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六兄弟的一天 记者跟访即墨实验高中高三班主任对学生的悉心陪伴

青岛晚报 2019-06-06 07:37 大字

6月4日,记者来到即墨实验高中,跟访同宿舍6位高三班主任不寻常的一天。

班主任宿舍“六兄弟”相互交流

这是高三男生宿舍一楼的一个房间,房间大小和布局与学生宿舍一模一样,上下铺,带阳台,甚至连床单、被罩都是天蓝色,让记者瞬间联想到大学宿舍的场景。在这个40平方米的房间里,集结了6位高三班主任,他们分属70后、80后、90后,年龄不同,如同兄弟。

李视坚,44岁,是记者所探访班主任宿舍里的“老大”,经常被同事和学生们称呼为“坚哥”。他是高三一班班主任兼历史老师,从教22年里8年的班主任生涯,让他懂得了“陪伴”的重要性。李视坚的家距离学校约13公里,虽然不算远,但每天来回两趟也会占去1个多小时的时间,这对“早5晚11”起居制的高三班主任来说,路上的这1个小时难免太过浪费。于是进入高三后,他便自愿加入到全年寄宿的班主任宿舍,从此将自己的窝与教学楼的距离从此前的13公里缩减至200米,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从13公里缩小至楼上楼下。

“我孩子上高二,就在这个学校,爱人也是老师,也在这个学校,自从我搬过来住宿舍后,我们一家都在学校寄宿了,只是分布在不同的三个宿舍,午饭和晚饭一般是我们一家三口相聚的时间。我没感觉到‘舍小家为大家’所带来的辛苦,反而感觉特别幸福,学校优美的环境、食堂可口的饭菜、同事间有益的交流、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亲情等等,种种因素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班主任。”李视坚笑着说。

自从将自己寄宿在学校,这一学年以来,李视坚对同学们的陪伴可以说已经实现了无缝对接,一次班里的一名同学在午休时不慎压坏了眼镜,“黏在身边”的李视坚第一时间跑到校外,给这名同学配眼镜,前后不过1小时,等这名同学午休醒来,崭新精准的眼镜已经放在枕边。

教室门口第一个微笑送给学生

记者了解到,“班主任宿舍”是本学年即墨实验高中的首创,其出发点是让承担同等教学任务的高三班主任们增加交流学习的机会。

“从早上起床到午休到晚上休息前,甚至饭后溜达散步,我们的话题基本全是学生,哪个学生出现了烦躁情绪以及该如何正确处理,谈心谈话环节怎么让同学们听到心里去……在交流中,我们宿舍六兄弟相互支招、借鉴。”李视坚说。

早上5时,高三男生宿舍楼一片静谧,一楼的班主任宿舍已经亮起了灯。5时20分,所有班主任便已来到各自的班级教室,第一件事便是开门开窗。“从冬天到夏天,早上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都是开窗通风,彻底换换新鲜空气,以防学生们感冒。”李视坚说。

5时35分,高三教学楼渐渐躁动起来,楼梯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同学们陆续来到教室,开启新一天的学习生活。

此时的班主任站在门口,面带微笑,并以微微点头回应同学们“早上好”的问候。“在我们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要将清晨的第一个微笑送给学生们。”李视坚微笑着说。

观察晨读学生的坐姿神态都关注

5时45分,高三25个班的同学们均已到齐,整栋教学楼回响起朗朗读书声。这期间,李视坚漫步在教室里,他的视线从一个个学生身上扫过,学生早读的坐姿、神态表情等都是他关注的重点。“通过坐姿、表情、专注度能看出很多内容,是否疲沓了、压力过大、有心结等问题会通过这些外在表象反映出来,比如一个同学如果半趴着读书,那他可能是太累了,或者说没有定好早上的复习目标,效率不会高,这时我就会上前叫他到教室门口,一起聊聊,进一步会诊找找症结并帮助解开。”李视坚说,这一“会诊”技巧是他从班主任宿舍兄弟间交流中学到的。

“每日一听”借助第三方上好心理课

6时30分,晨读结束,李视坚和同学们一起走向食堂,在这里,他又和自己的舍友们相聚,话题内容多与晨读情况及接下来一天的工作有关。

早上7时,所有同学均已返回教室,这时25个班级的广播统一响起,“每日一听”开始了。学校精挑细选了一些有益高考的音频文件,“背得慢忘得快怎么办?”“越焦虑越迷茫”“眼界决定境界”等专家解读在或柔和或刚毅的音乐声中徐徐展开。“相比我们每天对学生的谈心交流,借助第三方力量来传授心理调整技巧更为有效,这是我们宿舍6人的共识。每天由不同的专家来解读高考知识,同学们反而听得细致入微。”李视坚说。

早上7时10分,第一节课开始了,班主任们将监管权交给了各个任课老师,接下来的每节课休息时间,他们都会习惯性地到教室里溜达,随时对接同学们的需要。

操场活动口号嘹亮响彻天际

上午9时40分,即墨实验高中操场响起嘹亮的口号,宿舍“6兄弟”所带各班级的口号均有班级特色。“野蛮体魄、振兴中华、志在心中、路在脚下”——李视坚所带班级的同学们作为高三头阵,将口号喊得响彻天际,其他5位班主任所带班级也不甘示弱,口号声一浪盖过一浪。

10时10分,6位班主任随着同学们一起返回教学楼,待上课铃响起,又各自返回自己所在的学科组,批卷子、整理课件,一直到午饭时间。

洗刷间隙悄声细语一天的幸福

12时25分至13时45分是学生午休时间,此间,在巡察完学生宿舍情况后,班主任们会在自己的宿舍休息半个小时。13时30分,跟早上一样,6人又出现在各自的教室门口。

根据课程安排,晚上有四节自习课。21时50分,下课铃声响起,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22时15分,6人来到各自的教室,做最后的检查清理,关门窗、劝离还在继续攻关的同学、关灯、锁门,而后随着同学们一起赶往宿舍楼。

22时25分,6人静悄悄地出现在各自班级的宿舍门前,听里面是否有谈话。22时45分,6人再次上楼到学生宿舍前做第二次巡察,以确保所有同学均安然入睡。“学习节奏紧张,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握休息时间,会影响备考。”李视坚说。

23时,6人回到自己宿舍,在悄声细语和一系列洗刷慢动作中,记者听到6人的交流,20班的班主任王琳是个80后,被同学们昵称为“大脸猫”,他当天给同学们准备了祝福手链,在晚自习后逐一给同学们佩戴上;6班的班主任张文浩是90后,被同学们昵称为“钢铁直男”,经常给同学们买好吃的,他当天又给同学们买了西瓜并在晚饭期间分享了;4班的王德兵37岁,他讲了当天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家长祝福视频的事;23班的王昌宝38岁,他说自己又想出了一条精准有效的励志语,并写在了黑板上;8班的刘军39岁,他将级部给大家准备的樱桃、甜瓜等水果清洗干净,一起大快朵颐……

23时20分,记者悄悄离开,此时高三班主任宿舍的灯已陆续熄灭,整个校园安静得只能听到记者的脚步声……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杨海涛

新闻推荐

2019年海洋伏季休渔已查7起违法案件

半岛记者杨阳通讯员秦金燕报道本报讯近日,即墨区2019年海洋伏季休渔工作现场会议在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召开...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