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思路,将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力促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前景 龙泉街道:下活乡村振兴这盘“棋”

农村大众报 2019-07-03 14:13 大字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是许多城市人内心最柔软的乡愁。如何满足新居民寻觅乡愁的美好期待,同时又实现原居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直是青岛市即墨区龙泉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依托域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自然禀赋,街道攻坚克难、对症下药,分别以龙泉河、莲茵河为生态中轴,将柳林、台子、张家庄等10余个美丽乡村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创新党建思路,凝聚发展合力,全力下活乡村振兴这盘“棋”。

难题一:农村人居环境差,乡村游线路单一、内容单调

破解:以线展开带全面,美丽乡村风景成片

“村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出门都不方便。”“村里环境脏乱差,没法跟城里比!”这些一直是限制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乡村游难以红火的症结所在。

破除顽疾,关键在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规避美丽乡村建设点出彩、线脱节、面单调的问题,龙泉街道在美丽乡村打造之初,按照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整体规划,串点成线,在西部以龙泉河为生态中轴,建设“柳”“泉”文化的柳林村,景观别致的汪汪泊村和主打休闲采摘的俞家屯村风景线。东部以莲茵河为中轴,串联文化底蕴深厚的台子和水韵悠然的张家庄等美丽乡村,打造独具乡土特色的旅游线路。沿线游览,水乡古韵、绿水青山的乡村风景画跃入眼帘。

“龙泉街道设计的旅游线路很用心,景色多样、交通方便、贴地气,真心不错!”来自青岛市南区的陈安刚带着家人第一次来,就被浓厚的乡村气息所吸引,决定留下来慢慢“品味”。

“单纯柳林——汪汪泊——俞家屯村这条线路,每年可吸引游客5万余人,街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大大提升。”街道镇村建设中心负责人侯宾介绍,另一条线路是以莲茵河为轴线串联的台子、张家庄等10个村庄的旅游线路,目前也正在不断完善,预计完成后,可接纳游客近50万人。

为提高游客在龙泉的旅游体验,龙泉街道还投资4000余万元,高标准提升龙泉路、大田路、莲花山路等主要道路,实现旅游线路效益最大化,同时以与华侨城开展战略合作为契机,吸引培育一批民宿企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的农旅文旅项目,把优美的山水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盼头。

难题二:村庄、农庄单打独斗,品质服务参差不齐

破解:成立农旅产业联合党支部,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马上迎来油桃采摘季,今年游客数量预计在5万人左右,大家有要推出的旅游产品可以登记一下,有什么好建议也说说。”日前,农旅产业联合党支部会议召开,与会人员就采摘季如何更好举办纷纷提出各自看法。

为改变以往农庄、村庄单打独斗,自成一家的局面,解决村庄产业发展难、集体增收难、村民致富难的问题,龙泉街道创新党建思路,成立了农旅产业联合党支部,将农旅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属地村庄党支部和街道服务保障部门整合起来,并邀请专家能人、技能人才、优秀企业家等,通过座谈、设立专家站等方式,推动农业发展上规模、提品质、强服务。

“自从入了党支部,学了不少新经验,今年准备再完善一下园区规划,争取也创个景区!”汪河水北村昱和庄园负责人王昱龙说。

联合党支部的成立也加快推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落地落实。汪河水南村就是其中的获益者。据该村村委会主任修士赞介绍,通过农村土地高效流转,占地500余亩的莲花山庄顺利落户,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3A景区,成为村庄集体增收致富的一大法宝。

美丽乡村,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更要握得住幸福。村民修士民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前,平均每人有0.8亩地,种花生、玉米、小麦,收成好每年最多亩收入2000元,实施土地流转后,1亩地一年收入1000多元,像我们这些劳动力还可以到周边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难题三:部分游园产品单一、游客稀少、收入微薄

破解:三产融合传帮带,打造产学研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助民增收

日前,在瑞草生态园,20余名工人正在茶田里忙着采茶。同为国家级3A景区,该园区在成功举办宠物狗马拉松比赛后,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茶叶销售备货期。

然而在4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生态园建立之初,园区主营茶叶种植和销售,产品单一,导致园区游客稀少,收入微薄。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倡导的提出,街道积极引导帮助园区搭上第一趟“高速列车”,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联合打造“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带动周边20余个村庄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及中药草种植、农产品营销、终端餐饮产业。目前产业园已累计投资近50亿元。

如今,瑞草园“化茧成蝶”,成为集科普、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产学研游新型园区。“最近园区用工达50人,但还不够,正准备从村庄再雇一些人过来。”瑞草园负责人吴连英说,随着园区规模和服务内容不断扩大,企业与周边5个村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项目推广、电商互动等方式,有效带动了周边村庄和村民增收。

此外,街道还与华侨城集团开展合作,依托莲花山、莲茵河等优质生态自然资源,规划建设“莲花山·莲花湾”乡村振兴示范区,沿河布局莲花湾农场、莲花山生态公园,整合莲花山、莲茵河等景观和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美丽乡村群落,打造山水廊道、田园骑行线、田园音乐厅和乡村博物馆之路等,将文化、艺术、音乐、运动、康养休闲融入山水田园,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和示范。

据悉,在莲花山庄和瑞草园等园区带动下,街道目前拥有大小生态园105个,占地5516亩,其中国家级3A景区两个,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两个,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孙静秋李倩

新闻推荐

“警惠通”App上线运行存款充值业务网上办理

信报讯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青岛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以方便被监管人员亲属存款...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