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元,一生心血著就《崂山志》,周至元,一生心血著就《崂山志》

青岛早报 2018-04-08 05:19 大字

周至元(1910~1962)先生,自号懒云。他出生成长于社会动荡和日本侵略战争的战乱时期,在生活乃至生存都难以保障的年代,他却醉心于即墨、青岛地域的文史研究,并志于著书传世。他倾其生活所有和毕生精力,不畏艰辛,历经不懈考察论证,先后撰写了《游崂山指南》《崂山名胜古迹介绍》《清初即墨黄培文字狱》《于七抗清史略》《郑康成生平简介》《崂山志》等史志资料,并创作有小说《杜鹃魂》和诗作《懒云诗存》等专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由于他在方志、史传、诗文等方面的丰硕成果,1991年版 《即墨县志》撰有《周至元传略》,记载他的生平事迹,为当代即墨、青岛文化名人。

勤学苦读撰写志书

周至元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曾祖父开办有中药铺“符相堂”,周至元高小毕业后从医,且医术过硬,尤以妇科见长。周至元青年时期,还曾在他父亲与别人合伙开办的估衣店任过会计。这期间周至元的家庭生计主要靠祖业维持,而他无论从医还是干会计个人从业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书、游学,致力于学问。他十分热爱读书,下决心自学成材,30岁后还专心于英语学习。他多才多艺,会吹箫、弹琴、画画、作诗撰文,后来出版有诗集、画集。周至元成年后最酷爱地方文史研究,自诩平生有“三癖一志”,即:嗜书癖、烟霞癖、诗癖;立志著述,将即墨、青岛地域的历史文化撰文传世。这一志愿让他永未停笔,终生不辍。他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能过目成诵:“幼学时,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日夜扃门于克修轩斋,焚膏继晷苦攻三坟五典,废寝忘食广研诸子百家。 ”他读书有个特点,通读典籍时往往昼夜不辍,且不许家人惊扰。有一次他读书竟入魔了一样多日没出门,家人急得团团转,也顾不得他不让打扰了,一定得让他出门用餐,当敲门进屋时见他已体虚无力,步履踉跄晕了过去。周至元曾有诗自述道:

总觉年华渐喜书,苦攻坟典事三余。

痴情更较蠢鱼甚,灯火常亲子夜初。

正是这种勤学不倦的刻苦精神,为他的日后著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至元16岁起,受他舅舅的熏陶教谕,开始注重方志、史传方面的研究撰写。他尤其热爱家乡,热爱崂山和与即墨城毗邻的山水。他每次游历崂山的时候,都发现不少名胜的实际情况与旧志所记载的不一致,与游客所记述的散记相差甚远,而且不曾记载的形胜景观不胜枚举。他想“如此何以昭山之灵,而发国之光! ”即萌发了续修《崂山志》的志愿,以补前人之缺略。从此他终生与崂山结下不解之缘:“年必数游之,遂则攀危岩,历邃谷,穿幽洞,往往旬月流连而忘返。 ”他屡次游历考察崂山,广泛地考究相关资料,24岁即撰写成《游崂指南》,1934年由即墨新民印书局刊印,是一部最早出版的系统介绍崂山形胜的导游书。继而汇集崂山古今名人的有关题咏,三年后撰成《崂山小乘》。这些作品的问世,受到了文化界同仁的高度评价。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详尽地收罗崂山的有关资料,对山中各景点的典故详加考究论证。为了掌握一手资料,他每次考察崂山都是带上水、干粮,徒步进山数日不归。晚上就宿在庙里,跟道士、和尚攀谈了解崂山的人文典故。据他的子女回忆:“他每游人所不至的山洞时,尽是匍匐蛇形,每次游归,尽是衣襟残损,肌肤遍伤。但他终无反顾,而以能尽游二崂海山之胜为乐。如此游崂凡四十余次,对崂山之熟悉,自言更甚于土著山民与寺观之僧道。对足资二崂文献者,便留意抄存,日积月累,使手之稿裒然盈箧。以期实现他‘以昭山之灵而发国之光,补前志之缺略\’的志愿。 ”即墨早期的同盟会员、《即墨公报》发起人王仁山先生,在撰写的《周至元传》中写道:“至元性耽山水,欲穷探天下名山大川,以亲老故不肯远游,惟于穷探二崂名胜……为文奇肆雄健,令即邑诸公皆叹服焉。 ”

成稿之后几经修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1938年即墨处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之下,民生凋敝,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周至元家的祖业日衰,不得已自行维持家计,他只好开设中医门诊谋生。在为人诊病闲暇,边取出所积稿日夜编辑。自1940年3月至第二年2月,历时11个月,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崂山志》初稿。周至元曾有自述诗两首描述当时的境况:

淮涉河滨结草庐,门前流水到阶除。

清闲事业仙应妬,炮火声中日著书。

寄迹崂峰三十年,洞天无处不流连。

而今脱稿成山志,了却此生翰墨缘。

新中国成立后,周至元在即墨成立的中西医联合诊所任职,这期间他继续充实手头的志稿。 1952年,周至元迁居青岛后,虽处于病中,但仍坚持取出原稿进一步修订。他得知山东大学的黄公渚教授工于古文,且熟悉崂山的情况,便带上书稿登门请求指正。黄公渚教授阅了周至元的志稿后,大加赞赏:“此乃华阳、武功二志之继步,何不付诸剞劂以飨海内,借以崂山光宠乎?”即力荐出版社出版。而出版社看了志稿后答复:此志帙卷浩繁,不便立即出版。可以改编为一本崂山导游的小册子出版。周至元立即动手改写成《崂山名胜介绍》,出版发行达万册。

新中国建立之初,青岛市的建设日新月异,人们十分向往这座滨海城市,且来青岛旅游的客人都想前往崂山观光,出版全面介绍崂山名胜、人文的作品提上了日程。青岛市文化主管部门得知周至元先生撰有完整的 《崂山志》稿,即来函与他商讨出版事宜。黄公渚教授及青岛市图书馆的张世之先生认为:此稿材料丰富,体例合当,很适合时世需求。遂向青岛市政协推荐,经会议讨论,一致赞成将这部志稿出版。同时,黄公渚教授和张世之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修改意见,希望能补充崂山风景图片和石刻拓印,周至元便将整理收藏的50多副石刻图拿出来,对志稿再加补充修订。

周氏志稿评价甚高

鉴于周至元在史志研究方面的成果,1960年他被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并应邀去济南参加编写省志。周至元将《崂山志》稿带到济南,每当有时间就取出志稿再行修订。省志办主任史学通先生阅了周至元的志稿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后来撰文《对于周氏<崂山志>印象》称:“崂山除明末黄宗昌《崂山志》外,别无专志。 ‘周志\’是‘黄志\’之后第二部全面记述崂山的志书。 ‘周志\’收集材料始于1933年、1934年间,1944年至1945年成稿。1952年修订,1960年定稿。披阅文献六十余种,登临崂山四十余次,对于崂山的岩磐、林泉、人文、地理考察了解记述相当详细。在体例文字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在当时条件下,个人写志,可以说是尽了最大的力量,以旧志标衡量,还是不错的。”

在志稿的内容、体例方面,史学通先生评价说:“‘周志\’计八卷,二十四万余言(原稿三十余万言)记述了崂山的方舆、形胜、建置、人物、物产、金石、艺文;另有志余一卷,记异闻、轶事等,其中艺文、金石的搜集和著录,内容比较全面充实。在志稿体例方面,‘周志\’采取按事分目类为一志的方法,凡同类事物均系与一目。记自然景观,则分山峰、岩岭、涧瀑、潭泉……述人物景观则分道观、释刹、祠宇、别墅道路等等,条分缕析,依次叙述。这样处理眉目清楚,避免了相互杆格,体例堪称明快。当然这种体例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它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条分缕析,叙述清楚,使用这种体例可以避免重复交叉,便于入览,有的山志或以路线为线索,或以景区为单位记述景物,内容一多,到处都是山水、林泉、道观、僧刹,确有杂乱杆格之弊。所以说,‘周志\’按类分目的处理是合乎志体的。加之周氏为即墨人,酷爱家乡山水,对崂山景物十分熟悉,故能言之确确,加以文笔流畅,使志内容与体例方面均超过黄宗昌的《崂山志》。 ”“周氏在崂山资料的蒐集中,付出了长期而艰巨的劳动,做到了广征博引,占有了丰富的资料而使专稿《崂山志》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具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崂山春秋》杂志署名“遐迩”的作者,在其所撰《历代崂山山志述评》中,充分肯定周至元编纂《崂山志》的价值:“此志书共八卷,依次为:方舆志、形胜志、建制志、人物志、物产志、金石志、艺文志、志余,约22万字,详述崂山古迹名胜、人文景观,以及他自己平素观感交游所作的诗、赋、记等140余篇。全书以类系事,每卷下皆有综述,然后以条目形式分述,内容丰富、考察详尽、考据准确,层次鲜明,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此外,崂山许多摩崖、碑刻在战乱和“文革”中被毁,而周至元手录的这些石刻文稿,却为今人研究崂山提供了重要资料。豁达的性格、开阔的心胸,使他对于崂山的感情完全有别于黄宗昌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消极和无奈,其涌动的文笔甚为优美,诚乃佳作! ”

临终不忘托付手稿

不幸的是周至元去济南不久,因胳膊骨折住院,打石膏后数月仍不愈,左手失灵不能照顾自己,便接妻子前去照顾他的生活。即使这样,在病中他仍坚持不断地将稿子重加修订:“他自知来日不多,恐前志不遂,故宜加奋笔夺时,连朝接夕,日夜修订,直至终日不起。 ”最终完成《崂山志》定稿。而由于秉笔劳瘁,积劳成疾。加上正处于三年灾害困难时期,生活条件极差而患肠炎,病情加重身体状况日差,后来连话都说不出来。周至元在病重期间嘱咐儿女:“此志为二崂文献所系,吾知不久必有考古明夷之士,为之刊布流传无疑。余老且多病,恐不及见,希汝善藏以待焉。”周至元临终前最担心的是志稿的下落,确定不下让谁保管、放到哪里最为放心,于是他分别写给省历史研究所、山东大学好友黄公渚教授、青岛市博物馆李玉吾主任以及自己的子女们四封信,这也是他最后的遗书。在给李玉吾主任的信中,他写道:

《崂山志》稿原拟重抄一部,寄存馆中,乃仆身病日增剧,此志难酬,现鄙人临危之时,特草此字着儿辈将原稿奉上,希蒙收存,因思儿辈各处工作,到处携带不便,暂存馆中,如他日能出版时,仍希付还。另有《崂山名胜墨帧》一册,上有黄公渚、杜宗甫、赫保真等人画《崂山墨帧》于上,其中有空纸若干页,如岛上丹青名家能再补绘成一有价值的册本尤幸。箱内尚有诗稿一本,黄培文字狱一篇,希一并保存为盼。1962年1月28日,即墨周至元临危书于济南。

在给子女的信中,他写道:

延顺,我已不及见,兹将最后几件事嘱咐你们可照办,我写的《崂山志》一部,是我一生的心血,现带来济南,今我死后,你们商量谁保存,你们莫要轻看一本东西,最好将我的《崂山志》和《崂山名胜墨帧》及诗文三稿,用一个箱子钉起来 (里面放上点樟脑)以免损残,待几年出版社要此稿,再开看,照此办最好,你父遗言就是这些,延顺来世再见吧!

手稿幸存得以出版

因病情加重,周至元于52岁病逝于历下白马山。在此生死离别之际,他念念不忘的仍是《崂山志》稿。儿女们来济南处理完父亲后事,即将书稿带回青岛妥善保管。“文革”开始后,“破四旧”的形势十分紧张,红卫兵到处查抄旧书、文稿。周至元的儿女们很担心,拿不定主意是送到父亲嘱托的地方好,还是放在家里安全,一直忐忑不安。文革后期,街道办事处不知从什么途径得知他们保存有 《崂山志》稿,居委会的干部一连三天到家里来索要。周至元的女儿周延顺对他们说,这不是“四旧”,并拿出当年政府部门有关的信件给他们看。居委会干部不听,非要稿子不可。周延顺想这部书稿是父亲花费了毕生精力,留下的文化遗产,若交出去必定会遭到销毁,那一切就全完了,丢失了这个稿子,怎对得住老人家在天之灵!这怎么办呢?情急之下,周延顺和弟弟周延福商量决定冒险“调包”,这样做虽心里十分害怕,一旦被查出来,不知会被怎样追究。当时姐弟俩抱着豁出去了的念头,壮大了胆子,将书箱里的八本《崂山志》稿,用父亲的其他手稿和其他书籍替换出来。第四天,居委会干部又上门催要,他们把包好的箱子交给了来人。周延顺说:看着来人把箱子拿走的背影,我心如刀绞,不由得落下了眼泪。那些书稿虽说没有《崂山志》稿重要,可那也是父亲的心血呀!后来听说黄教授也被抄了家,把他一生收藏的书籍放在马路上烧毁,当时如果把我父亲的志稿送到他那里也难逃这一劫。十年动乱期间,周至元的儿女们谨遵父命,小心翼翼保存着《崂山志》稿。后经儿女多方努力,终于在其父亲去世31年后, l993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初版印行500册。由于印刷数量较少,很多读者和研究者纷纷前来或来函索要这本书,鉴于此周至元的儿女们又自筹资金,将《崂山志》再版。将《游崂指南》《崂山名胜画册》《崂山名胜介绍》等书也先后再版,了却了周至元临终的愿望。睹物思情,每当提起因《崂山志》所发生的一切,儿女们即会感慨万千,真是既欣慰,又酸楚。欣慰的是,终可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感到酸楚的是,父亲生前没能亲睹《崂山志》付梓。这些书籍的出版,为人们研究崂山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成果也为即墨文化界增添了光彩。

周氏诗作爱国情深

周至元先生深谙诗赋,尤擅七律。中年时正值日本侵略战争,民族危亡之际,他的诗作多为咏古、感时之作,如《田横岛》:

誓报主恩一剑横,英雄五百竟心同。

魂依荒岛燐犹碧,血染巉崖石亦红。

三尺孤坟峙落照,千秋侠客吊秋风。

汉陵拓土今何在,寂寞咸阳荆棘丛。

又如《闻华北有警感赋》:

破碎河山感不禁,倭寇蚕食又相侵。

已成弱宋偏安局,难厌强秦虎狼心。

十载教训时已晚,几回和议失尤深。

书生忧国诚多事,对酒狂歌且楚吟。

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激情,以及心系民族安危,慨叹国事多艰的心境。周至元酷爱家乡山水,早期诗作多为吟咏山水胜迹,自然景观。他屡次游遍崂山,凡山中景胜无不题咏。如《自然碑》:

怪石岩头矗,丰碑号自然。

秦皇空一世,不敢勒铭篇。

《玉龙瀑》:

一条空际舞,疑是玉龙飞。

眺赏坐岩石,斜阳不忍归。

这些诗作笔意隽永,格调清新,寄托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壮丽山河之情。他将所作的140余篇诗文融于《崂山志》中,更使志书增添了光彩。后来,青岛出版的《崂山志丛》《崂山诗文选》《琴岛诗刊》《海上名山第一崂山》《于七起义》《新崂山》等书刊多辑有他的作品及生平介绍。

周至元先生矢志著述,将生命尽付翰墨,历经五十余年波折遭遇的困苦生涯,均没移其志。由于他矢志不渝的追求,为即墨、青岛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其精神令人感动,我辈自愧弗如。他的著述生前大多没有付梓,周延顺女士为避免先父的著述流失,自己省吃俭用,积累费用,经多方请人协助整理,先后将所遗文稿整理刊印,并分发传世。只是周至元先生写的长篇爱情小说《杜鹃魂》,因少了第四卷已无处寻找,无法问世。其父其女孜孜以求,为即墨、青岛历史文化传世而不畏艰辛的精神,堪为我们当代人的榜样。

本文经采访周至元女儿周延顺及根据其所提供的资料撰写。

□刘永辉

新闻推荐

打好“乡情牌”把人才留在农村大舞台

毕业返乡传授农科知识 回家创业把土特产搬上网村支书带领村民思想“脱贫”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