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散文诗

半岛都市报 2019-06-27 01:19 大字

观海山社区姜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古训是父亲经常念叨的,他照此为人,也教育着子女成长。

了解父亲,理解沉默的父亲,是2017年父亲中风后,细读他写的回忆录开始的,从老一辈的经历中,理解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叮铃铃……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父亲的铃声是我童年最美的记忆。铃声在窗外响起时,是我的爸爸回来了。小时候每个月只有一次能见到父亲,就是父母发工资的时候。我身体不好,奶奶年纪大了,父母就把自己不舍得吃的鸡蛋、小米等攒起来,每个月由父亲骑自行车从即墨移风把钱和粮食送到青岛。每个鸡蛋都要用纸包好,小心地放在米里,路上骑车更要小心翼翼的,唯恐有个闪失。

1976年的冬天特别冷,零下18摄氏度,等到上午10点,父亲急切地看着西北风呼呼刮个不停,想着在青岛等着米下锅的我们,咬着牙戴上一副长半尺的大棉手套,口袋里装上妈妈特意准备的黑面馒头(平常吃地瓜、饼子),向青岛出发了。一路上,雪花不停地飘着,前胸凉透,脊背冒汗,骑不到三十里地就歇一会,一路上饿了,就找个避风的地方啃几口馒头,渴了就在路边捧点雪润一下嘴。到家时已是晚上六点多,整整骑了八个小时。这条路共80多公里,父亲往返了十六年。

小时候我和奶奶、哥哥在青岛居住,院里的邻居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冬天的一口热水,夏天从海边捞的海带,平常下的面条,冬天生炉子要打烟筒,还有我扎辫子的红头绳……邻居们都没忘记我家,因此每逢回青岛时,父母都把最好的粮食、最好的礼物送给邻居们,邻居们有活也都抢着干。父母教育我和哥哥平常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哥哥要给邻居提水,我要每周打扫公共厕所,清扫公共卫生,小时候不懂得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父母要求做,就必须做好,长大后慢慢懂得,那是让我们懂得学会感恩,学会帮助别人。父母用言传身教,在我们小小的心灵中埋下感恩的种子。

结婚有孩子后,我也以同样的方式传承着这种精神。孩子两岁时,冬天,我就带他清扫楼院的积雪,孩子小问我为什么,我说,楼上住着爷爷奶奶还小朋友,我们把这条路扫干净,爷爷奶奶下楼就不会摔倒,小朋友还可以到院子里玩。邻居们见到我这样教育孩子纷纷夸奖,孩子受到表扬干得也更起劲了。现在孩子15岁了,每逢下大雪,晚上就会和我说,妈妈明天早点起来,到社区扫雪去。从小学到初中,孩子组织、参加近百次社会公益活动,他还组织同学用过年的压岁钱资助20多名春蕾女童,获得区、学校多次表扬。

现在我的父亲已年近古稀,每逢回家,我都像小时候一样喊:“爸爸,看我给你买什么好东西了?”满口戴着假牙的老父亲看着我慈祥的笑着。摸着父亲早已变形的手,粗糙的手掌和青筋裸露的手背时,心中总是不免一阵酸楚。给父亲洗脚时,他脚掌的老茧比杏核还大,我用小刀慢慢地修,想老爸退休已20多年了,这老茧怎么还没褪去?可见,父亲年轻时吃过多少苦,这是漫漫长路的印记啊!离开父母家时,我总是说:“老爸,我走了,你在家好好养着。”老爸不舍地看着我说:“我送送你。”

这就是我印象里的父亲。他是个话很少、很严厉的男人,是个为家庭遮风挡雨四十余载的男人,是个身体健壮、雷厉风行的男人,用他的一生从一句话到一个动作,再到一部家训影响着我们。祖先长辈的言传身教,让家庭后辈收获了踏实、勤俭、勇敢、坚韧、努力、奉献、爱国等美好的精神品质。

这是我第一次写父亲,以前模糊的影子也日渐清晰。感谢我的父辈们,感谢我的父亲,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赋予了我砥砺前行的力量,父辈爱国、爱家的家训也教育着我们成长,并在自己的人生中继续传承延续。

作者的父亲。

新闻推荐

博物馆成为青岛人的文化客厅 注册总数突破百家非国有文博场馆数量持续增长

“高阁广场,罗列物品,古今咸备,纵人观览。”100多年前,著名爱国实业家、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创始者张謇,用16个字点明了博物馆的...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