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谱壮丽诗篇,千年古城展幸福画卷
半岛记者王磊李春燕杨阳华敬方
便捷的交通、路网体系、96%的中小学市现代化学校、100%的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率、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布局汽车制造、文化创意、医养健康、微电子、大数据、现代商贸六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国首个体医融合试点城市,打造国家级体医融合产业基地……
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3人、硕博360人……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当下,即墨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祖国献礼。
交通:70年沧海桑田见证即墨蝶变
道路是城市的骨骼和血脉,是历史脚步的聆听者与记载者。70年沧海桑田,现在四通八达的道路更见证了即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巨变。70年来,即墨的道路建设突飞猛进,路网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出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一代又一代即墨人任劳任怨、孜孜不倦、默默奉献,共同铸就了今天交通运输行业的累累硕果。
“原来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新中国成立后,从沙土路到硬化路再到油路,从没有立交到简单立交,再到2016年首座景观式立交桥G204互通立交建成,即墨道路交通建设的科技化、专业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即墨区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张晓东告诉记者,百姓出行更加方便,以前出门是土路,道路也不成体系,到现在,由线变网,由点到面,即墨区路网体系更加完善。
截至目前,即墨区农村公路及国省道总里程达到2488.96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123.045公里、国省道365.922公里),形成了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为骨干,农村公路为补充,布局较合理、结构较完善、设施较齐全的公路网络。“现在百姓出行更加安全了,我们的服务理念、安全意识显著提升。2015~2016年,即墨区共投资4172万元,治理了1179公里隐患路段,2017年,即墨区重点对村道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共投资5986余万元,农村公路出行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沿线村庄、群众对安防工程的实施给予了认可和高度好评。”张晓东表示。
最美家园。周进业摄
经济开发区:涉六大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在的即墨经济开发区,一片华美都市景象,汽车制造、医养健康、大数据等产业聚集,由之前的区镇一体转变为纯经济功能区。
现在开发区实施以创智新区为引领,服装工业园、环保产业园、汽车产业新城、国际陆港、国际商贸城为托管园区的“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开发建设面积由初期27.7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一区多园”233.7平方公里。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以“双招双引”为重点,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立足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文化创意、医养健康、微电子、大数据、现代商贸六大产业为主要方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截至2018年底,核心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亿元,开工面积450万平米,引进乐都音乐谷、国奥源华晟集团、海尔国际广场、美即生物制药研究中心等高新项目75个,聚集了“亚全能干细胞之父”“法国欧科院院士”赵春华,中科院自动化特聘研究员、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咨询组专家王东琳,国家音协主席叶小纲等多位行业顶尖人才,搭建起中国·青岛国际(生物谷)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两大“国字号”科研平台。
经过多年积淀发展,即墨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在省商务厅发布的全省13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中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度假区周戈庄小学塑胶操场。
教育:96%的中小学创建为市现代化学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澎湃激荡的经济社会建设大潮,即墨教育体育事业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
教育资源配置日益优化。出台《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23处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改扩建115处农村集体幼儿园,100%的镇街新建中心幼儿园;新建、改扩建98处中小学,92%的镇街新建中心小学,87%的镇街新建初中,96%的中小学创建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突破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加大财政奖补力度,认定普惠性民办园145所,认定园数和在园幼儿数均居青岛之首,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81%。
内涵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紧把握“信、心、活、全、书”5个字要求,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和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推行“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推进足球、橄榄球、武术等项目进校园,广泛开展研学旅行,抓好劳动教育、实践教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多元成才。
即墨区先后荣获“全国校园安全先进单位”“全国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国高效课堂现场会、全国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山东省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等大型现场会在即墨召开。
段泊岚镇孟戈庄广场。
人社: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即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着力打好“五大攻坚战”,推动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共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3人、硕博360人、大中专毕业生及高级技能人才1.4万人。由组织部门牵头,实施“百名硕博人才进机关”工程,赴国内30余所“双一流”高校招聘100名硕博人才,充实到“双招双引”等工作一线。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有关文件精神,新增城镇就业3.1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806人,250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搭建优质求职招聘平台,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230场,开辟手机“微招聘”专场,利用现场、电台、掌媒三大渠道“立体化”发布招求信息。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区共有参保企业11171户,比去年年末净增2027户,城乡居民实际参保登记人数达到57.93万人,参保登记率达到100%。积极做好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新开工建设项目参保率达到100%。
持续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大力推进综合柜员制,90%以上业务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在窗口单位推行午间服务、延时服务、双休日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等服务方式,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新建即墨龙山中心小学。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樊曦)国庆黄金周即将来临。铁路、电力、民航等各部门认真部署,强化安全检查,创新服务举措,迎接“...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