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有了“透视眼”,手术“闭卷”变“开卷” 即墨区4位患者完成混合现实(MR)手术

大众日报 2019-09-03 09:58 大字

□本报记者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于正阳杨京华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骨科手术室内,手术是这样的:医生头戴特殊MR眼镜,整个手术部位“悬浮”在空中,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这一款由落户即墨区的企业影创科技生产、名为“JIMO(即墨)”的MR混合现实眼镜,已经帮助即墨区4位患者享受到了“黑科技”带来的精确手术。

看着“悬浮”空中的

关节图像来开刀

8月29日,来即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是一名因车祸造成颈髓外伤的即墨籍男性。在这次手术中,骨外三科副主任医师杨希重用上了“黑科技”——混合现实(MR)全息影像技术。

通过读取病人的CT、核磁共振等数据,仅仅3分钟时间,所有数据就上传到MR眼镜的处理后台并生成3D全息影像模型,以供医生临床手术使用。记者戴上MR眼镜后,就看到手术台上空悬浮着一个脊椎关节的三维立体影像,骨骼、大小血管、神经都一清二楚,精准叠加,有如“合体”一般,患者的身体如同透明。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将3D影像拖拽到现实空间,进行缩放、旋转、移动、改变透明度等操作,便捷、直观。“看,这就是受损的部位。”杨希重用手指着关节相连处黑色的部位说。

杨希重告诉记者,以往手术时,医生根据患者的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在自己的脑海里先建立一个大概的病灶模型,制订手术方案。

但是每个患者个体是有差异的,实际的解剖结构与想象的有一定出入,这时医生就需要在手术现场二次“重建模型”,手术效果依赖于反复的透视和医生对解剖结构的熟识程度,手术就像一场“闭卷考试”。混合现实(MR)全息影像技术这种“透明手术”的“黑科技”加入,让医生手术时有了“透视眼”,手术区域一览无余,变成了“开卷考试”。

“黑科技”不断刷新想象

用上MR眼镜后,原来要40多分钟才能完成的手术,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把透视的时间省掉了,患者创口也减小了。”杨希重说,新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病患康复时间和生命质量也大幅提升。

患者手术后恢复非常顺利,当天下午即可下地活动,正常进食。8月30日,他的家人一边戴上MR眼镜,360度全方位回看亲人手术的过程,一边听医生讲解手术方法。术中,杨希重和他的团队戴上MR眼镜,一个栩栩如生的人体结构图像呈现在眼前,骨骼、血管、神经等各个组织都清晰可见。通过MR技术,手术医生快速、精准定位,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正常组织,又有效避免大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受到损伤。

记者了解到,随着“黑科技”和5G技术的发展,远程手术也将在即墨成为现实。“远程实时手术的要求很高,需要满足8K高清晰、高速率和低时延等传输条件,对特定手术部位进行实时标记、测量、绘制,进而为远程MR手术指导、远程手术示教提供便利,最大程度地节省患者和医生的时间。”即墨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潘延涌说,这样一来,老百姓就可以在村庄选择远端的名医进行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基层医生也可以在手术全景中自由选择视角,观看主刀、一助、二助、麻醉师乃至护士的操作,推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信息科技项目

反哺重点产业

记者了解到,这款名为“JIMO(即墨)”的MR混合现实眼镜,是地地道道的即墨本土产品。今年5月,影创项目在位于即墨的通济新经济区正式启动,国内第一条、世界第三条混合现实(MR)智能眼镜显示芯片和镜片量产线正式落成。

“我们把影创的高精密光学器件加工工厂设立在即墨通济新经济区,项目共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全息光波导镜片和光波导显示芯片。‘影创即墨’作为MR智能眼镜的关键组件,占到混合现实设备成本的三分之一。这款手术中用到的眼镜就是我们青岛影创科技推出的产品。”影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孙立介绍说,“JIMO(即墨)”MR混合现实眼镜目前已经有三代产品,手术应用的并不是最新产品,即墨产线实现量产后,可以将目前状如头盔的MR眼镜缩小到像普通眼镜大小,售价也会从上万元降低到5000元以内,从而使其使用范围从游戏、医疗等特殊领域拓展到更广范围。

成立于2014年的影创科技是航天科工集团重点扶持的创业公司,是除美国微软、MagicLeap之外,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有混合现实智能眼镜、光波导元件和SLM空间光调制器量产能力的企业。影创MR智能眼镜拥有独立自主研发的光学和图像识别技术,搭配完全自研的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可高度支持图像识别与手势操作,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除了在医疗方面的成果应用,“JIMO(即墨)”MR混合现实眼镜目前还落地青岛即墨萃英中学、即墨技师学校,致力于全国性的公开课授课、职业技术教育解决方案。“目前,影创还在不断延伸产业应用领域,接下来将以即墨为中心,建设更多全市及全省的项目合作。”孙立说。

记者了解到,影创项目是即墨区信息科技项目反哺重点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围绕打造青岛“科技产业城”目标,即墨区运用平台思维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目前已集中引进了12英寸集成电器、惠科晶源、创新奇智、东华软件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并成功应用到医疗、教育、工业等各个领域,有力推动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

新闻推荐

文明出行 家里家外都一样

文明新风尚青岛市文明办青岛早报即将过去的暑假为各地景点带来了滚滚客流,针对旅游高峰,为了给游客提供最好的体验和服务,青...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