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后,为烈士找到“回家”的路
“我母亲说,舅舅参军入伍参加抗美援朝,临走时叮嘱她:‘照顾好咱妈,等打完胜仗,我就回来。 ’可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70多年。后来,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亲专班的同志找到了我,告知了我舅舅长眠的地方,了却我们一家人的心愿。 ”昨日,刘志金烈士的外甥王云告诉记者,他终于得知了舅舅在朝鲜的安葬地点。与此同时,记者得知了另一个好消息:胶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信息比对,联系上了安葬在胶州市烈士陵园的钟长水烈士的弟弟钟长泉。老人今年73岁,身体硬朗,与家人生活在济南老家,他表示非常感谢陵园代自己祭扫兄长。
01/
只能面朝东方祭亲人
今年52岁的王云和83岁的母亲刘志美居住在胶州市九龙街道营海社区法家庄。 “我母亲告诉我,他们兄弟姊妹3人,我舅舅刘志金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一个男孩。 1951年,我舅舅也就十八九岁,从村里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母亲说,他皮肤白皙、眉清目秀,跟着部队走的时候一直在微笑。 ”王云说,舅舅没有留下照片,他从来没有见过舅舅的样子,对他的印象,都是由姥姥和母亲的零碎回忆拼凑起来的……
“舅舅这一走便是70多年,至今没能回家。”王云告诉记者,每逢清明、过年,他都会朝着东方祭拜舅舅。 “我只知道舅舅牺牲在战场上,但是不知道他具体安葬在哪里。 ‘舅舅’这两个字对我来说代表着一份亲情、一份怀念。舅舅离我很遥远,但我时常想念他。2002年姥姥去世了,临终时她还念叨着我舅舅。”王云说,一直到去年11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亲专班的志愿者找到了他,他这才知道舅舅被安葬在朝鲜平康郡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二号墓区。
得知舅舅的消息后,王云激动不已,他对志愿者说,“终于有舅舅的消息了,总算可以对姥姥有个交代了。舅舅自从抗美援朝后与家里再无联系,在此之前都不知道舅舅葬在什么地方,我姥姥临终时的心愿就是能有舅舅的消息。 ”
王云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只从文艺作品中看到过抗美援朝战士们的英勇事迹,现在一想到他的舅舅就是这样的勇士,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骄傲。舅舅为了保家卫国,十八九岁就牺牲在了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和战友们打出了中国人的骄傲,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为了国家和平、老百姓安居乐业,有多少仁人志士英勇献身!舅舅威武不屈的壮举,是千千万万先烈们献身精神的缩影,令人敬仰、钦佩。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做人做事,不求轰轰烈烈,但求问心无愧。 ”这是王云发自内心的真实愿望。
02/
不曾停下寻找的脚步
当年,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每一张面孔上都洋溢着青春气息,每一名烈士都永垂不朽。当志愿军烈士寻亲服务团的志愿者在朝鲜平康郡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二号墓区发现刘志金烈士的信息后,一场寻亲行动随即展开。志愿军烈士寻亲服务团志愿者刘涛告诉记者,“有烈士的后人到朝鲜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为英烈扫墓,我们在扫墓人的记录本上找到了刘志金烈士的信息,便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给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亲专班。 ”
刘涛告诉记者,志愿军烈士寻亲服务团的志愿者大多是志愿军烈士后代,新冠疫情发生以前,每年都会组织一批人去朝鲜扫墓。祭扫时,志愿者会把陵园英名墙上的烈士名单拍照后带回国。团队中有军史专家,会根据烈士的牺牲地、所在部队、战史、行军路线等分析烈士的信息,再到中华英烈网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上进行比对。比对完成后,志愿者会根据烈士的籍贯联系当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找到烈士亲属后,会把烈士陵园的照片发给烈士亲属。
胶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褒扬纪念科科长马军告诉记者,志愿军烈士寻亲服务团成员刘涛提供了胶州籍烈士刘志金的信息。他们根据所掌握的烈士信息进行核对,确定了烈士家所在的具体镇街村庄。随后,他们通过镇街联系村里,找到了烈士亲属。对于刘志金烈士的“归乡回家”,马军连连感叹,他说,“在革命战争中牺牲在异国他乡的烈士,不该被历史和人民遗忘。当听到英烈亲属一声声寻亲的诉求,看到他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我们也感同身受,也非常希望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虽然寻亲难度很大,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哪怕找到一丝线索,对烈士和他们的亲属都是莫大的慰藉。 ”
刘涛坦言,“刘志金烈士的信息较为完善,即便是这样,我们也用了2个月时间才找到他的亲属。还有很多英烈因籍贯不详、番号不详,以及同名同姓等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找到亲人,但我们会一直找寻下去。 ”当记者询问他为什么要加入志愿军寻亲志愿队伍时,他告诉记者:“我爷爷就是一名志愿军,他叫刘兴堂,是志愿军26军78师234团1营的排长,立过四次三等功。他参加过长津湖战役,最后牺牲在391高地,被合葬在朝鲜平康郡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二号墓区。然而,我却一直没有找到他的合葬墓。 ”正是这份执念,让刘涛没有停下为烈士寻找亲属的脚步。
钟长水烈士弟弟钟长泉:
感谢陵园代祭兄长
“我大哥是在学校直接入伍从军的,没想到,最后等来的却是他牺牲的消息。 ”73岁的钟长泉难过地说。
根据相关记录,烈士钟长水为山东省历城县西效公社后沟大队人,1944年出生,1961年入伍,系6039部队战士,1964年8月在胶县(现胶州市)因公牺牲,安葬在胶州市烈士陵园中。根据这些信息,早报记者在胶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与钟长水烈士弟弟钟长泉取得了联系。钟长泉现住在济南槐荫区,当记者电话联系他时,他心情十分激动。钟长泉告诉记者,他们兄弟姐妹一共5人,钟长水是大哥。受大哥影响,他的二哥钟长河后来也是在学校参军的。 “当时大哥在学校参军入伍,等得知消息的时候,他已经跟着部队走了,我们没来得及去送他。 ”钟长泉说。
“大哥当兵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会给我们写信,说一下最近的生活,在信中每每叮嘱二哥和我要照顾好父母和两个妹妹。 ”钟长泉说,那个年代和现在不一样,信件是全家人和大哥交流沟通的唯一方式。 1964年,家人接到了钟长水因公牺牲的消息。 “父亲和母亲哭了很长时间,不吃不喝,十几天没有出门。 ”钟长泉记得,父亲那时候哭着说:“老大才20岁就走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 ”
当谈及钟长水烈士参军的初衷,钟长泉说,大哥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当时父亲是公社生产队的小队长,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带着村民们促生产,被县里评为劳动模范。 “大哥年长我4岁,他经常对我说:‘泉,以后我要和咱爹一样,做一名有担当的人。 ’”钟长泉回忆,听闻大哥去当兵时,父亲很开心笑着对他和二哥说,“当兵好,能为国家贡献力量,你们兄弟俩要向大哥学习。 ”钟长泉告诉记者:“大哥当兵时17岁,我当时只有13岁。他有着近1米8的个头,长相十分帅气。 ”
从小受家中长辈、兄长的感染,钟长泉一直将责任和情感深埋心中,后来他进入上海医科大学 (今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毕业后,钟长泉进入卫生系统工作直至退休,他一直以哥哥为榜样,守好自己的阵地。钟长泉告诉记者:“跟大哥、二哥执行任务一样,治病救人就是我的天职。治病救人,就相当于打赢一场生命保卫战。 ”
“父亲每次喝醉酒都会念叨大哥。 ”钟长泉至今还记得,父母临终时的遗愿,就是希望他和二哥能多去“看望”大哥,陪大哥说说话。钟长泉说,“后来,胶州市烈士陵园对我大哥的烈士墓进行翻新,我和二哥一起去祭奠了大哥。 ”但是随着年纪增长和目前疫情防控等原因,钟长泉不能频繁去胶州。当得知胶州市烈士陵园会代替自己祭扫兄长时,钟长泉非常感动。
胶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马军告诉记者,“我们发现钟长水烈士墓长期处在亲属失联状态,为了及时找到烈士家属,我们与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亲专班联系,推送了钟长水烈士的信息。后经过青岛、济南两地烈士寻亲志愿者联动寻找,最终与烈士的弟弟钟长泉取得了联系。 ”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邹忠昊 通讯员 刘朋朋 刘建军 马军
新闻推荐
一条“百花香”手帕,让76岁的周淑云老人保存了69年,那是大哥周祥烈士赠送她的礼物。69年了,她一直等待着大哥安葬地的消息。...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