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东汉末年 贾姓人进入四川

华西都市报 2017-08-20 04:27 大字

贾谊画像。

贾捐之画像。

贾复画像。

贾逵画像。

我的姓氏

系列报道·贾姓③

秦汉之际,在此前春秋战国时期贾姓人播迁的基础上,贾姓人出现在了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河北等地。

其中一支向西发展,经河南、陕西,一路播迁到今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一带,成为当地一大望族,贾姓人的武威郡望、堂号由此诞生。

东汉末年,贾姓人中的贾龙出任益州从事(辅佐太守的官员),表明贾姓人已经进入了四川。两汉期间,贾姓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初的文人贾谊和东汉初的武将贾复最为著名。

西汉初年贾山,擅长政论文章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封建民主政治学说的人,是西汉初年的贾山。

贾山是颍川郡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人,祖父贾祛,是战国时魏国的“博士子弟”,家学渊源深厚。

贾山自幼博览群书,擅长写文章,尤其是政论方面的文章,以直谏、规劝和建言著称。

在为汉文帝效力时,贾山写了著名的《至言》。他以秦国为例,主张君主要爱惜民力,减轻赋税,广开言路,平狱缓刑,重用那些不计个人安危的“直切”之士,让老百姓敢于说话,君主要敢于让老百姓指责自己的过失等。

《汉书》中有《贾山传》,全文一万字多,《至言》占了近一万字。在这篇长篇政论中,贾山说,如果能广开言路,善于养士,国家就会强大,好比“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成语“雷霆万钧”,即由此而来。

汉文帝读了《至言》后,觉得很有道理,也切实可行,听取了他的意见,广开言路。

《至言》一文不仅对封建政治影响深远,同时也对西汉初年以及西汉中期的散文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贾山的后裔以“至言”为堂号,至言堂也是贾姓人中最为著名的堂号。

青年才俊贾谊,入朝受到重用

几乎与贾山同一时期,贾姓人中诞生了划时代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世称贾生。

贾谊是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人,先祖世代居住在河南。有关学者考证,贾谊应与春秋时的陈国大夫贾获有关系,贾谊家族也是洛阳的一个大家族。

贾谊少年天才,跟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况(荀子)的学生、秦朝博士张苍学习《左传》。10多岁就以能诵《诗经》《尚书》、擅长写文章而在郡内声名远扬。

当时河南郡太守、秦朝丞相李斯的学生吴公,把贾谊征召到他的门下做事。吴公对贾谊非常器重,贾谊也不孚所望,充分发挥才学辅佐吴公。

吴公治理河南郡,政绩斐然,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朝廷考核为第一名。吴公由此进入朝廷升任廷尉(掌管刑狱的最高官员,后世改名为大理寺卿)。

吴公自然不忘提携贾谊,汉文帝任命贾谊为博士。当时贾谊才21岁,是朝廷博士中最年轻的。

当时的博士主要职责是给皇帝当参谋、做顾问,回答皇帝咨询的问题。汉文帝每次提出问题让博士们讨论时,贾谊学识渊博,又敢想敢说,见解精辟,应答如流,很得汉文帝的赞赏。不到一年,贾谊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比博士更高级的议论政事的官员)。

当时汉朝已建立20多年,政局稳定,但需要进行改革。贾谊写了《论定制度兴礼乐疏》,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代替当时实行的秦朝礼制,让汉朝有自己的新风尚。

汉文帝刚即位,觉得条件还不成熟,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不过,贾谊的其他建议,汉文帝是采纳了的。

贾谊提出了著名的《论积贮疏》,认为当时社会上弃农经商的现象很不好,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发展农业,储备粮食,预防饥荒,以此稳定政局。汉文帝认为贾谊的建议非常好,下令鼓励农业生产。

此外,贾谊还帮助汉文帝修改和订立了很多政策发令,如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各自的封地去。

贾谊的这个建议,触犯了当时的权贵,为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祸患。

遭受权贵排挤,贾谊被贬长沙

权贵们已习惯在京城养尊处优的生活,根本不愿去封地过日子,丞相、绛侯周勃就是其中之一。

汉文帝为推行贾谊提出的这个建议,叫周勃带头回封地去,免去他的丞相职务。周勃由此对贾谊很不爽。

汉文帝觉得贾谊是一个绝世人才,想让贾谊担任更高的职位。汉文帝把想法告诉大臣们,看看大家的意见如何,结果遭到强烈反对。

以周勃为首的老臣们说,这个学识浅薄的贾谊,年纪不大野心大,他是不把国家搞乱心头就不舒服,用不得!

直接背后捅贾谊一刀的,是汉文帝的宠臣邓通。

邓通不学无术,贾谊很看不惯他,经常在汉文帝面前嘲讽他。邓通抓住这个机会,在汉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汉文帝最终慢慢地疏远了贾谊。

汉文帝4年(公元前176),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不难想象,本想一腔热忱报效朝廷的贾谊,心里是多么的失落和难受。长沙离京城隔了数千里,贾谊一路劳累奔波,长途跋涉,来到湘江。

他想到自己的遭遇和屈原是多么的相似,望着滔滔的江水,写下了《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的崇敬之心,抒发心中的怨愤之情。

周勃被人诬告谋反,关进监狱,受尽凌辱,后来得以赦免。贾谊得知后,没有计较周勃等人当初对自己的攻击,反而为周勃抱打不平。

他给汉文帝上疏《阶级》,提出君主应以廉耻礼义对待大臣。汉文帝认为贾谊说得很对,采纳了他的建议。

贾谊在长沙待了3年,汉文帝把他召回了京城。不过,因为邓通在背后搞鬼,汉文帝没有重用贾谊,而是任命贾谊为他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刘胜)的太傅(老师)。

汉文帝11年(公元前169),贾谊跟随随刘揖进京。没想到半路上出事了,刘揖从马上摔下来,死了。

贾谊觉得自己身为刘揖的太傅,没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第二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33岁。

贾谊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也很大,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文才斐然。他的政论文章,如《过秦论》《治安策》等,对后世的散文也影响极大。

鲁迅评价说,贾谊的文章是“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因贾谊在湖南长沙为官3年,后人又称他为贾长沙。如今,长沙市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处保留有贾谊故居,被誉为长沙最古的古迹及湖湘文化的源头,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贾谊提出的建议,虽然在汉文帝时期没起到多少作用,但在后世影响深远。

贾谊制定的削藩方案,被汉武帝采纳后,彻底解除了困扰中央集权的诸侯王割据的威胁。汉武帝对贾谊十分感念,提拔他的两个孙子为太守。

政论家贾捐之,多次批评权贵

贾谊的曾孙贾捐之,也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汉元帝刚即位,贾捐之就上疏谈论国家得失,被征召到京城做官。贾捐之屡次被召见,提出的建议也大多被采用。

贾捐之性格耿介,多次批评当权的中书令石显,使得石显对贾捐之很不舒服。贾捐之的官职由此得不到迁任,连见汉元帝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这让他很着急。

贾捐之和长安县县令杨兴关系要好,杨兴因才能出众,很得汉元帝的重视。

贾捐之从杨兴那里看到了希望,对杨兴说:“现在京兆尹的位置空缺出来了,如果我能见到皇上,向他举荐你,你就可以当上京兆尹。”

杨兴说:“你文才好,如果你担任尚书令,那就太好了。”贾捐之说:“你当京兆尹,我当尚书令,天下就会大治了!”

两人惺惺相惜,对未来联手干一番大事业充满了憧憬。

但杨兴说,石显这个人得罪不起,要想做官,得与石显搞好关系,这样才能见到汉元帝。

为此,贾捐之与杨兴一起写奏章举荐石显,希望赐给石显关内侯的爵位,并举荐他的兄弟们担任各官署的官员。贾捐之又起草了举荐杨兴任京兆尹的奏折。

石显听说贾捐之和杨兴的计谋后,向汉元帝告发了他们。贾捐之和杨兴被抓起来,关进了监狱。经过审讯,贾捐之被判死刑,杨兴死罪减轻一等,被剃去头发服刑。

贾捐之的行为虽然显得有些过分了,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不是为自己升官发财,而是想为国家多做事情,贡献力量。

贾谊的第九世孙贾秀玉,官至武威郡太守。贾秀玉的儿子贾衍,官至兖州刺史,定居在山东曹县。

贾衍的儿子贾龚,官至轻骑将军,迁居到武威郡,在当地发展成为一大望族,后世人才辈出,形成了贾姓人的代表郡望武威贾氏。

贾让治河三策,最早治河文献

西汉时的贾姓人,还有《左氏春秋》重要传人之一的经学家贾护和著名水利家贾让。

贾护,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人,名气与著名经学家刘歆相当,两人在经学上有深厚渊源。

贾护师承胡常,胡常师承尹更始,刘歆也师承尹更始。刘歆的弟子之一也是贾姓人,叫贾徽,贾徽又传儿子贾逵。关于贾徽、贾逵,我们后面再说。

贾护一生博学多著,弟子众多。其中一个弟子是著名的经学家、岭南经学始祖、王莽的老师陈钦。王莽的许多治军、治国方略,就源于贾护的思想。

贾让生活在西汉末年,汉哀帝绥和2年(公元前7),黄河决溢频繁,灾患严重,汉哀帝下诏征集治河方案。

贾让仔细研究前人的治河历史,并到黄河下游一带实地调查研究。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上、中、下三策。

贾让的治河三策,第一次全面地对治理黄河进行了方案论证,较完整地概括了西汉治黄的基本主张和措施;首次明确提出在黄河下游设置滞洪区的思想;首次提出经济补偿的概念,主张筹划治河工费用于安置因改道所需的移民等。

治河三策是中国最早对黄河下游兴利除害的治河文献,对后世治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治河思想的重要遗产之一。

班固在《汉书·贾让传》中,不惜篇幅完整记录了下来。

文武双全贾复,助刘秀打天下

如果说西汉初年的贾谊是贾姓人中“文”的代表性人物,那么,西汉末东汉初的贾复,则是贾姓人中“武”的代表性人物。

贾复虽是武将,但他的文化水平也很高,可谓文武双全。

贾复,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时,贾复在县上做掾吏。绿林军起义后,贾复聚集数百人,自称将军。

23年,贾复率部归附更始政权中的汉中王刘嘉,被任命为校尉。后刘嘉把贾复推荐给大司马刘秀。

贾复言谈举止不凡,让刘秀大喜过望,任命他为破虏将军。贾复的坐骑老弱不堪,刘秀把自己的坐骑送给贾复,以显示对他的重视。

贾复是个猛将,作战时非常勇敢。一次,他跟随刘秀作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都没把对方的阵地打下来。刘秀见大家都很疲惫,就说,大家都饿了,先把饭吃了再战。

贾复摇头说,吃啥子饭哦,先打下来再说。说完,他率先冲锋陷阵,一鼓作气把阵地夺了过来。事后,大家都很佩服他,对他赞赏有加。

建武元年(25),贾复在真定大战中身受重伤,眼看就没救了。

刘秀听后,大吃一惊地说:“哎哟喂,我一直不让他担任与主力部队配合作战的将领,是因为他经常不顾危险深入敌阵。没想到,我就这么失去了一个名将。听说他的妻子怀孕了,如果生的是女儿,我就让儿子娶她;生的是儿子,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指腹婚。

贾复凭着坚强的毅力,活了下来。伤好后,他又赶到前线去找刘秀。刘秀高兴极了,任命他为先锋攻打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境内),贾复一举拿下了邺城。

同年,刘秀称帝,任命贾复为执金吾(带领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职),封为冠军侯。此后,贾复又屡建战功。建武3年(27),贾复迁任左将军。

云台二十八将,贾复位列第三

贾复一生南征北战,多次扮演解救危急的角色,从没打过败仗,身上的伤痕多达12处。

刘秀知道贾复作战勇猛,胆子大,敢深入敌阵,而这是非常危险的,搞不好就把命丢了,所以经常让贾复跟着自己,贾复缺少独当一面的功绩。不过,刘秀心中有一杆秤:“他的功劳,我清楚得很。”

建武13年(37),贾复被封为胶东侯。此时的东汉政权基本稳定,聪明的贾复知道刘秀的心思,主动与高密侯邓禹辞去兵权,研究儒学。

刘秀对贾复和邓禹此举非常满意,免去贾复的将军官职,保留列侯身份。允许贾复、邓禹和李通3人参议国家大政。

贾复卸任后,回到今河南新密市白寨镇光武店村的家里,那里是他的家人长期居住的地方。

贾复兴建了一座城,史称贾复城。朝中其他显要贵族也纷纷到这里修建住宅,成为贵族居住区,当时有小洛阳的美称。

建武31年(55),贾复逝世,年仅46岁,谥号刚侯。永平3年(60),汉明帝命人绘开国功臣28人画像挂在南宫云台,史称云台二十八将,贾复排在第三位。

贾复死后,儿子贾忠继承胶东侯爵位。贾忠死后,儿子贾敏嗣位。建初元年(76),贾敏因犯罪,爵位被废除。

贾复的另一个儿子贾邯,汉章帝时,被封为胶东侯。贾邯死后,儿子贾育嗣位。贾育死后,儿子贾长嗣位。

贾复还有一个儿子贾宗,年轻时“有操行,多智谋”,很像贾复。贾宗最初担任郎中,后来逐渐升迁。

建初年间,贾宗出任北方边塞朔方郡太守。贾宗选用从内地迁到边疆的有才干的人担任职务,与边地官吏一起工作,互相监督,使得郡治焕然一新。

后来,贾宗又调任长水校尉(京师精锐军队八校尉之一)。贾宗精通儒学,每次宴会受到召见,经常在汉章帝跟前讨论。

章和2年(88),贾宗去世,被封为即墨侯,儿子贾参袭封即墨侯。贾参死后,儿子贾建袭封即墨侯,娶了汉和帝的女儿、临颍长公主刘利,官至光禄勋。

经学大家贾逵,一生著作等身

东汉的贾姓人还出了许多在文化艺术界知名的人士,如经学家贾徽、贾逵父子,名士、学者贾彪。

贾徽,贾谊第八世孙。贾徽的祖父贾光,官至常山郡(郡治在今河北元氏县境内)太守,把家从洛阳迁到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市)。

贾徽师从刘歆学习《左氏春秋》,撰写有21篇《左氏条例》,为一代鸿儒。

贾徽的儿子贾逵,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贾逵深得父亲真传,又进入太学攻读经书。贾逵在太学读书期间十分用功,达到了“不通人间事”的地步。

贾逵身材高大,大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贾长头。贾逵在学习上又好问,大家都说“问事不休贾长头”。

汉明帝永平年间,贾逵献上撰写的30篇《左氏传解诂》、21篇《国语解诂》,深受汉明帝重视,被封为郎,让他和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同校秘书。

汉章帝即位后,倡导儒家学说,特别喜欢古文经的一些著作,让师承古文经学派的贾逵在北宫白虎观、南宫云台讲授《古文尚书》《左氏传》。

贾逵从太学生中挑选了20个高材生,传授古文经,其中包括后来著名的《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提升了古文经的地位。

贾逵还精通天文学,提出历法计算中应按黄道计量日、月的运动,还明确指出月球的运动是不等速的等。他参与修订了《四分历》,比以往的历法有显著进步。

贾逵一生著作等身,所撰经传义诂及论难上百万字,又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等9篇,被称为通儒。

成语通权达变,就出自贾逵的“《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的话。

贾彪,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舞阳县北)人。贾彪年少时到洛阳进入太学读书,“志节慷慨”,与郭泰一起成为太学生的首领,联合李膺、陈蕃等,评论朝廷,褒贬人物。

汉桓帝时,贾彪出任汝南郡新息县(今河南息县)县长。当地贫困的百姓,大多不养子女,怀孕了的就堕胎,生下来的就溺死。

贾逵到任后,制定了严厉的制度,凡是不养子女的,与杀人同罪。

几年后,当地人生养子女数千人,都说“这是贾父所生”,男孩取名贾子,女孩取名贾女。

贾彪弟兄3人,名字中都带有“虎”字,在社会上的威望都很高,只有贾彪的气势最强盛,人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典故“八龙三虎”、“龙兄虎弟”,就来源于贾彪兄弟等人。

益州从事贾龙,贾姓最早入川

贾龙是史料中记载的最早进入四川的贾姓官员。

贾龙籍贯不详,东汉末出任益州(今成都)从事。中平5年(188),河南南阳人马相在绵竹起事,自称“天子”,部众10多万人,先是攻破益州,杀死益州刺史郤俭。接着攻破巴郡,杀死郡守赵部。

当时贾龙领兵数百人在犍为郡,集结各地兵力打败马相。贾龙派人迎接朝廷任命的益州牧刘焉。刘焉入主益州后,把益州治所定在绵竹,任命贾龙为校尉。

刘焉占据益州,中断与朝廷的联络,同时进一步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天下诸侯讨伐董卓时,刘焉拒不出兵,保州自守。

刘焉的作为,引起贾龙和犍为郡太守任岐的不满。任岐自称将军,起兵反抗刘焉,结果被刘焉打败。

初平2年(191),董卓派司徒赵谦带兵征讨益州。赵谦游说贾龙起兵反抗刘焉。贾龙被说服,联合任岐攻打刘焉,结果被刘焉击败,两人都被杀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读者互动/

欲知您的姓氏请关注公众号

截至目前,我们已详细报道王、(铁改)余、萧、潘、傅、刘、孔、廖、邓、李、易、冯、白、罗、贺、谢、滕、方、吴、汪、杨、郑、唐、周、曾、巫、蒋、岳、张、徐、文、颜、许、赵、秦、黄、彭、蒲、梁、向、陈、万、牟、先、袁、高姓等,正在报道贾姓。

读者如想查看此前的报道,可订阅微信公众号“四川百家姓”(scbaijiaxing)。因报纸版面容量有限,微信上推送的文章更详尽、更丰富。

读者要想获取某个姓氏的文章,只需发送姓氏即可。如想查看“王姓”的相关文章,只需向公众号发送“王”(不含引号)即可。

特别致谢:

本期贾姓稿件的采访和资料,得到四川贾姓研究者贾载明先生的大力支持。

新闻推荐

依喜好打造空间自由定制和改变

[精装修][个性化户型]2015年9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山东省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将研究制定地方强制性技术标准,2017年城市新建高层住宅将实行全装修,2018年新建高...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