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解困带来停车惊喜
“大家这个时间不要开车到栈桥周边了,附近没地方停车,坐公交或地铁来更方便……”这是今年春节假期,一名网络主播在栈桥上直播时,反复提醒观众的一句话。停车难,在老城区是个尤为突出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老城的复兴。不好停车,可能导致人流量减少,相应的商机也会减少,一些知名商家会犹豫是否入驻老城区,这是一系列的“多米诺”反应。近两年来,青岛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西部复兴,诸多公共停车场项目的建设正在有的放矢地加紧布局,充分挖潜停车资源,助力西部城区复兴的步伐。
上班族包月停车遭拒
“我们单位决定后续拒绝你的车包月了,不好意思,这是公司的规定,我们也没办法。 ”上周,在胶州路附近上班的市民胡先生收到了这样的消息。之前胡先生在胶州路一处单位的内部停车场包月,今年2月底到期,他准备再续一年的包月费时,却被停车场拒绝了。胡先生向停车场管理人员询问才知道,这家单位停车场对外包月,本意是方便周边居民夜间停车,而胡先生的车却是白天停在这里,和停车场对外包月车位的初衷背离。
“这个停车场不算大,离我单位近,并且每个月400元的包月价格也相对合适,对我上班也很方便。 ”胡先生有些惋惜,但他说,他能理解停车场管理方的决定,试图商量加一些包月费继续停在这里,但依然被拒绝。
“我们这个停车场是单位内部的,原本不对外,考虑到周边居民停车较困难,两年前推出了夜间包月服务,方便周边居民晚上停车。但是这两年在运营中发现,有些车辆包月后,长时间停在场内,不利于停车场的车位循环,给单位内部人员停车以及白天对外运营也造成了麻烦。 ”胶州路这处停车场的管理人员苏先生说,停车场雇用的几名管理员的工资都是从收取的停车费中出,场内的停车资源有限,且靠近西部市立医院,特别是上午,把停车资源留给来就诊的患者,能增加部分盈利,所以他们今年坚决拒绝了几辆白天长期停放车辆到期后的续费。
胡先生说,他在周边上班多年,虽然周边也有一些道路停车泊位,但绝大多数时间不会有空余的地方。“七八年前吧,还偶尔能找到个道路泊位,近几年基本不用想了,能遇到一个道路上的空闲泊位,就像中大奖一样。 ”胡先生告诉早报记者,他家住得较远,目前还没有合适出行的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所以不得不每天开车上下班。
多方寻找解燃眉之急
这怎么办?没地方停车万万不行。 “收到消息,真是感觉到了燃眉之急,重新找停车位很困难。 ”胡先生说,周边个别小停车场都处于饱和状态,不接受停车,所以他只能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寻找停车场。
“聊城路上还有一个较大的临时停车场,但是他们也拒绝包月,说是被周边几家单位包下了,不对外停车。”胡先生说,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几天来对单位周边进行了探访,发现了虽然有些小停车场,但不是不提供包月服务,就是即使能包月,也被明确告知不一定有车位,特别是上午时间,一般停车位都非常紧张,一旦停车场停满,就只能排队等空出车位再进。胡先生单位所在的区域里,有青大附院和市立医院两个大型医院,就诊人多,所以上午基本没有空闲的车位。 “就算是违法停车,也经常找不到能停下车的地方。”胡先生这样形容周边的停车难,“再远处,中山路上有家商场有地下停车场,但包月费是700元,这个价格让我有些承受不了。 ”
经过一番探查,胡先生的燃眉之急虽然未能解决,但他惊喜地发现,周边有不少停车场正在规划建设,未来估计能缓解停车难问题。
胡先生在朋友圈里发信息寻求帮助,终于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在离单位稍远的一处新建停车场内,临时找到了每月400元租金的车位,“这个地方离单位远一些,停车后得步行20分钟才能到单位。但即使这样,我心里也算踏实了,不用担心因找不到地方停车而迟到,或者上班期间被通知来配合挪车等问题。 ”
胡先生说,他近期还会在离单位更近一点的地方再找找,看是否有合适的地方包月停车,也期待周边规划的停车场早日建设完工,迎来停车更方便的日子。
回家停车如同“打游击”
家住德县路的李女士今年年初看到新闻报道,中山商城将要改建成地下停车场,这个消息让她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她有望结束日常停车“打游击”的日子了。
“白天基本上不敢开车回来,因为实在找不到停车的地方,就算晚上回来,也要在周边转好几圈,尽量找个不妨碍交通的位置停下,然后第二天一早去开走。 ”李女士说,老城区的道路多数比较窄,有些略宽一点的马路设有单侧停车泊位,但通常都停满了车,她通常要找狭窄的小路,尽量靠着墙边停。她开玩笑说,和网上流传的北京一些胡同里紧贴着墙停车的视频差不多,自己的停车技术已经练得“杠杠的”。
李女士说,她居住的地方属于景区,在节假日时,停车问题就显得更紧张,邻居们也都是一样的状态,如果有机会把车停进泊位里,就舍不得挪动了,甚至会在短时出行时打出租车,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把车开出去,这预示着回来后又得经历一次艰难寻找泊位的过程。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家都这样,也会造成停车位更难找。 ”李女士说。
“前些年,周边的道路泊位还有停车包月,遇上服务好的泊车员,还能帮忙留着车位。但这几年,就算包月也经常找不到地方停车,出现很多矛盾,周边的泊位干脆就都取消包月了。 ”李女士说,她最渴望的就是回家能有个合适的地方直接把车停下,第二天早晨不会有人催着挪车,也不用担心会被交警贴罚单。
“很多老邻居们就是因为停车难的问题,陆续搬离了这里,到一些新建小区居住。 ”李女士说,她去年也在城阳一处楼盘买了新房,并且一下买了两个停车位。 “但我还搬不走,一方面孩子还在附近上小学,另一方面,很舍不得这片已经居住了近40年的地方,对这里还是有情怀。”李女士说,她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随着西部城区的复兴,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停车难的问题,正在大量规划停车位,挖潜停车资源,她认为,未来几年,这里的停车问题一定能有所缓解。
店铺业主的尴尬现状
在老城区上班和居住的人都有这样尴尬的状态,对于到老城区旅游的游客们来说,面临更是 “囧途”了。 “青岛老城区很美,但千万不要开车去,不好找路,更不好找停车位,建议大家还是乘公交车或步行最好,漫步青岛老城别有一番韵味。 ”这是“小红书APP”上对青岛老城区的一句点评。中山路周边众多的店主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我的店铺是网红店。 ”“你店周边不好停车! ”“我的店铺价格实惠。 ”“你店周边没地方停车! ”……
“这几年政府积极开展西部复兴,很多政策都特别好,人气也逐渐有了转好,但是停车难始终是一个尴尬的问题。 ”中山路上一家餐馆的经理王泽杰说,老城区商业的经营状况淡旺季非常明显,在夏季旅游季节,中山路周边的人流量非常大,主要是外地游客,而过了旅游季,这里马上就冷清起来,进入了淡季。王泽杰这几年多次尝试在冬季推出一些大幅优惠活动以拉动人气,但往往因为周边不好停车,得到稍远一些的停车场停车,最后许多客人选择不来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夏天旅游季的时候,停车更难,但很少有人因不能停车而放弃出行,而冬季的时候,因为不好停车而不来的人较多。”王泽杰说,他分析这是因为冬季来的多数是本地人。外地游客到了青岛,因为路不熟悉,往往一找到停车位就会停下车,然后采取步行或乘公共交通的方式出游,而本地人则有种必须把车开到位的优越心理,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冬季西部城区就变得冷清的原因。
王泽杰说,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并不好的循环模式。“本地人都不愿意来的地方,长此以往,外地游客可能也不愿意来了,这就会让这个区域变得越来越冷清,前些年中山路商圈逐渐没落也是这个原因。 ”王泽杰告诉记者,但是青岛中山路周边有着天然的优势,独特欧陆风情的建筑和栈桥等知名景区,又是外地游客来青必打卡的目的地,随着这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就形成了旅游季热、淡季冷的现状。
“按说,目前在冬季停车也不是问题,我们店附近,步行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停车场有好几处,特别是悦喜客来超市停车场,停车很方便,但还是少有人愿意停车后再走过来。 ”王泽杰说,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因为周边整体的商贸还不够发达,在旅游淡季体验不足造成的,因为有些店铺只在旅游季的半年多时间里营业,剩下的几个月为节省成本会直接关门停业。
易停车成为消费重要条件
如果容易停车,很多人都愿意来转转,人流量大了,很多知名度更好的商家愿意来设点经营,人流量会更大,商铺生意更好,人气就聚起来了。这又是一种人气和商家共同经营着的良性循环,从万象城等大型商场的现状就能看出来:停车地方够大,开车来了就能停下,和朋友约在那里比较靠谱。
“有很多不错的餐饮体验,比朋友早到了可以逛逛店,而不是无所事事地无聊等待。 ”市民孙女士说,她现在和闺蜜们外出约饭,一般都会选择万象城等大型商场,感觉过程特别顺畅。尤其是夏天的酷热或冬天的严寒天气里,更是倾向于做这样的选择,“停下车就能直接乘坐电梯去商场内,不用被风吹日晒而花了妆,特别是冬天不用准备笨重的厚外套。 ”
“其实这就是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配套设施的要求提高了。 ”孙女士说,私家车如今已经成为必备,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家庭,都有私家车,尤其是在这两年疫情的环境下,开车点对点出行已经成为了习惯,相对应的停车资源丰富的位置,肯定会是人们休闲的首选。
有了容易停车的基础条件,更多可参与体验的消费方式也是人气的必备。如今的家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外卖等特别方便,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外出的目的其实就成为了有更高的体验式消费。
“我们家外出一般就是去有意思的娱乐、休闲、文化活动,或者去网红的餐厅体验等。 ”市民张先生说,采购一些生活必备品,直接去大型超市或者家周边的农贸市场,除此之外,很少会去哪个地方闲逛了。他说,这类外出,多数也要带着孩子,所以更希望寻找环境相对较好、好停车的地方,这样舒适度高,对家人的安全更放心一些。
早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人对停车的需求,已经成为外出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对开车形成了一种心理依赖。 “有些地方也想去看看,但愁着停车,如果因为不好停车而破坏了外出的心情,宁愿不去。 ”很多人持有这样一种态度,非必要不去难停车的区域,如果必须要去办事,可能会选择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或乘坐出租车快去快回。而如果目的地容易停车,才会开车去,到了目的地,因为有车在,心里觉得踏实,可能会有比较放松的心情闲逛一下。
/幕后/
停车的矛盾
老城区因为开发早等历史原因,建筑布局密集,街道比较窄,可以使用的停车资源少,国内几乎每个大城市都面临这个难题。城市的管理部门这几年也是在费尽心思挖潜着停车资源,但新增加的道路泊位,跟不上汽车数量的增长。
去年青岛市一项普查结果显示,青岛市中心城区(六区)小汽车保有量达160万辆,现有小汽车泊位187万个,比值为1:1.17,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是基本泊位存在较大缺口。中心城区基本泊位128.3万个,满足率为80.2%,缺口31.7万个,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和建成较早的老旧小区。此外,医院、商业区等部分重点区域停车也较为紧张。
“老旧小区停车难,首先在于‘先天不足’。 2002年之前建设的小区普遍缺乏停车规划,谁也没想到,短短数十年,私家车迅速走进千家万户,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局面。 ”在去年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政务服务热线共同举办的“倾听与商量”活动中,市政协委员李秋航说。此外,由于老城区多为开放式小区,同时存在“后天失护”的短板,因为缺乏专人管理,居民在小区内私装地锁、设置障碍,展开“抢车位大战”,不仅堵塞消防通道、造成交通拥堵,还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已成为关系老城区复兴的一大“顽疾”。
早报记者探访发现,在青岛西部城区中山路的周边,目前可停车的地方的确不多,主要以道路上的停车泊位为主,道路泊位常态饱和,停车场方面,有悦喜客来、百盛、前海利群等几个商场,青岛火车站益群地下停车场、栈桥奥特莱斯停车场以及几处小的单位或个人私有停车场对外开放,遇上个别特殊节假日,这些停车场也会出现爆满的情况。在收费价格上,个别私有停车场的收费价格也比较高,让普通居民望而却步。
/延伸/
破局的尝试
几年来,青岛不少单位也曾学习外地一些城市,尝试布局智慧停车等方式,试图破解老城区停车难题。
“几年前有单位投资在莒县路上设置了电子停车系统,停车自动拍照收费,但好像一直没有启用过,这些车位上依旧是全停满的状态,一直以来都是泊车收费员在这里收费。”家住莒县路的居民田先生说,如今这些电子化的收费桩都处于闲置状态,其中多数已经损坏。
在智能手机上,近几年也出现了多个 “共享停车”的APP,将一些单位或小区的车位对外共享,不仅方便停车,还可以让车位所有人增加一些收入。这种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的方式的确很好,但这种软件的推广并不乐观,并且资源也有限,目前还没有达到方便多数人的规模。“一方面,有好几个同类软件,不知道选择哪个合适,另一方面,软件内可停车的资源并不多,并且很多停车场离我的目的地并不近。 ”使用过“共享停车APP”的市民孙先生说,比如目前在这个软件里,西部老城区周边仅有3个开放的停车场,而且大多远离核心区。
“区域停车资源不多,是因为一方面少有停车资源可挖掘,另一方面,这类共享停车的操作也比较麻烦,需要在软件上搜索提前约好进出时间,不能实现离去时间的自由。 ”孙先生分析,还有就是一些停车位较多的居民小区,为了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矛盾,多数并不认同这种共享开放方式。
青大附院周边近几年冒出了数名“代客泊车”的从业者,多数是代驾司机接单。早报记者曾采访过一名代驾司机,他告诉记者,自己接到客人的订单后,会在周边的道路泊位附近转圈,寻找可能循环出来的车位。位于市南区宁阳路的“银鱼巷”,为了聚拢人气,推出了“代客泊车”的服务,客人的车辆也多是需要开到较远的火车站益群地下停车场才能有地方停。
在各种尝试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老城区的停车难,资源供需问题是关键,只有充分挖潜停车资源,“上天入地”增加停车泊位,才是缓解停车难的有效手段,借助青岛西部复兴的大好机遇,更多提升规划和布局停车资源,已成为缓解停车难的关键所在。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周茂平通讯员高绪红于鼎泽2月22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同期线损专家团来到胶州公司,对胶州公司同期线...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