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贵州路(上)
侯修圃
“昔日海滨多荒丘,如今森林摩天楼。沧桑巨变成一景,幸福宜居乐悠悠。”这是我近期走贵州路的一番感慨。在西镇居住30余年,并在贵州路工作2年,但对贵州路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次重走贵州路采访,才有了进一步认识。
其实,从团岛一路开始,一拐角就看到青岛商务学校,高高凌空架起的“青岛商务学校”八个红色大字横空出世,熠熠生辉。不禁使人想起这所中学的发展。这所中学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叫青岛36中学,只收初中学生。“文革”后期,市教育局规定,按居住地入学,此校高初中都收。上世纪80年代,随着学习德国办学经验,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分开,36中学就改成青岛食品学校,就算是中等专业学校。新世纪以来又改成商务学校。谁能想到这所现代化中职学校以前竟是破烂市,“绝大部分简易房屋的店铺,而破烂市大部分是地摊,仅有几处棚厦算是大的破烂商摊,这处破烂市有几家旧书摊,许多人在这里‘淘\’到了有价值的古旧图书”(鲁海语)。
其实,贵州路原本是滨海马路,南面就是海崖,所以说“多荒丘”。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附近胶县、高密、即墨、日照等地破产的农民来到青岛,没地居住,就在贵州路西部搭起临时棚子,条件好的就盖起板房草舍、砖泥房子等。所以1933年《青岛指南》描叙:“搭盖板房草舍,聊避风雨,与上海闸北交通路一带情形相仿佛,此等草房板舍,类皆狭陋异常,其高度低头而不能直立者。炕灶每相连接,杂物零乱无序,秽浊之气,往往刺鼻。男子大抵以拉大车、洋车、作工、撑船或扑鱼为业;女子以糊火柴盒居多,老幼妇孺则从事拾煤核,打海蛎子等。”可见穷人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现在把思绪拉回来,仰望沿海摩天高楼与白云接吻。使我感叹人的力量,虽不能说“人定胜天”,但却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真是昔日荒凉地,如今摩天楼。整个八大峡是人工造出的一个小区。
如果你再走几步,就看到贵州路小学,它坐落于贵州路12号,始建于1934年。由市教育局主管,定名为青岛贵州路半日学校,首任校长赵世法。当时只有临街一溜二层楼房。同年10月,改为市立贵州路二部制小学校。1936年,临台西四路盖了西教学楼,面积1365平米,增加12个教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1938年,青岛一中被日本占据做兵营,而青岛一中要复课,就搬到贵州路小学校址办学。1952年,恢复贵州路小学。
新闻推荐
被网贷5000元,逾期未还成“黑户” 市民于先生莫名背上不良信用记录,想贷款买房成难题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云天近日,莱西的于先生想贷款买套新房结婚,可当他申请贷款时,却被告知因信用不良无法贷款。他查询得知,自己名下竟然莫名有一笔5000元的网上贷款!而且因逾期半年未还成为了信...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