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岛所有县级医院加入医联体 农村居民到镇上就能享受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

大众日报 2018-03-29 02:25 大字

□本报记者肖芳

本报通讯员肖海青

大医院专家下沉到镇街

3月初,家住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东马村的张大爷,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家人赶紧将他送到镇卫生院诊治。为他接诊的,不是来自移风店镇卫生院的大夫,而是即墨区人民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孙常成。他是该医院常驻基层的5位专家之一。孙常成很快为老人做好了身体检查,并帮他办理了住院手续。

无独有偶,家住即墨区温泉街道的王大爷,近日也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严重皮肤病到街道卫生院就诊,得到了青岛市中心医院中医专家张春玲的诊治,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若是以前,两位老人至少要乘车1小时到即墨区人民医院,或者两个多小时到青岛市区大医院诊治。现在,得益于青岛市医联体的建设,他们不用来回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治疗。

近年来,青岛市不断推进医联体建设,一批大医院专家下沉至基层,缓解了农村医务人员不足和诊疗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农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目前,青岛市19家三级医院已牵头形成19个医联体,覆盖了328家医疗机构。2017年,医联体内派出专家到基层帮扶2346人次,提供诊疗服务59722人次,实施手术1003台次。

医联体延伸至村卫生室

具体说来,在县域层面,构建县乡村一体化模式的区域医共体,即:以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及妇保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建设县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医共体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形成集约服务优势,统筹人、财、物,防、保、康等管理,逐步构建三级联动共享的县级医疗服务体系。

例如,即墨区成立了三大“医共体”。其中即墨区人民医院牵头,与移风店镇卫生院等17家基层医院组建医共体;即墨区中医医院牵头,与蓝村镇中心卫生院等8家基层医院组建医共体;青岛市中心医院与温泉街道卫生院组建医共体。

截至目前,青岛市已经组建11个医疗共同体,共设置检验、影像、消毒供应等区域共享中心12个。

在城乡之间,构建会诊、培训模式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医联体,即:依托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信息化手段,延伸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促进“互联网+医疗”扩大优质资源服务半径,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东医院肺小结节影像诊断团队合作,成立远程影像会诊分中心;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加入青岛大学医疗集团,与6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共建共享协议,实现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体系有序衔接等。

截至目前,青岛共建有11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医联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学培训等各种服务,有力缓解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瓶颈的问题。

所有县级医院纳入医联体

今年,全市医联体建设将进一步推进。2017年12月,青岛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意见》。根据意见,2018年,青岛所有县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城阳、黄岛、即墨三区,胶州、莱西、平度三市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县域医共体,初步形成符合城市、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特点,有序推进分诊诊疗、上下转诊的医联体服务模式,医保总额付费、单病种收付费等付费方式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联体内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等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增长达到10%以上。

到2020年,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医联体建设覆盖全部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内部形成较为顺畅的人员上下流动通道、资源整合共享通道、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医院普通门诊患者下沉,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全面落实分级诊疗。

与此同时,青岛还将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之间“1+1”或“1+1+1”的机构组合签约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具体说来,医联体内医院将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专科门诊号源、住院床位资源优先分配到家庭医生团队,以此增加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的慢性病签约患者,在家庭医生处就诊可酌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充药品,应优先保障签约居民慢性病治疗的常用药。

新闻推荐

百年章嘉埠庙会连唱两天大戏 章嘉埠村连续第6年举办“庙会——送戏下乡”活动,吸引来周边近万村民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春燕通讯员张德林报道本报讯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五,段泊岚镇章嘉埠庙会举办,来自四邻八疃的村民们齐聚一堂,观看庙会上的精彩戏曲演出。据悉,章嘉埠庙会已经有上百年的...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