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采购节约5亿资金

青岛早报 2018-12-05 05:49 大字

[摘要]我市2018年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医联体建设

组建医疗集团6个,县域医共体11个,专科联盟7个,远程协作网9个,覆盖335家医疗机构,医联体内派出专家到基层帮扶2244人次,提供诊疗服务37032人次,实施手术1068台次。

●药品保障

与济南、威海开展跨区域联合议价采购,包含药品101个品种,协议价格较省网价平均下降18.8%,最大降价幅度较省网价下降83.3%,其中约80%的药品达到全国最低。

●药品采购

在青大附院、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3家医院开展“一票制”试点,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集中采购药品33.6亿元,节约资金近5亿元。

●耗材采购

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采购总额达3.4亿元,减轻群众负担6800万元,采购率和采购金额在全省名列第一。

早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2018年,青岛市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部门联动控费机制,医疗费用增幅明显回落,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渐趋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住院均次费用下降0.83%,药占比降至30.92%,联合控费取得预期成效。

青岛市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了符合青岛市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考核指标体系,开发建设了“市公立医院综合管理绩效考核与评价信息系统”。依托国家卫生计生委满意度调查管理平台,实现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员工及患者满意度测评全覆盖。

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和莱西市开展居民医保费用按区域人头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在市中心医院和市口腔医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山大青岛齐鲁医院、市中心医院和即墨区人民医院列入国家、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示范试点。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市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青岛市加快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以即墨等区(市)为试点,全力推进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建立纵向联合的紧密型医共体,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医保按人头付费”工作模式,对到基层服务的医务人员从职称评聘、绩效工资、补助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青岛市即墨区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全市成立妇儿、精神、感染性疾病等专科联盟,延伸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构建就医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全市19家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组建医疗集团6个,县域医共体11个,专科联盟7个,远程协作网9个,覆盖335家医疗机构,医联体内派出专家到基层帮扶2244人次,提供诊疗服务37032人次,实施手术1068台次。

青岛市不断完善药品保障供应机制,成立省内首个跨区域药品采购联合体。在市妇儿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3家医院试点建立总药师制度,进一步加强药事管理。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在青大附院、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3家医院开展 “一票制”试点,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集中采购药品33.6亿元,节约资金近5亿元。

青岛市积极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加快推进镇(街)层面监督执法资源整合,全市139个镇(街道)中,已有98个完成整合,完成率70.5%。推进“智慧卫监”建设,实施“健康卫士”工程,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两非”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检查单位17406家,立案处罚326家。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肖海青)

新闻推荐

一场“衣”旧情深的宴会

即墨区尚德无偿献血大队,不仅在献血公益行动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还积极组织爱心市民募捐新旧衣服,向残疾人托养中心和西藏...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