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萦的“北仲”往事 回首仲家洼往事,看改革开放40周年
体育街入口风貌。
20世纪初仲家洼。
北仲家洼上的第一栋楼——“五起大楼”。半岛记者徐玮苓通讯员王晓荣
北仲路在体育街的衬托下,总是显得格外热闹,下班的人们在体育街上逛一会儿买点水果蔬菜,放学的孩子跑到篮球场上投几个篮,老人们聚在遮阳棚下下象棋,曾几何时,这个祥和的景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田,可在这里居住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常常会想起那段日子,几十年前的“北仲家洼”,这片城市中心最大的棚户区,将要迎来一次大改造。
筚路蓝缕,先人垦荒仲家洼
说到仲家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明朝时期,仲姓族人从云南移民到即墨县海泊河岸边洼地植树建村,取名仲家洼,明末清初这里已形成了由张、葛、仲、胡、姜等姓氏组成的五个自然村。因地势低洼并始由仲姓家族开垦而得名,由于村民繁衍增多,1934年分别迁居于家雀岭、八丈沟和菜园户。后来仲家洼开始立村的地方叫南仲家洼,简称“南仲”。而家雀岭、八丈沟和菜园户,被分别简称为“西仲”“东仲”和“北仲”。老人们说,仲家洼是开荒开到这里的,因为要种粮食,地越开越多,日子长了老的要分家,就这样延续了十几代人。谁也说不清究竟是哪年哪月,谁第一个在这里搭起窝棚,即便是仲家洼的最年长者,几百年的风雨也不过是他零零碎碎记忆中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
人口激增,三十年前现首楼
最初的二百多年间,这里只是一个很小的村落,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小村落开始迅速膨胀,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的一两年间。上世纪四十年代,大量人口蜂拥而至,短短几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为青岛市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人口的兴旺却带给了仲家洼人拥挤的居住环境,无奈之下,这里的第一栋楼就在拥挤的棚户区中拔地而起了。
今年96岁的姜秀英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跟着奶奶一起搬到了这里,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八十多年,回想起这里建的第一栋楼,她感慨万分。“当年这里每家每户也就20多个平米,有朋友来了,都挤在床上坐着,没有个落脚的地。”据姜秀英描述,在仲家洼整体改造前,就出现了一栋五层高的楼房,这栋楼没有具体的名字,因为有五层,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五起大楼”。
据了解,“五起大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建好了,位置就在今天北仲三路上的一个角落里,不仔细找或许会被遗漏,楼体上的墙皮修补后又再次脱落了,也不知修过几次。“五起大楼”自南向北再从北面拐向东,像是一栋不完整的筒子楼。在那个年代,每逢人们从那里路过,都会看上几眼,从方圆不足一公里的瓦房堆里脱颖而出,在这片小小的居民区里俯视着这里的土地。
“五起大楼”每一层都有条很长的走廊,贯通着整个楼层,西北方向的两面墙体围成的小院。据姜秀英回忆,那时候这里的居住环境十分拥挤,没有什么活动的场地,这个“五起大楼”的小院是当时户外活动的最佳去处。这么多年,“五起大楼”依然没有拆,三十多年过去了,历史让它无法再俯视这里,却让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人多地少,二十年前棚户改造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句话是根据康有为先生对青岛的两段著名评价中总结出来的,这两段青岛的评价至今已有90多年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作为东部重要的经济城市中心和港口城市独领一番风骚。可就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区,在一栋栋高楼大厦的背后,藏着青岛中心地区最大的一片棚户区,仿佛与这城市格格不入,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宁静而古旧,似乎已被时代遗忘,这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北仲家洼棚户区。
据统计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仲家洼这块仅有0.58平方公里的洼地有25000多人,7700多户居民,当时中国城市同样大小的土地,只居住193人,也就是说仲家洼的人口密度是中国城市平均人口密度的110多倍。一栋老旧的“五起大楼”远远不能满足仲家洼人口爆炸式的增长,仲家洼的棚户区改造迫在眉睫。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仲家洼历史上还没有哪件事像动迁改造这样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即便是经历过兵荒马乱还是土匪绑票,也只有路过这里的胡同口看见垒起高高的新墙时才能马马虎虎记起当时发生的事,可是动迁改造却是仲家洼每个人都难以忘记的。
北仲小区是仲家洼棚户区改造的第一站,每个北仲居民对于即将搬入新楼房既兴奋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分到什么样的房子,也不知道自己能分到多大的房子,对于回迁居民们来说,能尽快回迁住上新房,这是再实际不过的了。“18个月回迁”算是给居民一个强有力的定心丸,但是居民心中还是存有一丝疑虑,他们害怕工程不能如期完工,1994年北仲小区的建造工地上,总是会出现熟悉的面孔,曾经的街坊邻居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这里,看看新楼建到了什么程度。
在这次棚户区改造第一站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没有让北仲居民们失望,为了让居民尽快回迁,在1994年的腊月廿八,眼瞅着就快过年了,推土机还在推土,工人们还在下水管,工程没有一丝懈怠,这给居民尽快回迁增加了很大的信心。
据家住北仲小区的贺美林回忆,当年棚户区居住得十分紧张,全家五口人的居住面积仅有14.6平方米,家里人还睡着吊铺,新房子建好后,贺美林分到了将近六十平米的套二房,回忆起住上新房的那段日子,现在想想心中还留有几分欣喜。
回想起那段棚户房的日子,每个北仲人都记忆犹新,仲家洼地势低,家里进了雨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家住北仲小区的黄巽佳在回忆棚户区的日子里,记得曾经有一棵大树被风刮倒在房顶上,每逢下大雨家里就变成了池塘,黄巽佳和孩子拿着盆子把屋里的雨水一盆一盆往外倒。那段日子里,快一点住进新楼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北仲人的期盼。就在北仲人的期盼和呼唤中,一个新的北仲小区终于显露出了清晰的轮廓,1994年,北仲家洼970户居民当年回迁,比预定期限提前了六个月。
古老的仲家洼正在消失,连同着它古老的诗意,这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存的过程,这是一个交织着回忆与想象的时刻,我们在为北仲人新的前景感到欣慰时,或许也该记住那个年代这里的生活景象,这片古老的北仲棚户区的最后时刻。在期盼已久的北仲人眼里,1994年是漫长的,但他们的期盼中等来的不仅是自己住上了新楼房,也成为了这片土地时代的见证人。
新时代,仲家洼人新的追求
如果说棚户区改造是“翻天覆地”,那体育街的建造称得上是“扬眉吐气”了。旧城改造让仲家洼变成了北仲小区,体育街的建立却让这个普普通通的居民区变成了青岛市的一个崭新的亮点。
体育街建成于2007年7月22日,全长100余米,呈“十”字形布局,其中,东西向是改造街道建起的体育用品街;南北向是覆盖河道建起的体育健身街,是一个容纳了数十种运动器材以及健身场所的健身游乐街区。居民们回忆,自从体育街正式开放以后,体育街上的舞蹈队一个又一个地建立起来,如今已不下六七支队伍。许多居民每天吃完饭后,也会准时融入到体育街的舞蹈队中,体育街的舞蹈队是这里的一道美丽夜景。
葛玲是体育街上“云之鹤”舞蹈队的一员,自从体育街建成之后,这里的舞蹈队越来越多,“云之鹤”算是这里规模较大的,在张淑云老师的带领下,每年都会拿到很多奖项,在青岛市的舞蹈队里也是佼佼者。还有健身操队“蓝之韵”在刘玉兰老师的带领下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了体育街上亮丽的风景线。说到这里,葛玲的脸上满是自豪和荣耀,她高兴地感叹道:“这20年的变化难以想象,在那个年代里谁能想到如今的日子能这么好呢?”
2018年,街道又投入1100余万元对25座居民楼实施综合整治,惠及居民2000余户。人们都说青岛是个年轻的城市,可即便是年轻的城市也有那些令人难忘的老故事,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能触碰人们的心灵,这些故事将由我们每个人共同去发现去见证,老人们见证了过去青岛的百年,而如今青岛的历史将由我们去创造去发展,为我们明天美好的生活努力着!
新闻推荐
“食堂+配餐”让学生吃上放心午饭 即墨已建成标准化食堂136所,7所学校试点午餐配餐
配餐营养又好吃,即墨实验二小的孩子们很高兴。文/图半岛记者高晓飞通讯员王功修如何给孩子找到一个可以放心吃午饭...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