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手工艺制作精美银器 即墨移风店镇手艺人陶文暖一家三代打银器为生,其打银器手艺已被评为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雕花模具在银饰上刻花纹。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春燕
在金银饰品机械化生产的今天,手工打造的金银饰品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然而在即墨市移风店镇上泊村,依然有一位传统打银器手艺人陶文暖,他三十年如一日,坚持传统手工方法打造银器,现在这项打银器手艺不仅被评为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3岁的女儿也准备学习这门老手艺,要将传了三代的打银器手艺继续一代代传承下去。
每一件银饰都是纯手工打造
“现在正在化料,这是打银器的第一步,虽然过程很繁琐,但是打出来的每一件银器绝对是独一无二,是工厂机器批量化生产永远也达不到的。”7月17日,记者在即墨市移风店镇上泊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见到了打银器第三代传人陶文暖,他的工作环境比记者想象中简陋多了,没有高大上的操作台,陪伴陶文暖的除了一台焊枪外,就是几个破旧的木箱了,里面满满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已经打造好的精美的银器。
此时的陶文暖正在全神贯注地为顾客打造一副银手镯,只见他拿着焊枪,脚踩鼓风机,对准一块银块不断地喷出火焰,不一会儿银块就融化成了一堆银水。“选料、化料、手工捶打、雕刻、抛光,就这几道工序,看似比较简单,但却是考验工匠的手艺和熟练程度。”汗水不停地从陶文暖的脸上淌下来,但是他却顾不得擦一下。化料后,陶文暖趁着温度抓紧用锤子和钳子反复捶打塑型,“叮叮叮”……就这样一锤一锤敲打,另一只手慢慢转动银条,持续30分钟后,一根细长圆润的银条就完工了。银子的硬度比较低,所以比较适合雕刻,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雕刻等工序了。
加工一只银手镯要两个半小时
在陶文暖旁边的木箱子里,除了铁砧、喷枪、钳子、小铁锤等工具外,还摆放了好多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铁条。“这就是雕花的模具,有的是我自己用铁模子打出来的,有的是去南方进的一次性的现代工艺模具。”说话的同时,只见陶文暖拿起一个铁钉大小的模具对准银手镯,然后拿着锤头敲下去,很快一朵五个花瓣的小花就出现在了手镯上。雕刻上各种花纹之后,就进入最后一道抛光程序。“必须要用纱布或是抛光机抛光,这样才能显示出首饰的亮度。”陶文暖说。
手工打造银器比较麻烦,工序最复杂时达30多道,相对来说费时费力,尤其是将银块打成银片这道工序时,是最考验打银器手艺人的技术水平。“打出的银片必须厚薄均匀,表面光滑,否则就是不合格。”陶文暖说,每件好银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一只戒指大约要20分钟,而一只银手镯大约要两个半小时。三十年来,陶文暖将自己的激情和心血全部倾注在每件作品中,在脑海中构思出银器的轮廓,纯手工打制好每一件银首饰,而一件件精致的银饰品也无不透露着灵性和智慧。
手艺传承3代,已被评为市非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陶文暖的打银器手艺是爷爷陶成松传下来的,爷爷从他舅舅那里学会了这门手艺并不断钻研首饰加工技术,1912年在青岛创办了“顺兴银铺”,主要从事手工加工金银首饰、珠宝镶嵌等业务,在当初曾是青岛市规模较大的银楼,下辖大小银铺20余家。陶成松以精湛的工艺技术,严格的质量要求,被岛城誉为“陶银匠”。当时加工的金锁、银锁、麒麟送子、银蝉等饰品栩栩如生,广泛流传民间,后将该技术传给儿子陶思友也就是陶文暖的父亲。这项技术由第三代传人陶文峰、陶文暖、陶文溪兄弟三人传承下来,使得这项民间艺术得以保留至今。现如今,打银器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起自己的这份手艺,陶文暖很是自豪,兄弟三人,大哥在即墨城区开金店,他和弟弟在老家一边务农一边打银器。“目前主要是赶集给别人加工收取加工费,一个戒指是20元,银手镯是40元。”陶文暖告诉记者,一个月差不多有3000元收入,在农村要不上价来,还是有点辛苦,但是自己已经干了30年,对这份手艺也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也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无论如何一定要坚守老手艺。更令陶文暖欣慰的是,目前23岁的女儿已经表示愿意继承父亲的老手艺,让打银器这一老行当,继续代代相传。
新闻推荐
昨天下午,岛城降下暴雨,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让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玉米、花生彻底喝饱了。即墨市北安街道卢家庄村村民张玉顾说,他们村西侧数百亩的玉米地,经过这场降雨后,原来枯萎的玉米叶子,很快舒展...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