闪着温暖的糖色光。入口,微甜苦香,有泥土的醇厚芬芳,又有流水的绵长远阔。

酒香醉人处,是我们深爱的家乡。

世间好物黄醇酒

□宋春丽

“酒是好东西!”小时候,常听我爷爷这么说。

爷爷做过酒,卖过酒,一直喜欢喝酒。小时候家里似乎就没断过酒;每年冬天墙角的那一缸地瓜酒,是爷爷和大堂哥亲手做的。我依稀记得做酒的那些日子里,人们出出进进地忙碌和热闹。

酿成了地瓜酒,爷爷隔三差五就邀私塾朱先生来家喝两碗。小时候天很冷,傍晚了,朱先生常踩着雪来和爷爷喝酒。

窗外北风呼呼,小煤油灯昏暗如豆,幢幢的灯影下,两碗微温的浊酒,两碟小菜,两位须发苍苍的老人,不紧不慢地喝着,轻声漫语地拉谈着,不劝也不让。

爷爷临终老那两年,总是很散淡,不悲不喜的样子。只是在和朱先生说起我那远在关外的大伯父一家时,才会有几声深重的叹息。朱先生总劝慰爷爷说,过两年日子好了,隔着再远也就回来了。

天寒地冻的老屋,垂垂日暮的老人;这三杯两盏淡酒,如何消解得了千里之外的骨肉相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多年来,我时常感怀遗憾爷爷没有享受到今日的美酒佳肴。

机缘巧合,近日我随作协去即墨妙府酒厂采风,第一次近距离地细看粮食怎么酿成了酒。

“妙在天然,府酿一生”,这“妙府”二字,有种沁人心脾的醇厚绵柔。起这名号的人,定是深谙“古遗酿造六法”之精髓了。

驻足在铲米,糗糜,陈曲,糖化,发酵……一个个洁净又热腾腾的工艺车间外,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爷爷和大堂哥当年的对话。隔着四十几年的时光,我隐约听见他们在说什么榨曲、打浆、摊晾,什么糖化、发酵,过滤……

车间外的长廊里,倚着墙是一排排褐色的陶瓷坛子,大大小小地摞了好几层。坛口都封着厚厚的泥坯。圆滑的坛身上落着一层灰土,一副尘埃落定的安详模样。

妙府的封坛很讲究,刚榨出来的鲜酒高温消毒后,装入质地优良的老坛,以荷叶罩口,以特制泥坯封坛,这样陈酿以后鲜酒更加醇和。

荷叶的清香,泥土的芬芳,这诗意的道法听得我神思恍惚。传说的时光机器,曾经让多少人梦想瞬间回到过往,与故去的亲人携手重逢。这固然是小说家的痴人说梦。可是,假如时光也可以像老酒这样封存呢?时间会过得慢一点吗?

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小作坊里辛苦劳碌做酒的爷爷,肯定想不出当今现代化大工厂、机械化流水线的模样。可我们相信,只要老一辈儿传下来的酿酒法子没变;孝行天下,礼治人心的老理儿没变,老酒的味道就不会变。

世间好物黄醇酒,说的就是这天工美物,四海佳酿,妙府陈香。

访即墨妙府酒厂

□肖冰

鸿运奇石

友人感佩送通灵,妙府门前喜气生。

奇石增辉鸿运至,秦峰酒业万年红。

赠妙府老酒创始人

当年酒厂识秦峰,到处奔波雨里行。

为使世人知妙府,天寒地冻唤春风。

妙府酒品

陈酿封存十八年,如今细品赞声喧。

谁优谁劣全凭酒,是是非非不必言。

咏妙府新厂址

大庙山头百鸟鸣,门前公路接威青。

青山绿水蓝天罩,妙府腾飞震古城。

妙府酒文化长廊

妙府长廊仄仄长,山南海北尽收藏。

瓷坛墨宝交相映,文化琼浆共聚香。

老树著花题妙语,新人酿酒献辉煌。

英才魅力无穷尽,妙府声名四海扬。

妙府老酒歌

走进妙府门,杯酒喜迎宾。

开坛满屋香,入口方知醇。

老总于秦峰,妙府创始人。

摈弃官场路,唯对老酒亲。

经历三十年,创业倍艰辛。

百折不回头,追求见精神。

贡献毕生力,酒情似海深。

专家助苗长,鼓励出公心。

实践出真知,天道必酬勤。

新厂气魄大,大庙山安身。

酒窖依山建,储酒百万吨。

滚滚玉液泻,神气不染尘。

何须玉碗盛,琥珀光粼粼。

液体称蛋糕,营养当独尊。

妙府有厂训,大孝知感恩。

陶令何处去,杯酒传诗文。

把酒问青天,自古有几人?

但愿酒能语,尽为妙府吟。

浩歌大庙山,妙府万年春。

七律三首

□朱凤俊

题妙府老酒

佳酿飘出黍米香,北宗黄酒美名扬。

古传六法成经典,今守七关为健康。

赫赫名牌映本善,铮铮伟业奉炎黄。

孝德经世安社稷,高唱国风铸华章。

妙府老酒有限公司成立二十五载感怀

公司创立数十年,沐雨栉风身泰然。

一片丹心酿玉液,八方睿智舞翩跹。

倡扬天道江山秀,传布善缘大业欢。

继往开来演大象,传承正气向明天。

品妙府老酒

琼浆玉液醇香浓,妙府采风百感生。

两盏愁消云雾散,三杯兴至好诗成。

曾随君主过淮涉,因醉贵妃留美名。

贞观明君谁见到,常听百姓说秦峰。

守成最美的风景

□王东

踏进妙府第一眼便入神

深秋的那缕阳光

纯净地洒在闲雅院落

那些在秋阳里静卧的瓶瓶罐罐

勾起多少城南旧事

满怀焦香的气息孤意深浓

无风

心便也哗哗作响

想到那些卑微的粮土纯朴的人

四舍山下一扇门打开

你从这里走出来

望着被方言浇灌的土地

对巷口的娘说:

要把梦染成绯红

这儿是你一生的痴绝处

你用光阴做筹码

踏过四十年的雪雨风霜

把神农的种子楢糜糊化糖华发酵压榨陈储勾兑

一天天一年年旦复旦兮

密封着情感发酵着艺术

日子守成最美的风景

光芒胜过夜晚繁星

什么鬼魅传说

什么魑魅魍魉

你把诚信根植

你把孝心根植

你把三千年的“古遗六法”根植

带着岛城亲人的期望

带着它曾鼓舞的士气

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真诚

哪怕一条路走到黑

也要身不由己地走下去

这麦饭石的水超然流淌

过滤着日月星辰

这粒粒粟米

沉淀着人间烟火

那杯温度适意送到唇边的妙府老酒

我慵懒的味觉

就在这瞬间向它投降

它醇厚浓郁的香气

像在饭点时母亲的一声呼唤

灶台前就会围坐一大堆的孩子

今天,你没有盛装出席

只是本色出演

曾经的一切

都彰显在妙府的文化长廊的字画之间

七分酿成了辉煌

三分成了剑气

你笑着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情”

你的笑是一枚印章

为妙府里的酒故事深情落款

喝吧,老乡,喝吧,朋友,

一壶酒满了

一盘炕暖了

新闻推荐

去哪了?“小涧西”是最终归宿

垃圾分类,事关你我。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最终都去了哪儿了,中间又有几道处理环节,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又有哪些青岛的独...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