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无害处理让乡村变得更美

大众日报 2019-04-17 10:01 大字

□记者张晓帆通讯员陈培芬报道

本报青岛讯在房家村低温热解处理站里,一台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器正在高速运转,经过24小时无烟无异味的处理,满炉垃圾只剩下5%的灰渣排进炉底盒子,这5%的灰渣富含钙质,可用于铺路、填土、种植树木或花草等二次利用……

这是即墨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运行垃圾低温热解的现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寻找出了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新路径,解决了“垃圾如何去”“垃圾去哪里”的问题。在即墨区的季度环卫检查中,度假区名列前茅。

度假区首先从不可回收的可燃类垃圾入手,探索垃圾终端处理新模式。据了解,管委专门安排人员到广州市番禺区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在周戈庄片区房家村进行垃圾分类分拣及低温热解处理项目试点。该处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采用自动分解模式,对分类分拣后的不可回收类可燃垃圾通过三层降解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4—5吨。热解所产烟气无色无味,经监测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为了实现源头减量,度假区在辖区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分拣试点工作。通过村民在固定时间投放垃圾,环卫公司在固定时间段内巡回收集垃圾并就地分类密闭分类存放,直接由环卫工人引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对可回收的垃圾,由有资质的废品回收公司予以回收,所得费用用于环卫工人补贴;对砖瓦石块等建筑垃圾,用于土地平整或直接填埋;对不可回收的塑料等可燃类垃圾进行低温热解处理。

“建设垃圾处理站后,俺村的村容村貌变得越来越好,随便放垃圾的现象不见了。”房家村村民李秀兰高兴地说。目前,度假区已在北丁戈庄、西孟戈庄等12个村庄成功进行垃圾分类分拣试点,通过垃圾分类分拣、日产日清,做到了垃圾不落地、不外露,告别了二次污染。

此外,度假区还建立起良性环卫运行机制,优化调整环卫网格。按照户数划分村庄网格232个,按照公里数划分乡、村道路网格52个,按景区面积划分景区网格38个,每个网格配一名保洁员,实现环卫网格化全覆盖。投入19.3万元开展垃圾集中清理活动,集中清理生活垃圾死角及沟、湾、塘等地堆放的陈年垃圾,前期集中清理垃圾堆120余处,彻底清除了村庄及公共区域积存的陈年垃圾。通过实施环卫A级村庄打造工程,将钓鱼嘴、北丁戈庄等18个村庄打造成村内无垃圾堆、卫生环境无死角、无漂浮物等的标准环境卫生A级村庄。

新闻推荐

宝马挪用微面号司机驾照早吊销

本报4月16日讯4月12日上午,即墨交警岙兰路中队民警在辖区内进行稽查布控。10时许,接指挥中心指令称,一辆车牌号为鲁BPH889号...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