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的姓氏渊源

半岛都市报 2019-03-21 02:31 大字

半岛记者李晨整理

李氏家族的繁衍,从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村以来一直到150年前,无全面系统的记载。据李氏十世祖李勤、十二世祖腾甸所述:李氏自居李家下庄十几世,至今未有族谱,向其先祖,讳氏不知也,先祖之茔向不知也。因此无法考证。后二人立心修谱,经过十几年对族人的调查,考证,草创初稿。

据李氏十世祖李動、十二世祖李腾甸所述:据说李氏家族来自即墨,先祖与鳌角石、小崂山原系一脉,因历代年远不往来,因此两情相绝,而可各自修谱。以前之谱相传乾隆年间,遇火灾将宗失迷,自六世以上支派远近不能分辨讳氏,祖坟茔向不能分清,因此不敢妄序。七世以下支派亲疏恐不切,通过认真走访调查落实,有所考据。

据《山东德邑村镇志》记载,1899年李家下庄村李姓有150人。据李氏十二世祖显仁,十三世族廷春、廷常等1937年(民国26年)所述:李氏族谱自十世祖助、十世祖正滨,十二世祖腾甸创修以来迄今八十余年未曾重修。考其世系,求其本源,始祖兄弟数人一本至亲也,后分为三老支,1937年由李氏十二世祖显仁,十三世祖廷春、廷常等主持,当年正月召集李氏全族领袖人物,人才齐集祖庙之中,共议定:推定负责之人,通知客居外籍者回家,并调查已殁者之名讳,配氏,葬向,碑记,忠孝节义等项。

1937年在李氏十二世祖显仁,十三世祖廷春、廷常等负责下完成了第二次修谱,并开始编册发放。据说因日本入侵,完成发放的族谱数量很少,只有少数李氏名望人物和大家庭长子家中存有族谱。

本次修志为了解李氏家族的来源与繁行,经长时间认真走访询问,多方查找,全村竟找不出一本李氏族谱和家谱。

李氏的繁行有据可依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李氏家庭春节挂的祝子,但都是各家庭近代累行情况,能完整反映家庭繁行情况的均不到十辈,因此只能根据各分支部分大家庭繁行情况制作李氏繁行示意图,以示李氏家族的繁行。

到2007年,李氏已繁行到20世的文字辈。据统计,到2007年底第二十世(文字辈)已出生12人,其中男7人,女5人。

李氏有3个分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分支大部分住在村西和村北,另部分住在村东。一分支祖茔是西茔(村西),南茔(小山东南)和南早。二分支住在村中心和村北,祖茔南茔和东茔(东洼)。三分支住在村东,祖茔东茔。李氏祖庙设在村东街北,紧依张村河。

一分支人口最多,其次是二分支。据统计1949年5月底,一分支有43户235人,其中男128人,女107人;二分支有27户133人,其中男75人,女58人;三分支有12户86人,其中男45人,女41人。

2007年底,一分支发展到451人,其中男216人,女235人;二分支285人其中男134人,女151人;三分支159人其中男80人,女79人。

据统计,李家下庄村1949年5月底,居住本村的人口有98户560人,其中李氏家族有82户454人,男248人,女206人,占全村人口的81.0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2007年底,李氏家族共出生768人,其中男397人,女371人;死亡240人,其中男130人,女110人;迁人331人,其中男6人,女325人;迁出404人,其中男91人,女313人;转人本村其他氏族23人,由其他氏族转入9人,转出转人的均为女性。2007年底全村442户,1192人,其中男572人,女620人。李氏家族有331户895人,其中男430人,女465人,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75%。迁出的男性其中有3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军队撇退时被提兵,2人到了台湾,另一人下落不明。迁人的男性均系李氏养子。迁人的女性大多数是因婚姻迁人,户口迁入李氏名下。

新闻推荐

31支“突击队”“刀刃向内”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即墨区 体制机制“利刃”破题“双招双引”

□本报记者张晓帆宋弢本报通讯员刘耀泽在青岛市即墨区实现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五大重点突破...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