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蚨退洋火 烟台故事
昌兴火柴公司的蜜蜂牌商标
宋世民
当今时代的民居生活,已鲜见火柴踪迹。很难想象一支长约寸许的小火柴,曾是西方国家献给道光皇帝的贡品。
清人孙玉璋在《异闻琐录》中这样记述:“道光间,英所供杂物,多瑶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时指火柴),长仅盈寸,一端五彩洋药,擦自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奇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外商随即将火柴大量输入中国市场。从此,欧洲产火柴以“洋火”之名,进入中国民众的生活。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沿海开放口岸中,烟台是欧洲产火柴的重要进口港。据关册对烟台港开放初期进口大宗洋货统计,仅1864年至1866年间,火柴数量分别为3008罗(1罗12打,1打12个)、5425罗、10345罗,3年增长3倍多。
面对欧洲洋火的大举进入,民族企业家不甘示弱。1879年,由华商创办的巧明火柴厂在广东佛山投产。之后,华人开办的火柴厂在国内相继投产。山东境内,济南、青岛、胶州、潍县等地也先后建起机制火柴厂。国产火柴以成本低廉的优势,逐片收复先前被进口火柴垄断的市场。毕竟火柴生产技术并不太复杂,掌握火头配料成分后,其他工序相对简单。正因为前期欧洲洋火高度垄断中国市场,民族企业一旦突破技术壁垒,发展势如破竹。
民国初年,烟台地域尚无一家火柴工厂,民众日常生活所用火柴均为海外进口或外埠输入,为了省钱,很多人仍在沿用原始的火石、火镰取火方式。1915年,商人徐铮臣与王子超、姜醒夫、牟君山等人共同投资,在当时市区西郊大海阳河下游西沿(广仁堂义地,乐善街附近),租地盖房,创建了胶东中蚨火柴公司,并在安东(现丹东)辟设分厂,自制柴杆、柴盒木片等材料。为保证产品质量,他派人去往天津高薪聘请技师,所用硝磺、赤磷等化工原料,从日本、德国进口。产品投放烟台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一时间,中蚨公司生产的“青蚨”“马枪”“九星”各品牌红头火柴家喻户晓。
1915年,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企图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发起抵制日货与救国储金运动。这种弱国对强国的抗争手段,在火柴贸易领域也有体现。
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各国在烟台贸易的“暴发户”。对烟输入的主要货物是棉纱、棉布、火柴等,由于日本火柴价格比欧洲产品便宜,原先输入数量处于绝对优势的欧洲火柴,不得不让位给日本火柴。当中国一波接一波兴起抵制日货运动,加之民族火柴企业蓬勃兴起,日本火柴在华销售量经过短期涨势后,出现了大幅下跌。这种市场走势,无疑为胶东中蚨火柴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
公司初创时,主要化工原料硝磺、赤磷等购自日本,现要抵制日货,必须选定新来源。徐铮臣等人从长计议,决定在国内寻找替代品。经多方联系,终于在河南找到一处硝磺产地。只是,迫于当时国内不能生产赤磷,便将采购渠道由日本、德国转移到英国、美国。所用柴杆系安东分工厂及烟台地产杨树制造。
经这番调整,不仅稳定了火柴原料进货渠道,也避免了因抵制日货对民族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在烟台,由于消费者纷纷弃用日产火柴,中蚨火柴得以一枝独秀。为满足市场需求,中蚨大幅提高火柴产量,由原来年产几千大箱,增至约一万大箱(1箱2400盒),每大箱当时值银24两,此举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
正当中蚨火柴公司兴旺发达之际,1926年,厂房不慎失火,企业亏损倒闭。随后由商人王益寿接办,筹资5万银元,恢复火柴生产,企业也更名为“昌兴火柴公司”,有员工300余名,其中三分之二是女工。公司年产6000大箱蜜蜂牌火柴,近一半在烟台本地销售,其余的销往了邻近地区。
(感谢冷永超为本文提供资料、插图)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5日讯“这些白俄罗斯的奶制品味道纯正,确实有不一样的体验。”日前,家住青岛胶州市的王女士在青岛·上合国家客厅...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