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中医优势病种纳入医保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中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赵国磊介绍了青岛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振兴国医行动开展情况。记者获悉,目前青岛市三甲中医医院增加到4家,分别是: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即墨区中医医院,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名。此外,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下辖的青岛中医研究院项目已经完成前期装修筹备,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中医改革形成“青岛经验”
青岛市将 “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对区市政府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成效考核指标,在国内率先将“中医药资源配置情况”纳入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为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在国内率先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纳入区、市党委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
青岛市在国内率先将16个门诊中医优势病种(非大病)纳入医保统筹支付范围并按日间病房管理,并提高了限额结算标准,为3231例病人节约费用853万元,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联系点城市。此外,青岛市制定了《青岛市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7个住院中医优势病种以病种为计价单位进行定额结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此专门来青实地调研,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提炼出“青岛经验”。
三甲中医院数量取得突破
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实施中医医疗质量量化分级动态管理,先后对24所中医医院和21所综合(专科)医院进行了中医医疗质量的量化分级,为市民“看中医”提供遵循。成立了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药学分中心,开展了中药饮片的飞行检查,对222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和镇卫生院中药饮片采购验收进行了专项清查。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三甲中医医院增加到4家,分别为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即墨区中医医院,数量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达到6家。
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开展了中医药特色小镇(街区)建设项目,遴选了11个中医药特色小镇(街区),建立了5个中医药旅游基地、4条中医旅游线(点)。已建成6家中医医养结合型医院,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纳入了3项中医药服务内容。
建立知名中医药专家门诊
推进实施中医药“十百千万”工程,举办了第二届“国医大师”论坛,建立了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门诊——杏林苑,柔性引进建立了包括10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在内的80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遴选了160名中医药中青年技术骨干师从学习,中医药临床诊疗能力明显提升。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开设了中药专业,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建设了中医适宜技术教学“o2o”平台,培养了大量中医药职业技能型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下辖的青岛中医研究院项目已经完成前期装修筹备,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推行特聘中医专家存案制度,即外地中医专家经存案后可在青岛市医疗机构服务。入选国家社会办中医试点城市,社会办中医医院开业28家,备案制中医诊所53家。
实施国医馆建设项目,累计建成国医馆133个,全市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4个、高龄夫妇孕育调养门诊16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152个,全市所有镇(街)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将建青岛中医药国际中心
下一步,青岛市将在综合(专科)医院试点中医药适宜技术全科化,扩大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范围;建立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医共体,加强对基层的辐射带动;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建立青岛中医药国际中心;实施治未病中心与养生馆建设项目;推广中医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引导组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中医康复示范基地,打造中医药学科高地;建设中西医协同创新研究平台,组建中医疑难病诊疗中心。 记者 黄飞
新闻推荐
即墨妙府老酒亮相第24届绍兴黄酒节暨首届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
半岛记者孟秀丽11月7日,第24届绍兴黄酒节暨首届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绍兴开幕。品黄酒、觅商机、话发展,...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