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田间穿梭洒药忙
□本报记者李媛宋弢
也许,现在说起水肥一体化、秸秆反应堆、测土配方施肥,可以电脑一键操控,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可当农民玩起无人机,以一分钟一亩地的效率喷洒药液,你就会觉得当今的农业生产因为互联网、物联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人机开始替代人工洒药
悬停、轻巧转动、来回穿梭……一架无人机在操作员的操纵下灵活地穿梭在田间。播放完这段视频,智飞(青岛)智能装备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朱银广介绍,未来新型农民将会广泛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植保无人机研发与生产的厂商,朱银广的团队率先建立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企业标准,并于2017年申请了30多项发明专利,并取得2017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多项奖项。
“政策的红利让植保无人机领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国内的植保无人机基本都实现了初步智能自主驾驶,使用起来便捷高效。通过智能无人机技术,技术人员能够快速进行地块勘测、喷洒航线规划,相对于人工平均每天3公顷左右的作业量,植保无人机的喷洒效率可达到人工的15倍以上,此外农药使用量和用水量也比传统人工作业节省很多,而且喷洒均匀。”朱银广介绍,效率高易上手是最大优势,但由于目前价格都在几万元,农民购买实力有限,所以他们主打租赁,一台机器对外出租每亩8元左右,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记者在智飞农服大数据平台上看到,平台能够对种植区实行远程实时监控,无人机的作业信息以及航迹信息都能即时反馈。通过兼容环境监测、位置信息、智能设备、安全防控、反恐应急等数据,这个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地块采用不同方案,为田地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务。
朱银广认为,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传统农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可以促进种植业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施药量、减少水污染,最终让百姓餐桌食品更安全、健康。
物联网农业园区多点开花
即墨区现有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种养殖园区、基地达30家,通过农业科技110平台及客户端实现对5万亩以上粮油、蔬菜、果茶等大田作物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控的智能控制。其中华盛绿能公司投入1000万元建成智能温室,全国首创“光伏+农业”模式,建有光伏大棚5000余亩,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食用菌、茶叶、苗木组培中,其经验做法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中得到宣传。
平度积极发挥江北(平度)农业信息网的优势,发挥高端特色品牌引领作用,优先在乐义蔬菜示范基地、大泽山鲜食葡萄研究所等园区建立起15处物联网系统,园区内实行水肥一体化、秸秆反应堆、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全部实现智能化操控、智慧化生产,同时与青岛市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
2017年,青岛市发布“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业融合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市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6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截至2017年底,全市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园区已达139个。
搭建电商网络
西海岸新区农村电商孵化中心是青岛市首家以“三农”为主题的村淘运营中心、电商类创业孵化园区。自2015年7月16日运营以来,该中心成功创建琅琊镇、宝山镇、大场镇、珠海街道等四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建成了军民融合、茶马古道、天一电商产业园等优质电商平台,形成了区级有中心和平台、镇级有示范、村级有淘宝的四位一体的电商运营体系。
就在去年4月至6月蓝莓上市期,该中心对接森珍绿业有限公司,收集散户手中的蓝莓,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渠道日均销售3000多斤鲜果。据不完全统计,该中心累计为农民销售各类农产品1850万吨,实现销售额5.9亿元。
“目前在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崂山、西海岸新区等六个区市建立了镇级公共服务中心46个,村级服务站960个,县域、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拥有即墨、莱西2个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青岛市18个村庄入选2017中国淘宝村,全市生鲜农产品专营网店550余家,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电商企业达到49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58亿元。”青岛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农业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不仅实现了农产品营销网络化,最主要的是提高了青岛农业的品牌知名度,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新闻推荐
“最美地铁线”就要来了。昨日,青岛市地铁11号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顺利进行,评审专家组对11号全线开通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11号线具备试运营基本条件,这也是11号线开通试运营前最重要的...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