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六圣旨 缘何颁吕氏 吕氏一族的家风频受皇帝褒奖

半岛都市报 2019-11-19 06:01 大字

半岛记者张文艳

吕氏家族圣旨如今在崂山区档案馆里藏有四道,一道是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敕命两道、天启六年(1626年)诰命一道,清嘉庆四年(1799年)敕命一道,都是颁给一个家族的,那就是我们的主角吕氏家族。其实圣旨不只是四道,一共有六道,其中的四道都是颁给一个家庭:吕希尚的父母和吕希尚夫妇。吕希尚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能够得到如此的殊荣?另两道圣旨表彰谁?一切从头说起。

吕希尚的生平经历

四道圣旨的获得者吕希尚,字柏扬,号振渭,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出生于即墨城南关一个殷实人家。在吕氏十八世孙吕思明先生提供给半岛记者的《吕氏家乘》中,记录了吕希尚的《自叙生平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特殊经历,更能窥探出皇帝青睐于他家的端倪。

小康之家的兴与衰

吕希尚家里祖居即墨南关,祖父去世时,父亲吕用明要供养母亲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女儿,家里的境况直线下降,吕家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幸好吕用明善于经营,将宅子卖给了杜家得到20两银子,就用这些钱起家,买了田村庄60亩地,抵押购买了南渠庄、侯家庄土地共有百余亩。吕希尚后来评价父辈们,如果兄弟同心,怎么会受穷呢?可惜的是,他们妯娌不和,导致兄弟反目,家庭分崩离析。分家时,吕希尚的父亲分得了半匹马(应该是两家共有一匹),两头牛,一头驴,侯家庄32亩地。这些财产用于供养老母亲,给妹妹备嫁妆,养育女儿,很快就见了底儿。一个小康之家,就这样成了贫困户。

无奈,他们搬迁至侯家庄与地相邻生活。吕希尚当时只有10岁,还有六岁的二弟、四岁的三弟,以及襁褓中的四弟。吕希尚的父亲很能干,困难没有打倒他,很快他就用精明的头脑翻了身。五年后,吕家购买了120亩地,带着丰厚的资产衣锦还乡,回到了南关,购买了辛姓的宅子居住。之后,在父母的操办下,吕希尚娶王培元姊为妻,又过了五年,吕家又购买了街西于根庄的宅子居住,吕用明还给次子吕希献娶了宋荆碧姊为妻,再过二年,三弟吕希著娶了胡耀寰妹为妻,再过两年,四弟吕希弼娶了周万物姊为妻。这是一部时长20年的奋斗历程,吕用明,用32亩土地,几头牲口,换得了乡下有地、城里有宅、家庭和睦的幸福生活。“我父幼年业儒,中年职耕,一生只此两节为快心事”。吕希尚的父亲虽然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但他的心底里,渴望读书,所以,他让吕希尚和二弟、四弟读书,只让三弟理农。对吕希尚尤其教导严格。

关于这一段经历,吕希尚在《析爨让产记》里做了专门的记述。吕希尚说父亲倜傥有大志,没能读书是他一生的遗憾。所以,有了他们兄弟四人后,他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尤其是吕希尚,父亲认为他最有读书的灵性。然而,吕希尚当时还小,总喜欢玩,不肯向学,这让父亲非常失望。有一天,父亲把吕希尚的祖母和母亲,以及四个弟兄叫到一起,恸哭着说:“我因为贫困不得不放弃学业,你们却不珍惜读书的机会,你们的从兄元气、元化中了科举考取了秀才,在我看来你们的资质不在他们以下”,接着,吕父叙述了他如何忙活了半辈子挣得一份家业,因为分家仅仅落得一个只有四间房的宅子,120亩地,四个兄弟一人只能分一间房30亩地,你们以后怎么过啊。说着,说着,失声痛哭。

“予非木石敢不遵父命?”所以,吕希尚此后发奋读书,23岁入泮,29岁中举,31岁食廪饩(皇粮)。吕希尚91岁时回顾一生,一直都感恩父亲的鼓励,是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

名门望族的悲与喜

话又说回来,在当时,家里的男人读书,一家老小是吃不上饭的,吕希尚又是长子,按说应该为家里分担。此时,另一位贤人登场了,就是吕希尚的妻子王氏,她卖了自己陪嫁的衣服首饰,买了曹村30亩地给三弟掌管。三弟继承了父亲善于经营的头脑,用土地上的所得又买了60亩地。家里分工明确,兄弟和谐,使得吕希尚能够顺利读书赶考,弟弟入学,后代陆续降生。吕希尚育有两子:大生和仲生。祖孙三代同居一堂,其乐融融,在吕希尚看来,这都得益于父亲的苦心经营和悉心教诲。

受到父亲的影响,吕希尚为人豁达,只要有所收入,都会交于家中,大量的土地涌入吕家。父亲见长子心地仁厚,就不主张分家,弟弟们都听从父亲的安排,“同心共济”,吕氏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

然而,如此温馨的画面随着吕希尚母亲的先逝而结束。接下来,吕希尚的三弟媳胡氏离世,抛下了8岁的应生和4岁的干生。二弟吕希献寒窗苦读,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却离开了人世,留下11岁的震生。年逾古稀的父亲,让吕希尚外出就职,就“教署广平清河谕”。然而,不久之后,父亲突然去世,接下来又是祸不单行,同一年的同一月,吕希尚的三弟和四弟媳妇同时去世,家里接连办丧事,父母和二弟合葬,三弟夫妇合葬,再加上给四弟媳妇送葬,六具棺材一同出殡,如此悲苦的画面怎能不令人唏嘘动容?

吕希尚虽然早已筋疲力尽,但他坚定父亲留下的不分家的理念,经过几年的恢复,家业再振。7年之后,吕希尚受命到江北凤阳蒙城赴任,此时,吕希尚才动了分家的念头。此时的下一代也都成年,吕希尚的儿子们也都读书,考取了秀才,吕希尚的孙辈们也都出生,瓜瓞绵绵20多年。只是,生死交替中,九旬的吕希尚回忆自己送走妻子,弟弟和侄子们也一个个离他而去,心中满是凄苦之情。在他有记忆的70年来,送走了祖母,又哭过父母,而后是发妻,之后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泪有几何,能不干?”

让他略感欣慰的是,吕希尚的两个儿子未曾遭遇不测,大生宦游四方,仲生入了太学,孙子们也都是廪生、秀才等。

写传记的时候,吕希尚已经是91岁高龄,四世同堂的画面让他十分知足,有人说他98岁为生死关,他已不在乎,“子孙贤而多财,贤则知礼,必能联属骨肉,多财能施,必知赡养”。家里谁有困难,都能得到接济帮助,不管是钱财,还是田地,只要是四支子孙,不管远近,都是吕希尚的子孙,都能得到他的帮助,也都必须服从吕家的家法,国家的国法。

新闻推荐

见网友被强奸的哥载客报警

早报11月14日讯热心的哥听说醉酒女乘客被人强奸,径直将车开到附近派出所报案。水清沟派出所民警仅用12个小时,就将灌醉女网...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